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区域民俗文化与体育旅游开发——以湘西自治州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湘西州岁时节日、民间舞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民间文学等民俗文化进行概述,并就民俗文化对体育旅游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提升湘西州体育旅游知名度、挖掘湘西州体育旅游文化内涵、打造具有湘西州特色的体育旅游线路、建立以湘西州民间体育为主的民俗文化园、培养具有湘西州民俗文化素质的体育旅游人才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湘西州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提出乡村体育振兴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也是乡村振兴的价值目标。研究对“体育+”的内涵进行定位,剖析了乡村体育振兴在提高村民健康水平,孕育新的乡村产业契机,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富裕,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促进乡村治理格局形成方面的重要价值。根据典型案例分析,提出通过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打通城乡体育发展壁垒,丰富乡村体育活动体系,拓宽体育产业发展维度,开展乡村体育旅游等路径,全面赋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根据宿迁市宿城区乡村体育旅游资源现状,从可持续化发展观提出合理建议,旨在为宿城区乡村体育旅游资源以及其他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新对策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采用调查法与文献法对辽宁乡村旅游和体育旅游融合的模式和类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辽宁乡村旅游和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主要有嵌入式融合、互动融合和重组融合等模式,形成康体养生型、乡村民俗体验型、体育观赏型、探险(刺激)型等多种乡村体育旅游业态。但辽宁省的乡村旅游和体育旅游融合尚处于初级阶段,要实现乡村旅游与体育旅游的有机融合,必须拓展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并在经营模式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5.
《湖北体育科技》2019,(6):502-505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酒埠江旅游风景区的个案进行研究,旨在为酒埠江或其他地区发展体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思路与参考。研究表明:体育旅游的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或总目标存在一定程度的契合,体育旅游对乡村经济、产业、人口、文化、环境5个方面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酒埠江风景区虽具备较好的体育旅游自然资源,但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以及项目指导人才等方面存在问题与不足,这些问题阻碍了酒埠江乡村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3+1"模式共同协调发展、开发多样化的旅游商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重视人才等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湘西州民间体育资源进行分析,针对湘西州民间体育资源的价值与特点,探讨湘西州民间体育资源入选体育课程内容的筛选原则以及改编方法,以此促进湘西州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7.
从非遗保护视角下,根据怀化侗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别作出调查,分析得出怀化侗族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存在以下问题:同质性,单一性,低素质,滞后性等相关问题。通过总结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规律,提出促进侗族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和带动非遗事业发展以下策略开发一种全新并不可复制的旅游模式;开创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产品;提高服务人员修养;定期参加最新市场开发培训等。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影响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发展的首要因素是经济;其次是湘西州苗族村落社会结构的变迁、村落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文化水平、体育意识、村落体育的组织及管理指导等方面是影响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对策是发展湘西州苗族村落经济,加快村落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提高湘西州苗族村落农民的体育文化知识;强化湘西州苗族村落村民体育意识;培养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骨干,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提高湘西州苗族村落领导对村落体育的认识,营造良好的村落体育软环境。旨在对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给予深刻理解,为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的积极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敬豪  钟曼 《体育风尚》2020,(1):203-203,205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湘西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的优势与劣势进行研究,针对湘西地区乡村休闲体育资源开发现状,提出乡村休闲体育资源开发相应的策略: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产业融合健全机制;整合资源打造旅游品牌;政府监管加大宣传。  相似文献   

10.
助力陕西省贫困地区脱贫是陕西省实现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地理环境不如人意、基础设施落后、与周边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缺乏联系等背景下,通过各类经济扶持策略及战略发掘出具有当地地理特点和民风特色的山地体育旅游资源尤为可贵。在“绿水青山 +体育旅游 +乡村振兴”的新时代的“体育 +”规划下,结合实际,规划出以山地体育旅游运动项目为核心 IP 的山地体育项目与赛事,帮助脱贫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陕西贫困地区加快开发山地体育旅游资源,例如陕南秦岭沿线山地体育赛事、陕北高原山地体育赛事不断推陈出新,将赛事变成节日,扩大区域经济联动性,将山地体育旅游做成陕西乡村振兴特色成效,顺利实现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及休闲时代的到来,人们在有钱又有闲的情况下,自然追求更高层次的休闲旅游生活,回归乡村、体验乡村生活也成了许多都市人休闲旅游的主要目的。而为了让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则应该加强观光农业与休闲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让游客能够通过这一方式增强身体健康、缓解生活压力、度过工作余暇。因此,该文就休闲体育产业嵌入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展开研究,对促进休闲体育产业与观光农业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湘西州城市与农村初中生运动参与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掌握湘西州城乡初中生运动参与的影响因素,了解城乡之间的差异,为促进湘西州初中生积极参与运动,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运动参与习惯打下基础,同时为湘西州教育部门初中体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体育旅游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方法,对海西建设背景下福建省开展体育旅游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体育旅游项目结构单一,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体育旅游品牌少,影响力弱;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体育旅游竞争激烈。建议积极引进人才、资金和管理;推动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打造滨海体育旅游和生态体育旅游的特色品牌;发展赛事体育旅游;做好宣传营销工作。  相似文献   

14.
胡庆山  王健  王维  李海金 《体育科学》2007,27(10):40-48,84
以湖北省大洲村为个案,采用田野调查、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力的视角对农民体育的发展给予解析。研究认为,农民体育的研究应具有“平民化”视野;农民体育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种文化力;大洲村农民体育文化力的缺失主要表现为文化主体的缺位、文化组织的匮乏、文化投入的不足、文化载体的贫瘠、文化地位的沦丧等方面;国家政策的惠及与政府的扶持是农民体育发展的保证和希望;发展农民体育的文化力是农民体育发展的长远之计。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镇江市农村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促进农村体育工作开展,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镇江市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研究认为:镇江市4个主要涉农市(区)573个行政村全部按三类及以上标准建设了体育场地,35个乡镇全部建成了乡镇体育健身活动中心,有3692个较大自然村进行了健身点的建设。镇江市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中体育场地建设标准差异大,农村体育场地建设不均衡,农村体育场地的后期建设不足,管理和维修存在漏洞等问题制约着镇江市农村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6.
白晋湘 《体育科学》2012,32(8):16-24
湘西大兴寨及其周边地区的抢狮习俗,由传统社会中基于狩猎采集的神灵保佑仪式,演变成为现代社会中基于旅游经济的物质文化需求活动,为探索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体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研究文本。采用田野调查、深度访谈、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湘西苗族抢狮习俗的发展历程、社会结构、时代特征、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客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社会转型过程加剧,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生计方式、民间社会组织、社会性别、文化传承模式等变迁,对传统体育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国第四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的辽宁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辽宁水源涵养地和林业带,也成为辽东地区的天然屏障。宽甸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态体育资源,在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研究宽甸满族自治县农村生态体育的发展,可以促进宽甸的新农村建设,发挥宽甸农村生态体育旅游的龙头作用,同时也为其它市的乡镇以生态体育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体育旅游的界定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推动体育旅游研究的深入,通过广泛的查阅资料,对国内外有关体育旅游界定的观点进行了收集和梳理,并对体育旅游理论框架的构建和我国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