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此文乃《长沙国研究》的又一重要内容。吴氏长沙国绝后,刘发是刘氏长沙国的第一个诸侯王。在“子以母贵,母以子尊”的封建社会里,景帝竟将生母出身微贱的刘发封在“卑湿贫国”的长沙国。然刘发及其子孙在长沙国任上,对保卫西汉边境、保护汉属国、开发长沙等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九国,指汉高祖末年的刘氏九国。《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汉书·诸侯王表》序,均列举燕、代、齐、赵、梁、楚、吴、淮南、长沙九国。长沙国,属异姓王,实际同姓王只有八国。《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正文高祖十二年栏,记载楚、齐、吴、淮南、燕、赵、梁、淮阳、代、长沙十国,除去吴氏长沙国,是为刘氏九国,可知序文遗漏了淮阳国。《汉书·诸侯王表》序文承讹袭谬仍然遗漏淮阳国,正文亦未为淮阳国立专栏,掩盖了淮阳国。据上述可知,《史记》《汉书》诸侯王表序均应补淮阳,以符刘氏九国之数。  相似文献   

3.
此文乃《长沙国研究》课题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分析汉初异姓王吴芮在亡秦灭楚及开发长沙、抵御南越中立下了汉马功劳,封为长沙王乃理所应当。至于后人疑吴芮有可能谋反,由于史料无征,不足为信。  相似文献   

4.
1973年12月,湖南长沙发掘了著名的马王堆汉墓,其中三号墓出土了帛绘古地图三幅,三幅地图所绘地域的主区均为湖南零陵地区南部六县今地域。学者们根据地图内容分别把它们命名为《长沙国南部地形图》、《长沙国南部城邑图》、《长沙国南部驻军图》。通过对《地形图》的整理和修复,《文物》杂志于1975年2月号发表了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地图的整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谭其骧先生的《二千一百多年前的一幅地图》两篇文章。其后,《湖南考古辑刊》第二期又发表了湖南省博物馆周世荣先生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地形图古城址的调查》一文。三篇文章均对地图中绘记的八个县级居民地作了详略不等的考证。1986年至1987年,笔者在参加对这一地域的文物普查时,通过田野调查,觉得上述三文的考证与现在城址在地址、地域上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书法诗词鉴赏》(甘肃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61页《水调歌头·游泳》,编者《注释》【3】:"武昌:武汉三镇之一。武昌鱼:指古武昌(今鄂城)樊口的鳊鱼,称团头鳊或团头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说,三国吴嗣主孙皓要把都城从建业(故城在今南京市南)迁到武昌,丞相陆凯进谏疏引童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里是‘才到长沙,又来到武昌’的形象化的说法。  相似文献   

6.
《五十二病方》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中现存文字最多的医书。本文以《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伍)》中《五十二病方》的最新释文为材料,通过对一词多形现象的整理与归类,为秦汉之际文字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屈贾列传》中的长沙王陶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贾谊曾先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为文帝少子刘揖①,而长沙王的姓名《史》《汉》贾谊传中均无注。《资治通鉴·汉纪·文帝纪四年》胡三省注长沙王“吴差也”。由此知长沙王非刘氏宗族。《史记·汉兴以来...  相似文献   

8.
《华商报》2 0 0 1年 1月 1 8日发表题为《夜郎古国“沉睡”沅陵》的文章 ,认为湖南沅陵县城南古城址西山墓区中的大型西汉墓为古夜郎国 ,值得商榷。实事是 ,楚之黔中郡城非秦代同郡之城 ,更非古夜郎国王城。上述沅陵西汉墓当为汉景帝之子、长沙国王刘发之后裔墓。  相似文献   

9.
《湘音检字》与长沙方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湘音检字》是20世纪30年代长沙的一本方言韵书,它记录了当时的长沙老派方言,对研究长沙方言语音演变的历史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作在此介该书的内容梗概,并进行简要的评析。  相似文献   

10.
长沙是座古城,列为全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是湖南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总面积1,2503平方公里,市区约占57平方公里。一、长沙名称溯源“长沙”名称,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解》。《逸周书》为初汉时撰写,主要内容属于周代,共十卷七十一篇。宋代后,经历代学者注释校正,所载事物较为可信。该书在献物栏目中就有“长沙鳖”的名目,可见公元前1027年就有“长沙”的记载。在《战国策》一书中,正式有长沙的地名”。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书  相似文献   

11.
新子《战时永州剪影》,原刊《国讯旬刊》1942年第273期,标明“各地通讯·湖南零陵通讯”。作者另有《投考大学杂记》刊于《十日谈》1934年第41期,《大学生周身都是刺》刊于《老实话》1934年第43期,《最后一次集合在风雨操场上》刊于《中国学生》1936年第2卷第21期,《故都的私中》、《从北平到长沙》、《从北平到长沙》、《各地通讯·长沙通讯:闲话湖南》、《长沙空展观光记》刊于《人言周刊》,《谈战争》、《北平大众的唯一娱舞场所》、《北师大春运会》、《双重压迫下的冀东民众》、《铲除贪污的话》、《北平学生徒步南下宣传》刊于《新人周刊》等。生平事迹不详。文中偶有误排,由整理者径改。  相似文献   

12.
新子《战时永州剪影》,原刊《国讯旬刊》1 9 4 2年第2 7 3期,标明"各地通讯·湖南零陵通讯"。作者另有《投考大学杂记》刊于《十日谈》1 9 3 4年第4 1期,《大学生周身都是刺》刊于《老实话》1 9 3 4年第4 3期,《最后一次集合在风雨操场上》刊于《中国学生》1 9 3 6年第2卷第2 1期,《故都的私中》、《从北平到长沙》、《从北平到长沙》、《各地通讯·长沙通讯:闲话湖南》、《长沙空展观光记》刊于《人言周刊》,《谈战争》、《北平大众的唯一娱舞场所》、《北师大春运会》、《双重压迫下的冀东民众》、《铲除贪污的话》、《北平学生徒步南下宣传》刊于《新人周刊》等。生平事迹不详。文中偶有误排,由整理者径改。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立项的《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项目在长沙开题。  相似文献   

14.
《敦煌图像研究——十六国北朝卷》,贺世哲著。该成果是贺先生承担、由樊锦诗院长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敦煌图像研究》子课题之一。本书是贺先生几十年对敦煌十六国北朝图像研究的丰硕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目前为止对敦煌早期图像集中、全面、  相似文献   

15.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发掘于1973年底,是长沙国丞相、第一代轪侯利苍儿子的墓葬。墓中出土了大批遣策,其内容庞杂,近半书写的都是食物及饮食器具,为我们研究汉代饮食文化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资料。本文拟根据这些材料,结合历史文献,对涉及食物的部分加以整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沁园春·长沙》是青年毛泽东意气风发之作,也助推了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不断成熟,堪为经典。基于《沁园春·长沙》课例的背景材料,从加强朗读技巧训练入手,梳理《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三部曲:把握重音停顿,初感作者情感;控制语调语速,再感词作情境;抓住关键词句,品析作品情韵。此外,对师生互动、生生探讨、反复朗读等学习方式有所尝试。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两首词作——《沁园春·长沙》和《采桑子·重阳》对秋景的描绘颇具特色。《沁园春·长沙》铺陈湘江秋日壮美之色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  相似文献   

18.
管窥一斑略知全貌──从《长沙》、《游泳》二词看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色天水市第一师范学校周培烈中师《文选和写作》选了毛泽东的两首词:《沁园春·长沙》和《水调歌头·游泳》。尽管教材是将其以现代诗歌的角度选入,以使学生了解现代诗词典范之作的风貌;但如能将毛泽...  相似文献   

19.
长沙是座古城,列为全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是湖南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总面积1,2503平方公里,市区约占57平方公里。一、长沙名称溯源“长沙”名称,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解》。《逸周书》为初汉时撰写,主要内容属于周代,共十卷七十一篇。宋代后,经历代学者注释校正,所载事物较为可信、该书在献物栏目中就有“长沙鳖”的名目,可见公元前1027年就有“长  相似文献   

20.
正《戏成呈司谏台坐帖》,为翰牍九帖之九,乃米芾追述壮岁长沙之事。《书法大辞典》称为《岳麓诗帖》,吴其贞《书画记》称为《戏成帖》,《书法鉴赏大辞典》称为《戏成呈司谏台坐诗札》,蔡舜宁《米芾之书学思想与书法艺术研究》称为《呈司谏台坐诗》。1106年,米芾于汴京(今河南开封)担任书画学博士,荣宠优渥的仕宦生涯使他结交到一些中央层级的官员,陈瓘或许就是其中一位。陈瓘时任司谏官职。米芾在诗中提及30年前于长沙浸泡泉水之事,对比今日因病困顿之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