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梅发  崔萍 《教育导刊》2004,(13):59-61
发展性评价不同于水平性评价和选拔性评价。它是一种重在过程、重视评价对象主体性、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的评价。它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了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了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了评价中心的转移。发展评价具有激励、  相似文献   

2.
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几年的高校德育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失效,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行不统一、评价不科学等问题。建议高校德育教师和德育管理者运用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法,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先进理念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导向、激励和教育功能,对科学地评价学生思想品德技术方法选择上要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与个体自身评价相结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使得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体现出人关怀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实现评价目标,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两课”考核方式应坚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认知考核和思想行为考核相结合、精确评价和模糊评价相结合等原则,积极推动考核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教学中极少关注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评价的问题,以新课程的评价理念为指导,详述了评价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内容;评价的方式采用了问卷调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法,从而实现了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正确评价教师的工作是教育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克服评价行为的随意性、增强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操作性,提高学校教育管理水平,我们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对教师工作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一、评价原则:1.全面性原则———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2.综合性原则———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3.科学性原则———准确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4.导向性原则———指导性与激励性相结合二、评价方法:1.评议(分2个步骤进行,分值为50分)(1)个人…  相似文献   

7.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系统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面综合评价、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公开性与公平性相结合等几个侧面的探讨,提出了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芮良君 《江苏教育》2006,(3A):30-31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又一重大举措,它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设置、内容标准安排和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重大变革。新课程对教学的评价提出“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相结合”。这些评价方式能够更客观、更实际、更公正、更完整地评价一个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但是。  相似文献   

9.
梁培斌 《江苏教育》2023,(10):61-63
“双减”政策落地后,一、二年级实行“无纸笔”测评,各校纷纷出现了“闯关”“游园”等测评方式,如何保障这类测评方式的有效性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测评的内容应从片面走向精准,测评的形式应从多彩走向有效,评价要素应从单一走向全面,要更加注重知识评价与素养评价相结合、能力评价与情感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周建洋 《教育艺术》2006,(10):63-64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积极进行,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即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改变以往的单一评价。不仅要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通过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书面与口头相结合、结果与过程相结合、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等来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更要注意从多方面人手,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我市小学语文“两分法”评价的研究是从2002年9月开始的。“两分法”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达到程度分阶段、分项目进行评价,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过程。为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整个评价的可信度,我们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评价项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要建立高中课程评价体系,积极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高中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潘玲 《小学校长》2006,(5):41-41
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我认为音乐课程评价可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和他评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14.
陈玲 《英语教师》2023,(1):118-122
阐述分级阅读的内涵、特点,以及阅读素养和阅读品格的内涵。分析目前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例,探究利用分级阅读提升学生英语阅读品格的策略。指出在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主题、语法和体裁三个维度精选分级阅读材料,采用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线上阅读与线下阅读相结合、自读与共读相结合等多样化阅读方式,以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具象评价方式,最终实现学生阅读品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学生评价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是考虑过去、重视现在、着眼未来,注重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注重定期评价与随机评价相结合。班主任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和自我评价,以更好地展示其特长和个性,使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提出用模糊评价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定量评价继续教育效益,并通过具体的继续教育实践的效益评价,给出了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17.
邢熠 《学苑教育》2012,(5):12-13
小学生素质评价实现由只注重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探究过程和努力过程,可从集中进行学期学科考查与评价、变被动性评价为主动性评价、将学科评价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相结合、与家庭作业相结合、加强双向评价交流互动、营造和谐的评价氛围等方面实现突破,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吴玉军  程晓云 《天中学刊》2004,19(1):116-120
知识观的演变与教学评价的变革,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现代知识观确立了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排斥非理性在认识中的合法地位,使得评价出现了一元化、单向度的特点,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张扬,内在的丰富情感得不到理直气壮的表现。后现代知识观是对传统知识观的绝对性、无限性和精英气质的扬弃,体现着后现代知识观对差异性、多样化、宽容性的理解和把握。后现代知识观认为.教学评价的理念应该重新进行调整:从结果取向到过程取向;从一元化取向到多元化取向;从工具取向到意义取向;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体现了教学评价的下列走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吉林省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注重教师考核评价工作,规范教师培训管理,通过社会评价、自我评价和学校评价相结合,形成了一条贯穿继续教育管理始终的反馈渠道,不断改进和调整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阐述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思想;讨论确定“评价的要素和指标”,阐明了评价的要点及其内涵,并介绍了评价的方法与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