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通过对G省Q州2012—2016年五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在对知识广度、知识深度、知识种类以及知识分布平衡性四个维度进行一致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发现:Q州中考数学试题与课程标准在知识广度、知识种类和知识分布平衡性上具有良好的一致性;Q州中考数学试题在知识深度上强化能力立意,增强选拔性功能;教育后发地区的中考数学命题尚处于调整阶段。因此,教育实践者需要避免中考试题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导向,同时加强教育后发地区的师资建设。  相似文献   

2.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1的习题为研究对象,应用韦伯的一致性工具,研究了物理必修一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在知识种类一致性、知识深度一致性、知识广度一致性、知识分布平衡性4个维度的匹配程度,发现在不同维度上的一致性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3.
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2015年高考化学全国新课标卷Ⅰ试题为研究对象,采用韦伯一致性分析模型,从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广度、知识分布平衡性4个维度分析其一致性水平.研究发现,整体而言,2015年高考化学全国新课标卷Ⅰ试题与课程标准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水平,但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在知识深度、知识广度层面尚存在提高空间.  相似文献   

4.
韦伯一致性分析工具用于衡量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它从知识种类一致性、知识深度一致性、知识广度一致性、知识分布平衡性等四个维度,分别设置了可接受水平。应用韦伯一致性分析工具,对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的习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维度的一致性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学业考试与教学基本要求的一致性问题是上海市课程评价领域的热点问题。基于韦伯一致性分析模式,对2018年上海市高中信息科技学业考试某场次考试试题与《上海市高中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从知识种类一致性、知识深度一致性、知识广度一致性、知识分布平衡性等四个维度进行了定量研究,为信息科技学业考试试题质量分析的途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成为学业评价领域的热点课题.基于本土化的韦伯模式,从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广度、知识分布平衡性一致性四个维度,对2019年桂林、贵港两地中考试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两份试卷在各维度一致性整体上良好;第二,两份试卷在各学习领域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表现不一.未来中考命题要更加重视课程标准,确保中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高度一致性,尤其是要适当地提高知识的考查广度,降低部分考查内容的难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韦伯一致性分析工具对2011至2015年上海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表明近5年上海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是高度基于上海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编制的试题.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广度、知识平衡性这四类一致性水平数据说明上海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愈来愈重视知识广度的考查,知识深度水平有所降低.这提醒着一线教师在进行平日教学及备考复习时不要随意增加知识内容,更不要随意拓展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相似文献   

8.
基于韦伯一致性分析模式对2021—2023年新高考Ⅰ,Ⅱ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六套试题均在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平衡性上与新课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知识广度中表现一般.并据此提出建议:提高试卷与新课标的一致性,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关注教学与新课标的一致性,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9.
爱尔兰和中国的高中物理内容可分为能量、力与运动、电与磁、波、物质的特性与现代物理五大主题。通过对这五大主题进行广度和深度的统计比较得出结论:两国物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总量上相差不大,在内容分布和具体要求上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0.
基于SOLO分类理论,采用SEC分析,从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广度以及知识样本的平衡性等四个方面对近年来的各省市的高考物理测试进行一致性分析,定量研究了2008年至2011年各省市高考物理试卷之间一致性系数。结果显示:些试卷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各省市高考物理试卷在知识种类方面主要考查了力学、电学知识,在知识深度方面主要考查处于多元和单一结构的认知水平,而保持了它们之间的一致性;知识广度和知识样本的平衡度是影响试卷间一致性的重要因素。这些研究结果对我国物理教育测量与评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科书投入使用后,其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问题在课程实施领域备受关注.借助韦伯一致性分析模式对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内容与课程标准进行一致性分析,发现《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内容在知识种类、知识深度两个维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较高,在知识广度和知识样本平衡性维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不太理想.为此,教科书的编写应进一步扩充知识的广度,提高知识样本的平衡性,以提升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进而保证课程实施质量;教师应努力提高教科书的使用水平,在理解课程实施取向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教材观,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铸魂育人和价值引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学业水平考试内容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新课程改革的本质是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基于标准的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要素是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和评价.学业水平考试评价是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改革或内容规范制定要考虑考试的目的、结果解释的效度、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等;学业水平考试内容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保证考试内容规范与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的一致性,包括内容领域或主题的一致性、知识深度水平适应性、内容主题中知识范围对应性、内容主题或知识点的平衡性和学科知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国家课程标准为一线教育指明了目的和方向,而中考试题则具有很强的学业评价功能,这两者的一致性越好,就越能有效地衡量学生学业成就的达成程度。文章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课程内容”部分和重庆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题(A卷)为研究对象,从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范围、知识分布平衡性4个维度出发,采用韦伯分析模式研究两者的一致性水平。结果发现,在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分布平衡性方面,该试卷试题与课程标准的相关性达到了韦伯模式的可接受标准,但知识范围的一致性水平相对欠佳。  相似文献   

14.
余添雅 《陕西教育》2007,(11):15-15
对于中学政治课教师来说,角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超过其他学科。政治学科对教师知识的渊博要求,丝毫不逊于别的学科,甚至在很多方面远远超过。其他学科对教师的要求重点放在学科的深度上,而政治学科,不仅有深度的要求,而且还有广度的要求,其他学科对知识深度和广度的要求可以很具体,可以直接量化,而政治学科对知识深度和广度的要求无法具体,更难量化,所谓深不可探,广不可测。  相似文献   

15.
在高考新政即将推行的今天,呼吁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是非常有意义的,确保每一次学业评价在"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广度和知识样本平衡性"都能与课程标准达到一致。一张试卷的压轴题,既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要担负着提高整张试卷区分度的作用。本文从2014年上海高中物理水平考试压轴题讨论物理教学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与历史学科的教学融合尤显重要,已经从应然走向必然。通过政史学科教学融合,打破学科藩篱,打破惯性思维、提升思维广度和深度,形成育人合力。政史学科融合不是简单合并,而是在保持各自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彼此补充、借鉴,实现学科内容互相成就,通过不同视角,为学生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灵活地将某个领域获得的知识迁移到其他领域解决问题,实现历史厚度、政治高度、知识广度、实践效度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81):67-68
采用韦伯一致性分析法来衡量2019年高考数学(理科)全国Ⅰ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发现2019年高考数学(理科)全国Ⅰ卷与课程标准在知识种类、知识深度和知识分布平衡度方面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知识广度方面还有所欠缺。建议:命题者提升试题考查的广度,优化综合新题型;备考者则要注重函数、几何与代数两个主题的学习,重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18.
依据词汇广度和深度知识理论,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知识习得差异影响到英语写作水平方面作实证研究,并运用调查问卷、词汇测试和写作测试工具,综合分析学生在不同词汇知识习得手段下写作能力的提高效度,结果发现:对词汇广度和深度知识习得较好的学生更能有效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与心理测验中,我们必须对测验工具(编制的测验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考验,这就需要计算测验工具(或测验题)的效度和信度。一、效度效度是测量有效性的捐标。它表示某项测验能正确测出学生知识水平和智能水平的程度。一套试题,只有在合乎某个特定的目的限度内才是有效的,测验的效度与评定的目的是密切相关的,测验的效度与评定丢掉了或偏离了这个目的,就无效度可言。效度有若干不同类型,一个好的测验可以用一种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众传播广度、深度、速度、恒度等效度目标的实现,在传统媒体领域保持了深度和恒度的优势,暴露了广度和速度的劣势,而新媒体环境的形成有助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传播效度优势、劣势上的互补。因此,要促进两类媒体的融合,保障新媒体公众传播平台软、硬件条件建设,加强新媒体公众传播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构建并不断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公众传播效度的评估体系,从而实现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众传播效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