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1月初,我到石家庄参加了"2010传媒与城市发展峰会".这个会议以"城市品牌与传媒应用--如何运用传媒力量提升城市品牌"为主题,各方人士高论不少.我是压轴发言,题目还有点"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就是传媒让生活更美好".我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没有强势的传媒,就没有强势的城市.  相似文献   

2.
一项以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美化城市环境,拓展城市功能的"621"重点工程建设于3月25日拉开帷幕.沈阳市档案局紧紧追踪工程建设进程,按照"四新"要求,在大建设中做好大服务,全面实施"126"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中,曾有一位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美国将军,自抗战开始从美国飞来中国后,整整八年,他以芷江机场为基地率领"飞虎队"和中国军人并肩战斗.用飞机和炸弹抗击日本好战分子的侵略行径,在中国空军战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记载.为惩罚日本战犯,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应有贡献.他先后被中国政府授予空军上校、准将、少将军衔,被世人誉为"空中飞虎将军".他就是克莱尔·李·陈纳德.  相似文献   

4.
"爱北京,即使没有房" 如果说2006年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是民意的结果,那么注定有许多城市要伤心黯然,北京无疑是其中的一个.从2005年的第4位到2006年被深圳、青岛、杭州、宁波、上海、无锡、烟台、苏州、东莞和大连挤出10名之外,北京在许多人心中的地位下降了.然而,还是有很多人爱着这个城市,还是有很多人在向这个城市奔来.  相似文献   

5.
城市记忆的构建需要广泛的参与,"全民参与"城市记忆构建模式的提出主要源于微观城市记忆差异性、资源分散化、市民城市归属感需提升三个动因.市民参与意愿、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机构的组织能力也为"全民参与"城市记忆构建模式的实现提供了可行性."全民参与"城市记忆构建模式主要涉及活跃参与者、档案机构、技术平台、媒体等四大要素,通过这些要素的有机串联,最终实现"全民参与"城市记忆构建的有效运行.在整个模式运行过程中突出城市特色是关键点.  相似文献   

6.
论文在分析中国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宁波市的实践,对"联邦制"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模式进行研究.认为"联邦制"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比"总分馆制"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更加适合中国国情.作者主张在中国宜用"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替代"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用"联邦制"替代国外的"总分馆制"模式.  相似文献   

7.
深圳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平地崛起并后来居上的现代化新都市,已持续举办21届的"深圳读书月",是其亮丽的城市文化名片.文章简要回溯了"深圳读书月"活动的源起和发展,重点探讨了深圳如何为告别曾经的"文化沙漠"而不遗余力地探索前进,终于在2013年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荣誉称号.同时总结了影响"深圳读书月"活动成功的基本要素,提出了其他城市可持续、高水平开展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可借鉴的三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8.
"吟诵"在今天濒临消失的原因纵然有许多,其中当代人的生活远离孕育人类生存发展的大自然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谈到自然的时候,人们现在往往有一个误区,认为"回归自然"不过是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到大自然的环境中放松一下身心,是养息生机的一种调节身心和摆脱城市烦恼的方法,而很少关注到自然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文化之光.一座博物馆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因库.如何借助电视平台和新媒体传播渠道使博物馆里的文物重焕新生,在观众眼中"活"起来?如何让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更好地展现在大众面前?在融媒体时代,如何通过"电视大屏"和"手机小屏"联动,让博物馆类的节目得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本文运用大众传播学的"议题...  相似文献   

10.
2002年青岛首次提出了"城市记忆工程"这个名词,随后,我国卷起了一股展现城市记忆的狂热的风暴.尤其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上海世博会的影响下,保护或保留城市记忆更是成为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总体上进入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以来,"三农"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视"三农"宣传必须随之创新,在面向农村的同时,统筹兼顾加强面向城市的宣传,促进城市人才、资本向农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内驱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陈悠筱 《青年记者》2012,(12):20-23
飞抵伦敦 大陆有两个机场可以搭乘飞往伦敦的飞机;北京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飞抵伦敦,有三个机场:伦敦希思罗机场(London Heathrow Airport,LHR),伦敦盖特韦克机场(London Gatwick Airport,LGW),伦敦城市机场(London City Airport,LCY).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媒介日趋融合的环境下城市台面临着诸多发展瓶颈:多数城市台传输网络的缺失,国家对上星频道的严格控制,广告投放市场的多元化,事业单位运营机制的单面性等因素都使得实行专业化频道的城市台负重前行.相比较90年代末期市场大潮中"船小好调头"的运营机制,今天城市台的"专业化"发展路径已经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城市"这一新的技术革命应运而生.作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城建档案及其城建档案工作,如何尽快适应"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是新世纪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城市记忆工程"是从建构城市记忆的视角,对城市记忆档案资源进行整合、激活、再现、传承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基于构建城市记忆的视角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序、路径进行重新解读.档案信息资源在"城市记忆工程"中的分布、构成和地位如何,"城市记忆工程"中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手段方式、程序有何变化,本文就这些问题做一些粗浅地探讨.  相似文献   

16.
郭怀娟 《传媒》2021,(10):68-69
央视纪录片《城市24小时》通过对城市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的人在做的不同的事进行记录,展现了郑州、武汉、深圳、成都、厦门5个各具特色的城市.该片采用"节点式"的空间叙事,朴素而深刻地展现了城市面貌.本文以《城市24小时》为例,分析纪录片"节点式"空间叙事的规律,以期为纪录片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西安为例,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城市文化的"软实力"与城市形象创新是互为影响、互为制约的密切关系.城市形象创新,期待着城市习俗文化的创新与超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许多城市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创意城市"殊荣强化其文化形象,"文学之都"即是"创意城市"的七大主题之一.本文以坐拥各项优势资源的爱丁堡为主要分析案例,辅以爱荷华城、墨尔本、西雅图及南京等四个具有单项优势的城市作为次要分析案例,以场域与资本理论为依据,探讨上述各城市如何通过文化资源、经济强度、社会组织关系等优势建构"文学之都"称号.研究发现爱丁堡此类资源多元化的"文学之都"主要通过长期的历史与文化积累逐渐形成.然而,其他"文学之都"的成功申报与否,取决于其对单项优势资本的利用率与转化率.本文对其他欲申报"文学之都"的城市提出科学性建议,并归纳调动资本以树立城市文化形象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9.
吴志远 《当代传播》2021,(6):41-46,50
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都市社会研究转向空间政治,尤其是城市空间中的空间正义问题.基于媒介化理论,本文分析了大众媒介对于城市空间正义的现代性意义,大众媒介通过议程设置突出空间占有、空间使用、空间消费、空间再造、空间抗争和空间想象这些元素,用具体的新闻报道、广告、舆论、艺术设计等内容,建构了城市空间正义的四道"媒介墙"的角色,即:区隔之"墙":建构城市空间所有权的正当性;监护之"墙":影响公共空间资源再分配的公平性;遮蔽之"墙":通过代言或标签化扭曲不同社群在城市空间中的平等性;想象之"墙":干预城市空间中异质空间的开放性.但大众媒介的资本属性和技术特征使其建构的城市空间正义具有局限性.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新技术对大众媒介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这也启示我们思考未来网络社会中空间正义的新命题.  相似文献   

20.
魏永刚 《今传媒》2007,(12):6-8
以水为主题的一系列报道成为《经济日报》2006年报道中耀眼的一章.《科学发展看五湖》《城市河流,让我们重新认识你》《莫让雨水空流走》等等,这些报道紧扣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报道.其中最夺目的当属"城市河流,让我们重新认识你"系列报道,这组报道以其主题重大、写作精心而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而"水文章"的"开篇"则是"科学发展看五湖"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