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1世纪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的构想和发展策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加速进行。在我们进行新一轮中学生物学课程的课程改革时,有一些重要的问题需要提前来思考和回答,如:生物学课程改革中应着重解决什么问题?新的课程将向什么方向发展?改革中将要面对哪些困难?本在回顾我国生物学课程50年发展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课程发展的理念和策略提出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的实践惰性及其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帅 《基础教育参考》2007,(3):54-56,59
在繁荣与发展的背后,当前的课程改革实践中还存在着种种惰性因素,它们是课程改革的消极、落后、保守成分,并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课程改革实施的进程。因此,我们有必要探寻当前课程改革实践中还存在哪些惰性因素?其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并研究消除惰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面对火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等师范院校在干些什么?下一步又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基于伙伴关系的学校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就是责任分担,每一位利益相关者都应承担各自的责任;课程改革就是问题解决,每一位参与者都应主动地解决问题;课程改革就是自我新生,每一位旅行者都要准备好迎接旅行后的新生。新课程进入实验区后,大学研究人员应做什么和能做什么?大学与中小学如何形成有机的伙伴关系?学校如何规划课程以便新课程在学校顺利实施?教师怎样形成课程意识并开展有效教学?如何让每一位教师心中都有课程?如何让我们的学生真正享受新课程?这里我们想与读者分享一个完整的案例——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都教授厦其团队与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合作研究“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的真实故事,希望能够对对此有兴趣的大学研究者、校长、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士有所裨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没有哪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像数学课程标准那样受到最强烈的批评,最早开始课标的修订。回顾十年的数学课程改革历程,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重要理念已深植在教师的心田。十年间,数学课程改革究竟发生了什么?积淀了什么?请看——  相似文献   

6.
现在很多学校都进行新课程改革,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呢?很多家长不理解,误认为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甚至一些教师也有困惑,总觉的现在的学生素质反而下降了,而且越来越难教。难道是新课改本身存在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我们要深刻理解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疑问都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与研究。下面,我结合实践。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存存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发展性评价的问题。发展性评价与以往的评价有什么不同?在实施发展性评价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清楚,在实践中才不会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历史课程改革追求的教学样式?自课程改革以来.许多老师都在苦苦追寻着。  相似文献   

9.
随着素质教育进一步向前推进,课程改革已迫在眉睫。新一轮课程改革有什么特点?在中小学普遍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和外语课有些什么要求?最近,在有关会议上,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就以上问题作了重要讲话。 一 李司长认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五:一是坚持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把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二是加强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不但要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学生基本的态度和基本的情感。即使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要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发展重新确定,构建新的课程内容。比如在中小学普遍…  相似文献   

10.
郭岩 《辽宁教育》2002,(12):4-8
经过1996年夏———2001年夏的长期酝酿,备受国内外教育界瞩目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终于从2001年秋季开学起在38个国家级实验区启动,在探索中走过了一年。按照国家教育部的部署,辽宁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5个省级实验区的实验工作,也从2002年秋季开学起全面启动。辽宁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情况如何呢?在实施课程改革的具体工作中可能遇见什么问题呢?如何对待和解决这些问题呢?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谈些肤浅的看法,以引起大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更多的思考和关注。一、辽宁省基础教育课程改…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什么?本文分5个方面谈论体会并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2009,(11):35-35
日前,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在江苏南京闭幕。在这次会议上,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过去的八年是新课程实验、探索和推广阶段。目前,课程改革到了一个新的深化阶段。那么,新阶段的特征是什么?针对新阶段的新特征,在推进课改的工作策略上应做哪些调整?还有,八年来哪些经验与成果需要总结推广?  相似文献   

13.
反思课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文章也是应时而生,大量地“创生”着,其中也不乏课程评价理论的论述。审视时下的课程评价理论,我们发现,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现为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这是课程评价的全部吗?如果不是,课程评价还应该包含什么内容呢?我们的课程评价理论为什么只集中于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原因何在?在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校教师应该如何对课程进行有效地评价?本文试图对以上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以求教于各位学者同仁。一、课程…  相似文献   

14.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启动,相应的实验已在全国38个实验区展开。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什么?这是我们必须弄明白的问题。华东师大课程与教材研究所孔企平博士说:这次课程改革不是仅把原来的教学大纲换成课程标准,换换教材,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初中化学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什么是科学探究?如何开展探究学习?是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宜探究式学习?在探究过程中应解决哪些矛盾呢?  相似文献   

16.
刘景武 《河北教育》2010,(11):39-39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模式,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成为众多学校教科研的重点。那么,什么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是什么?在实施过程中学校与教师应该担当怎样的角色?在校本课程实施遇到困难、困惑该怎么办?这是每位基层校长应该思考、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A背景: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深化、细化,是我们寻找到的一个突破口。2001年9月1日,是中国教育史、课程发展史上值得记住的日子。从这一天起,全国27个省38个地区3300所学校27万学生率先参与新课程改革实验。从1950年起至今中国大陆已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如果说前几次课改不过是“头疼医头,医痛送脚”的改良的话,那么,这次课改则是一场基础教育领域的“革命”。其改革力度之大,观念之新,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要改成什么样子?它与正在推进的素质教育是什么关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  相似文献   

18.
2007年9月,北京市全面进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通用技术课程也成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对绝大部分教师来说,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没教过的新课,那么,这门课程与科技活动、劳动技术课有什么区别?如何能够胜任这门课呢?  相似文献   

19.
回归学生生活是本次课程改革中各门课程包括中学德育课程的共同追求,而此前在政治课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却在新的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没有出现,至少是没有明确的表述。那么,理论联系实际与回归学生生活这两者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本文试图就此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素描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合理有效的素描基础教学,应建立在对学生、对专业课程、对市场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素描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课程改革如何紧紧围绕市场与学生展开?课程结业后学生能否具有独立的实践能力?解决好这些问题,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素描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