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古村落是中国农耕文化的载体,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从资源价值、古村落环境、基础设施、客源市场四个方面选取了古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法赋予各指标因子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开发潜力综合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湘西地区35个古村落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平均数互和标准差盯等统计指标对古村落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古村落旅游开发提出了建议。实证表明该综合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强、效果较好,可为古村落景观旅游开发提供比较依据。  相似文献   

2.
融合发展水平是地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现状的综合反映,测度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水平意义重大。选取旅游网络虚拟社区的游记和点评为素材来源,利用扎根理论提取文化与旅游融合水平测度指标,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文化与旅游融合水平进行打分,形成一套以市场游客为评价主体的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水平测度新方案。以大湘西地区为案例地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大湘西地区文化与旅游融合水平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球"型市场结构;测度结果较精确地反映了产业现状,测度方案具备客观性。基于此,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进大湘西地区文化与旅游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环境脆弱,文化旅游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构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带,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有利于保护和抢救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型的经济产业,关联性大,带动性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带的构建,能增强文化合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社会发展战略意义重大,三市州通过大湘西旅游文化带由“单干”变成“合股”,具有不可估计的发展速度和巨大潜能。  相似文献   

4.
古村落的多重文化价值属性对旅游者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是古村落开展文化旅游的基础动力.文章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从古村落文化、古村落旅游两方面对古村落文化旅游研究的现状与进展进行总结归纳,提出后续研究应关注和加强对古村落文化旅游本土模式、游客体验、文化内涵提升以及文化保护等重点研究方向.同时提出,文化旅游作为古村落发展的出路之一,需要在保护与发展中构建动力机制,以实现古村落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环境脆弱,文化旅游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构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带,不论是从文化人类学、宗教学的角度来考察,还是从戏剧发生学、舞蹈发生学甚至民族民间文学的角度来考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有利于保护和抢救中华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旅游业作为一种综合型产业,关联性大,带动性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带的构建,能增强文化合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社会发展战略意义重大,三市(州)通过大湘西旅游文化带由“单干”变成“合股”,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速度和巨大潜能。  相似文献   

6.
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环境脆弱,文化旅游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构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带,不论是从文化人类学、宗教学的角度来考察,还是从戏剧发生学、舞蹈发生学甚至民族民间文学的角度来考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有利于保护和抢救中华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旅游业作为一种综合型产业,关联性大,带动性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带的构建,能增强文化合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社会发展战略意义重大,三市(州)通过大湘西旅游文化带由“单干”变成“合股”,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速度和巨大潜能。  相似文献   

7.
古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深厚文化内涵散发着无穷魅力,在文化产业化背景下,古村落文化旅游开始兴起,提升旅游文化竞争力成为古村落旅游成功发展的关键。通过对古村落旅游文化结构的分析基础上,尝试建立古村落旅游文化竞争力模型,提出加强古村落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与建立和完善古村落旅游解说系统是提升古村落旅游文化竞争力的动力之源,并通过浙江诸葛村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及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范式,对湘西旅游文化演艺产品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协同发展研究进行深入的剖析。结果发现:湘西地区旅游文化演艺产品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协同发展有利于丰富湘西旅游文化市场,提高旅游文化演艺产品质量,同时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了文化舞台,对湘西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2008年湘西苗族民歌被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近年来它在文化旅游创意开发中,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促进了湘西旅游产业的创新和升级,提升了地区的经济增长值。本文从苗族民歌的人文资源、生态文化、活态特征、表演艺术等方面对文化旅游创意开发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对其基于文化旅游的湘西苗族民歌的依托模式、导向模式、保障模式进行探讨,从而提出湘西苗族民歌保护与文化旅游创意开发和利用的总体思路及策略。  相似文献   

10.
宜将具备世遗条件的徽州古村落捆绑式申报世遗“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扩展项目。此举能做大做强徽州古村落旅游,以文化旅游推动,确保徽州古村落全面保护、传承徽州文化;同时,能以国际文化旅游使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在全球化大环境中充分证明中国文化身份,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作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古村落文化的教育价值及其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村落存有古老的建筑和各种历史文物,承载着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在教育学学科视野中,古村落这一历史文化空间蕴涵历史、道德、审美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面对旅游开发中的功利主义倾向和古村落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各种疑惑,古村落文化的教育价值及其资源开发研究不仅肩负着保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在理论与实践上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包括湘南、赣南、粤北、桂北等地区在内的南岭山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历史文化古老而独特,是我国古村落保存类型最多、数量最丰富、且地域特色最鲜明的地区之一。古村落以及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考察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已引起了史学、地学、美学、建筑学、旅游学、人类学等领域学者的特别关注和重视。南岭山区古村落的形成有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具有重要的人居环境学和历史地理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村落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学者对古村落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古村落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成为近年来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古村落旅游研究经历了初始阶段与起步阶段的探索后,古村落逐渐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其发展速度很快,研究方向全面展开,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古村落旅游资源研究和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古村落旅游保护研究和古村落旅游影响研究。通过探讨古村落的价值、研究内容和布局,对古村落目前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古村落研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作为传统乡村聚落和居住空间的历史遗存,古村落是一种具有特殊景观形态和文化内涵的乡村人文景观.以世界文化遗产宏村为研究对象,基于宏村当地居民和游客的视角对宏村的商业化现象进行探讨.面对当前古村落旅游商业化研究的薄弱现实,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调研分析得出了古村落宏村旅游商业化的特征.旨在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加深对古村落旅游商业化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为古村落适度旅游商业化发展提供现实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5.
徽州古村落型文化遗产是徽州的文化特质丛,是徽文化的符号和象征。而呈坎又是徽州古村落的代表,具有巨大的潜在旅游价值。在徽州当代旅游中,呈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珍贵的历史遗存,其保护和开发存在诸多严重的问题和误区。作为徽州古村落,呈坎的开发应遵守科学管理与联合经营、分区规划与整合开发、传统回归与特色打造等模式。  相似文献   

16.
古村落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与根基。古村落中孕育的传统哲学思想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观,在古村落的选址,空间布局,景观甚至是诗篇绘画中我们都可窥见一二。这些对于中国环境教育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资源。通过利用古村落文化的思想资源,开发古村落文化的教材资源并加强古村落内外课程人力资源建设,可以让我们充分挖掘古村落文化中环境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研究古村落,主要的研究视角有三个,即建筑的角度、文化的角度和旅游的角度。从目前对古村落保护的形势看,其当下的研究趋势主要有三方面,即古村落保护的实用性研究、跟进性研究以及文化趋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外出旅游从单一浅层次的观光游,逐渐向体验式旅游发展。文章理论结合案例阐述了我国古村落旅游开发面临的两难境地;古村落旅游整体开发及规划设计新策略。最后提出古村落的观光游和体验式旅游相结合的模式,对于大部分历史文化积淀有限的古村落旅游开发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一直是普遍关注的问题。大理地区因其悠久的文化历史,拥有众多的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如何有效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已经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大理地区当前古村落面临的发展现状为依据,通过实地调研云龙诺邓村、巍山东莲花村、剑川沙溪等村落,结合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机遇,尝试对大理地区古村落的保护、发展、更新模式作出一些探讨,为古村落的发展与保护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以广州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大岭村为例,探讨工业化背景下的古村落的旅游开发问题。论文分析了大岭村的旅游开发条件,讨论了旅游开发原则,提出了大岭村在遗产保护、形象策划、空间布局、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与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建议。论文认为,像大岭村这样受到工业化影响的古村落的旅游开发,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市场优势、经济优势与资源优势,同时也要认识到古村落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土地结构等方面的特点,把古村落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