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学语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作修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7)评价建议的写作评价中把“重视对作修改的评价”单列一条,并对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作了具体阐释。然而,只给学生作以一次性评价,而不注重要求学生对其作做反复修改、重作,仍是当前多数中学语教师在作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作训练的有效运作,切实提高中学生作能力和水平,我们提倡中学生作的“重作”。  相似文献   

2.
周伟存 《青海教育》2005,(11):28-28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能力.直是语教师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语教师感到最棘手的问题。笔对如何提高农村初级中学学生的作能力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并从学生本体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农村初级中学学生作存在的内在困难.进而提出提高学生作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课程标准对学生作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学生自改作能力的训练,放手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作批改中养成动脑、动手、思考章结构和组织章内容的良好习惯,以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语教育家黄光硕先生说:学生的语学得怎样,作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能力不过关,作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可见,作教学一直是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在作教学中.现代集体教育的组织形式同以“详批细改”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法的矛盾.束缚着教师的手脚.也妨碍着学生语言、思维及写作水平的提高,即使是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也宁愿多做些基础知识题.也不愿做怍,这种状况着实令人担忧。从作教学的多方面看,开放型作教学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5.
《教学月刊》2002,(10):37-39
写作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能力,也是语高考中分数比例最大的一个考点。怎样提高写作能力,怎样写好考场作,是每位语教师和学生经常思考的问题。本期发表了程继伍、褚树荣两位语特级教师对写好高考作的总结,同时发表4篇今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供广大师生借鉴。  相似文献   

6.
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新能力是这种劳动的核心。作知识可以教会,作能力不是教会的,而是教师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的。因此,作教学应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语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一篇作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语综合能力,但目前很多中学生怕写作,对作训练普遍比较冷漠,认为没有东西可写,或不知道怎样写。那么,如何让学生改变这种怕写作的思想和不会写作的担忧呢?我在语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8.
陈军 《四川教育》2000,(4):38-39
小学语是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作是学生语综合能力的体现。作教学中应该渗透创新教育,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充分展示、发展学生个性,变学生适应性发展为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考试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语知识和多种思维方式来展示学生的语素养。从思维的角度来看,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定然要综合运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相似思维、创造性思维等众多的思维方式。在这些思维方式中,我以为辩证思维极为重要。尤其是在话题作的写作中,辩证思维更是作用显。因此,在这里,我就活题作的写作和辩证思维作一点研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10.
过分囿于对作的表皮认知——作是语学科的事,作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作是着重培养学生书面交际能力的重要形式,这是由来已久的。随着对《语课程标准》的不断探研、思索、实践,《语课程标准》赋予了作全新的要义和内涵:作教学应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应穿透作表层,超越作  相似文献   

11.
吴春风 《新作文》2004,(2):27-29
作教学是语教学的半壁江山,担负着学生写作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的重要任务。但多年以来作教学的现状是很不尽人意的,因此它一直是课程、教材、教法改革的重点。《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从作的本质、作教学的重点和对作教学的评价等方面作出了详细的说明、指导。教师只有充分理解、把握它的内涵,才可以在作教学实践中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胡礼仁 《现代语文》2006,3(11):111-112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语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涌现出了一批教改的弄潮儿。许多教师为了寻找提高学生作质量的途径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大胆的探索,并且设计了种种方案,如按记叙、说明、议论、应用等常用体依次训练体系,作能力训练体系,写作知识序列训练体系,以“写”为中心的训练体系等等,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显示了作教改的勃勃生机。广大语教师为使学生写出思想深邃、构思精巧、风格独特、语言优美的佳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这些方案设计,对提高作教学质量,推动作教学的发展,起到了~定的作用。然而。从总体上看,学生的作能力仍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13.
作教学是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集识字写字、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语言字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作教学是阅读教学的深化,而且写作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毋庸置疑,作教学是整个语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写作是学生语综合能力的体现,是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抓住“读、记、说、写”四字指导学生写作,对提高学生的作水平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15.
作教学占了语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作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教学。从“创新作教学研究”开展以来,笔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旨在创新作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  相似文献   

16.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语课外活动最重要的形式。尤其对小学生而言,课外阅读是获取知识,提高作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陶冶情操,培养性情的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7.
王奎 《教育革新》2007,(1):46-47
学生作能力的高低是语综合素质的体现,是教师情感、思想、智慧的输出。多年作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写作过程的点拨和指导,重视给学生提供写作的方法和条件。现结合自己的作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钟懿 《上海教育》2005,(4B):58-59
二期课改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给多年来墨守成规的语教学提供了新的、多元的发展空间。语教学中的作教学历来是语教改的突破口,二期课改对作教学的质、量以及各阶段的培养目标,尤其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量和自主作的兴趣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的整合又恰恰是落实二期课改语写作新要求与新目标的有利手段。  相似文献   

19.
张妍  李国军 《现代语文》2006,(9):109-109
在我们以往的作教学中,大多数语教师只注重了学生作技巧的训练与掌握,而忽视了对学生成功和愉悦情感体验的培养,我认为这是值得广大语教师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学生能够养成修改作的良好习惯,对提高其作能力,发展语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