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进行激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青光眼术后发生上方裂孔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未采用手术治疗,而是先通过合适的体位及双眼包扎后,当视网膜下液全部或大部分吸收后采用了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的方法。结果:随访6月~1年,8例患者视网膜均复位,且未破坏青光眼手术的效果。结论:对于青光眼术后上方视网膜裂孔的孔源视网膜脱离,通过合适的体位及双眼包扎后,当视网膜下液全部或大部分吸收后可采用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不用手术治疗,以避免因手术治疗而破坏抗青光眼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RON)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手术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选择7例视力0.1或以下的CRVO患者,病程1~6个月,手术常规做睫状体平坦部巩膜三切口玻璃体切除术,应用显微玻璃体视网膜(MVR)切开刀,做一个RON,切口在视盘鼻侧边缘,避开损伤鼻侧视网膜血管,刺入深度约为2.2mm.[结果]7例RON手术都很成功,无有任何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眼底表现均有好转,术后视力也都有增进.[结论]RON有助于缺血性CRVO患者视网膜内出血、渗出和黄斑水肿的消退,以及视力的改善,似可适当用于选择性治疗此种难治的眼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白内障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患者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联合巩膜扣带术。结果:12例患者视网膜均复位且视力提高,随访2~18月,有2例发生后发障,行YAG激光治疗,未见视网膜复发性脱离。结论:对一些白内障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可进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联合巩膜扣带术,这样既扫除了视网膜脱离复位术中及术后的观察障碍,又不耽误视网膜脱离的治疗,还可以术后增加视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特点以及探索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0 0 3 .4~ 2 0 0 3.6月收住张家口市传染病院 51例SAR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51例患者经抗病毒、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氧疗、中医中药、心理治疗、综合治疗后 ,痊愈出院。结论 :SARS病情发展迅速 ,应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综合治疗 ,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5.
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应用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栓塞,总有效率88.6%,促使视网膜静脉血栓溶解,改善闭塞血管的循环和灌注,促进眼底组织的血流量增加,从而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促进病变的吸收和组织修复,视力恢复,再通并减轻视网膜细胞纤维变性、坏死,减轻视网膜炎症等,使新生毛细血管减少和已生的逐渐闭塞,避免了虹膜红变和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葛根素注射液在治疗视网膜动、静脉阻塞及视力近视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经研究发现,葛根素注射液在治疗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疗效很好,优于目前应用的其它药物,同时还可用于治疗近视,对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的作用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16眼)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的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常规眼科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等方法,观察治疗后1d,2w,4w,6w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等变化.结果: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2w,4w,6w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2w、4w、6w FFA显示黄斑区荧光素渗漏明显减少,即黄斑水肿明显消退.OCT图像显示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变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部分患者需要重复多次注射,随访中未见与注射及药物有关的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可以有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且部分患者需要重复治疗,但长期治疗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与预防.方法:对我院2007年5月到2011年5月5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盆腔炎的治疗主要是控制感染,必要时需辅助手术治疗.结论: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疾病如视网膜动脉阻塞等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防永久性视力损伤的关键。为辅助临床眼科医生更快、更准确地诊断视网膜疾病,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分割的方法。首先,将三维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转换为二维B超扫描图像,通过二值化、仿射变换等方法提取视网膜区域作为感兴趣区域|然后将感兴趣区域送入条件生成对抗网络进行训练,实现BRAO病变区域分割|最后,采用腐蚀、闭运算等形态学运算排除假阳性。在20张来自20双眼睛、包含BRAO急性期和萎缩期视网膜OCT图像上进行四折交叉验证,平均正确率、真阳性率、假阳性率分别为94.7%、92.1%、5.0%,表明BRAO分割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致盲性并发症,其发病率与发病年龄、血糖水平、糖尿病病程以及遗传因素有关.笔者采用激光光凝和高压氧联合应用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总有效率87.3%,有效挽救了患者视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宜宾学院学报》2016,(6):82-85
在舱室模型SEITINR(易感者-潜伏期-治疗/未治疗患者-痊愈者)基础上,且疫情得到成功控制的条件下,研究了药物覆盖率与人均分发药物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实际疫情数据以及相关文献估算参数,进行数值拟合.结果发现,在药物覆盖率达到68%,人均分发药物量达8剂时,可以成功控制流感爆发.这可为资金条件、抗病毒药物储存量等因素制约下,以有效控制疫情为前提,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流感提供一个最优疾控方案,以便在流感疫情爆发初期及早治疗,减少不必要的财物浪费.  相似文献   

12.
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经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人工晶体(IOL)植入联合手术治疗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17只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经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人工晶体(IOL)植入联合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晶状体超声乳化、硅油取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未发生视网膜脱离再发,人工晶体移位,硅油残留等特殊并发症.结论:该联合手术是治疗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8年收治的6例CSP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误诊为宫内孕行人工流产或引产.术中发生大量阴道出血,复查超声明确诊断.该5例患者经宫颈纱布填塞压迫止血有效,术后辅助药物MTX治疗.1例治疗前诊为CSP用MTX治疗后B超下吸宫,未发生大出血.6例患者均保留了生育功能.结论:有剖宫产史者再次妊娠时早期必须超声检查并特别注意CSP.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联合药物或手术治疗是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无条件行UAE时可以选择药物治疗+超声监测下清宫术+必要时经宫颈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在儿童哮喘预防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经过解释并与患者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180例某妇幼保健院门诊或住院非急性发作的轻中度确诊哮喘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90例,对照组90例,两组患儿症状控制后均给予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口服,足量用药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哮喘临床控制、肺功能变化情况以及停药后6个月、12个月哮喘急性发作人数.结果:治疗组在临床控制、肺功能改善方面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孟鲁司特钠预防治疗儿童哮喘有效,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口服山莨菪碱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98例采用补液、抗病毒、口服思密达、合理饮食、对症治疗,疗程5~7天;治疗组120例在上述基础上口服山莨菪碱(654-2){0.15mg-0.2mg },kg·次·tid,疗程5~7天.结果治疗组120例中显效86例(72%),有效30例(25%),无效4例(3%),总有效率97%;对照组98例中,显效26例(27%),有效46例(47%),无效26例(27%),总有效率7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X2=24.72,P<0.01).结论口服山莨菪碱(654-2)片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一氧化碳(CO)中毒的原因,探讨急性CO中毒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对45例CO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采取的临床急救及护理.结果:45例患者经常压吸氧或高压氧治疗、防止脑水肿、对症治疗等急救治疗,以及做好各项护理,其中43 (95.6%)例患者治愈出院,2例患者死亡,半年随访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加强护理是降低CO中毒患者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应用高频超声对86例临床可疑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进行检查.结果: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62例,肠套叠1例,急性阑尾炎4例,超声无异常19例.62例均经抗菌药物后治愈.1例肠套叠及4例急性阑尾炎经手术病理证实.超声诊断无异常的19例患儿中2例脑电图证实为癫痫,余17例临床考虑功能性腹痛,多由单存胃肠痉挛引起,解痉治疗后症状缓解.超声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结论:本研究证实高频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准确性高,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直观,且安全方便,重复性好,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例;临床辨证均属肝郁脾虚型,采用痛泻要方为主方,并随症加减,服药1~3个疗程,并随访半年以上,以观察服药后的疗效.结果:42例患者经服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后,其中显效病例为23例(54.7%),有效15例(35.7%),无效4例(9.5%),总有效率为90.5%.结论: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经服用病泻要方加味治疗后,能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提高本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冠脉造影心肌桥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3年4月期间通过冠脉造影检测出的82例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结果:82例心肌桥患者中有2例肌桥处于回旋支,其余80例都位于左前降支.有7例心肌桥近端出现冠状动脉狭窄,有5例心肌桥所处部位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有3例心肌桥远端存在冠状动脉狭窄.治疗心肌桥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有30例患者口服"合贝爽(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90mg每天一次",同时接受β受体阻滞剂与钙离子拮抗剂两种药物辅助治疗,结果显效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0%.结论:心肌桥可能会引发心肌缺血、心绞痛等,冠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心肌桥的金标准,治疗方法为多采用β受体阻滞剂与钙离子拮抗剂治疗,效果较好;如有必要可以采用冠状动脉支架安置术、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例;临床辨证均属肝郁脾虚型,采用痛泻要方为主方,并随症加减,服药1~3个疗程,并随访半年以上,以观察服药后的疗效.结果:42例患者经服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后,其中显效病例为23例(54.7%),有效15例(35.7%),无效4例(9.5%),总有效率为90.5%.结论: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经服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后,能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提高本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