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斗脚舞是红苗特有的一项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挖掘和整理斗脚舞传统体育资源,将斗脚舞做为体育课程资源引入课堂,对于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苗族板凳舞     
板凳舞是贵州省苗族人民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也是一项优美的舞蹈表演。每当秋收时节,位于贵州西南境内兴江县的巴铃陈家沟和屯脚鲤鱼坝的苗族人民,为了欢庆丰收,男女老幼,聚集一堂,饮米酒、唱苗歌、敲铜鼓、击凳子、欢快地跳起板凳舞。一则喜庆丰收,二则祝愿来年风调雨顺,三则祝愿苗家儿女生活幸福美满。跳板凳舞的人双手各持一张小方凳,单手或双手相击而舞,你追我赶,你前我后,队形与舞姿变化多样,并以苗歌和击凳声  相似文献   

3.
广西苗族芦笙舞是广西苗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娱神、娱人的舞蹈形式。其产生与发展与广西苗族人民的生产劳动、生活环境、宗教信仰、民族精神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以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广西苗族芦笙舞保护与教育传承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使广西苗族芦笙舞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一、苗族铜鼓舞的起源及特点铜鼓和苗族铜鼓舞是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与发展而来的,铜鼓上积淀了古代农耕民族的文化创造,也可以探寻到今日民间舞蹈中的遗存。苗族铜鼓舞主要在壮、苗、彝等民族中流传,其中贵州省苗族铜鼓舞流传最广,  相似文献   

5.
乌孜别克族铃铛舞女子脚腕、手腕处以及胸、背部都缀有若干铜质和银质小铃组成的铃圈,有时额上也以小银铃为饰。在委婉动听的乐曲声中,以典雅而缓慢的舞姿控制着小铃的振响。舞双手连续摇动、手腕互相撞击发出一片有节奏的碎响,随着速度的加快、重叠着跺步使脚铃发出有力的顿挫节拍和清脆悦耳的铃声。  相似文献   

6.
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资源融合开发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资源融合开发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并论证了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可行性,利用资源“捆绑”拉长旅游产业链,以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雅倩 《体育科技》2014,(1):111-113
芦笙舞作为我国苗族人民最有代表性的文化传统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想要延续芦笙舞的发展,不仅需要"承上",更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积极地创新从而达到"启下"的目的。芦笙舞本身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决定了其对场地要求较低、容易学习、易于开展等特点,"芦笙舞"适合被引入高校的体育课程中,就高校引入芦笙舞的意义和方法提出些许看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收集与整理等调查方法,旨在探寻贵州荔波县苗族芦笙舞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困境,进一步挖掘、完善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结果表明:现代艺术的冲击,对芦笙舞传统文化的关注度降低;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价值观念的变迁,导致重视程度逐渐下降;当地旅游产业机械开发对传统文化产业的破坏。并提出:流行乐曲文化元素融入传统芦笙舞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大众传媒融合互动;打破传统芦笙舞形式束缚,创建大众广场芦笙舞;加强地方保护与重视,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发展路径等。  相似文献   

9.
“清江舞”是清江流域流传下来的舞种组合,经过恩施文艺工作者搜集整理编创而成,反映了当地人劳作、嬉戏的场景,再现了土家族、苗族独特的民族风情.清江舞既整合了土家苗族歌舞和音乐的精华,又揉进了时尚的音乐舞蹈元素,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富有时代气息,并有休闲、健身、陶冶性情等功能.其提升和推广普及对土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有着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脚斗士运动起源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斗鸡,它的特点是:群众基础广泛,易于普及;对抗激烈,较为安全,趣味性浓厚,民族性较强。全国脚斗士大赛推广委员会自2006年起先后举办了多种类型的个人赛和团体赛,其中主要包括脚斗士精英赛、挑战脚斗王、全国大学生脚斗士锦标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民俗旅游的不断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与民俗旅游的结合将会越来越密切,民俗旅游对当地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分析德夯民俗旅游中的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内容,探寻德夯民俗旅游与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互动关系。通过德夯民俗旅游对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效研究,为少数民族地区走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民俗旅游、以民俗旅游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互赢之路,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和谐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南、西南地区民族体育旅游资源调查及开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分析我国民族体育旅游的开发现状为基础,集纳中南、西南地区部分省、区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调查情况,分析当前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运作现状与问题,并对中南、西南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和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康巴地区因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受到欢迎,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也因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吸引着游人,为本地区旅游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分析康巴地区对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间体育的有机统一体,旨在推动康巴地区民族体育的发展和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响应平潭开放开发这一国家战略举措,在分析平潭海岛体育休闲旅游资源开发优势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立足于现有开发现状,提出平潭海岛体育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平潭综合实验区这一金字招牌;加强体育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打造海岛体育休闲旅游品牌;完善基础配套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文化强国”战略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理应是“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巴山舞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种,已成为三峡地区重要的群众体育健身和比赛项目,并逐渐推向全国,其成功的传承经验值得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借鉴.文章阐述了巴山舞的演化与发展,并从“巴山舞”的成功推广分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研究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的措施包括尊重传统,大胆创新,与时代契合;与旅游联袂;民族性、时代性、艺术性、简单易推广性与比赛宽松性结合;重视学校在民族传统体育推广中的作用;搭建平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广泛交流等.本文试图从长阳“巴山舞”的成功演变与推广找出一些值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湘西州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状况及其开发对策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认为,湘西州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包括民族物质技术、组织制度和精神文化资源三个层面的要素,其游客动机主要来源于探秘和猎奇心理的驱动;当前的开发主要存在开发意识弱、特色不突出,宣传力度弱、挖掘整理研究力度不够、规划的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大专业服务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农村体育文化活动、加强宣传,扩大民族体育的知名度、运用研究与创新的方法挖掘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等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仡佬族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发的优势进行分析,自然资源优势、人文资源优势、红色旅游的升温及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仡佬族民族传统旅游开发的优势所在,并提出通过保护与开发并存、民族节日庆典和民俗文化村寨开发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四川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四川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与四川的自然地理旅游资源相结合,适宜开发具有特色优势的旅游产业。开发四川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应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打造特色、精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新疆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其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特,民俗文化多样.运用SWOT分析,对新疆体育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不但要看到新疆具备独特的自然环境,包括冰雪、民族体育等特色体育旅游资源,同时要看清新疆体育旅游劣势与威胁;要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优势,把握住北京奥运会带来的体育旅游机会.并针对新疆体育旅游资源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将对新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