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传媒技术已经进入到全媒体时代,加之新闻信息资讯的表现形态、渠道非常的多样化,因此,新闻采煤形式也呈现出新的变化与发展趋势。对全媒体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全媒体采编技术的实现,谈谈认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全媒体背景下,传媒技术的异化、传播的碎片化、传媒的产业化使传媒和传媒人社会责任的缺失现象日显突出。必须加强他律和自律重建传媒和传媒人的社会责任。一、传媒业全媒体发展势不可挡全媒体是在信息、通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各种新旧媒介形态(纸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借助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各种表现手段进行深度融合,产生的一种新的、开放的、不断兼容并蓄的媒介传播形态和运营模式,①传媒业全媒体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媒体内容的多元化、垂直化,媒体形态的多样化、便捷化,促进传统媒体加快转型步伐,全媒体一词成为传媒业界使用最频繁的关键词之一,全媒体发展模式备受业界关注,一场由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的变革正在启动。在这样的全媒体战略背景下,对于新闻的采集者和传播者——记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在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的过程中也将不断催生全媒体记者。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环境和传播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全媒体传播、全媒体竞合、全媒体运营成为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媒业全媒体化发展迫切需要新型传媒人才的支撑,文章从全媒体的视角分析传媒人才需求,梳理传媒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探索符合全媒体发展趋势的传媒教育的结构、职能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刘可文 《新闻世界》2013,(8):354-355
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介生态环境和传播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全媒体传播、全媒体运营已成为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媒业的全媒体化发展迫切需要新型传媒人才的支撑。本文从全媒体的视角分析当前西部传媒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探索符合全媒体发展趋势的西部传媒教育模式的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逐渐开放,传媒产业的竞争加大,传统报业的读者和广告受到多重分割,前景不容乐观。对于传统报业而言,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危机,转型迫在眉睫,其中转型的一个方向就是不再固守单一的纸质传媒形态,报业转向全媒体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芸  ;杨耀东 《新闻世界》2014,(7):160-161
会议新闻往往涉及重大的方针和政策,经常跃居版面的重要位置,它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往往是其他类别的新闻无法比拟的。新媒体的发展为会议新闻报道提供了新契机,"大数据"开发了会议新闻报道的资源,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多种平台拓展了会议新闻报道的渠道。基于Web2.0技术的UGC、UCC内容丰富了会议新闻报道的消息源,让会议新闻报道的互动变得即时、交互。2014年人民网"两会"的大数据解析、搭建全媒体平台以及多样化互动策划具有新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滕瀚 《声屏世界》2017,(1):23-24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报道的样式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机器人新闻就是在这种浪潮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新闻报道.由于机器人新闻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学界对其发展趋势的预测众说纷纭.笔者根据当前传媒技术的发展、 人工智能的逐步完善、 泛互联网化趋势增强等多方面因素,以机器人新闻为逻辑起点,对未来智能传媒发展及其前景进行展望和预测,认为在未来以机器人新闻为代表的智能传媒将会引发传统新闻从基本概念到经典传播模式的颠覆性变革,以期为未来新闻发展方向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如今的传媒领域,"全媒体"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在学界和业界近十年来对其深入的探讨研究和切身改革实践中,它的轮廓日渐清晰。"全媒体"这一不断发展复杂的理念已然成为传统媒体在与新兴媒体博弈过程中,扭转颓势占据主动的有效通路,也是新一代融合媒介的必然态势。  相似文献   

10.
韩冰 《东南传播》2012,(5):86-88
数字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促成了新闻传媒形态的转型,构建全媒体传播平台,进行传播内容的"跨媒体"传播,已成为传媒发展的主流。新闻传媒的运营模式由以往的单一化媒体运营转变为全媒体化运营。全媒体化运营模式的建立使新闻编辑业务的媒体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新闻编辑业务需要进行创新,以发挥全媒体优势,实现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11.
“全媒体”是近年来在新闻界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一个词。“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战略”“全媒体报道”“全媒体记者”“全媒体传播”“全媒体出版”等字眼儿,经常跳入传统媒体人的眼帘,使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传媒生态,以传统纸媒为主要介质的产业形态正陷入数字技术的挤压之下——新时代的读者越来越多地习惯点击鼠标纵览天下:越来越多的产业利润被新型媒体抢先分羹;越来越多的纸媒读者正在被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分流……  相似文献   

12.
佟婷  魏婷 《中国出版》2015,(3):50-52
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和技术的日益推进,传统纸质出版行业正逐渐开始向数字化出版发展,全媒体出版环境呼之欲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催生出人机交互技术,使得人类的交互渠道得以拓展。3D全息影像互动作为其中新兴技术之一,对未来全媒体出版环境下的互动性应用具有前瞻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新媒体崛起及由此带来的传媒生态变革下,传统媒体不改变、不创新,就很难发展甚至生存.这是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作为报业主力军的39家报业集团,更是首当其冲.今天,报业面临的竞争对手,不只是报业集团这样的传统媒体,还必须关注新媒体,关注全媒体,这是新兴的媒介形态,也是传统媒体必须面对的全新传媒格局.传统媒体今后将直面新兴媒体竞合传媒变革,与互联网共享新的传媒市场.  相似文献   

14.
何谓全媒体,引用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的话: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数字媒体日益发达,出现了人们熟知的‘融合’现象;新旧技术的融合与不同媒体壁垒的消蚀同时发生,‘全媒体’应运而生。我们可以了解,全媒体时代,一家新闻机构不再只拥有一个或者一种类型的媒体,而是可能既有传媒媒体也有新媒体,既有平面媒体也有电子媒体,这对于广播来说,其实机遇远远大于挑战。  相似文献   

15.
建立报业的全媒体系统,是启动和实践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步骤,也是利用数字技术重塑报业的业务形态和行业边界的重要手段。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全媒体战略,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通过建立完善的多种媒体形态的组合,形成崭新的“全媒体框架”,再造内容生产流程,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信息媒体时代,我国的电视媒体主持也呈现出多元化形态,虽然传统节目的主持形态仍然占据很大市场,但新型媒体的更新转变带来了全媒体发展的新环境,全媒体式的传媒形态正在以爆发式的速度占领媒介市场,甚至有取代传统媒体模式形态的趋势。本文从全媒体时代电视节目的发展进程,全面地论述新型节目的主持形态。  相似文献   

17.
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传媒领域正在经历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从传统媒体的视角出发,推动融合发展必须清醒地把握形势,立足自身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将融合发展之路走得更稳、更快、更好。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已是客观事实"新媒体"和"全媒体",是近几年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两个概念。一般而言,报纸、广播、电视、期刊均被定义为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终端及其他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传播形态则被定义  相似文献   

18.
孙亚靖 《新闻世界》2014,(7):248-250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在媒介技术的快速更新与传媒形态日益丰富的背景下,企业的传播途径愈加多样化,许多企业逐渐选择网络社交媒体进行传播推广与宣传互动。本文选取大学生粘度较高的人人网为研究对象,以人人网中的"人人活动"栏目作为切入点,以内容分析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探究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会化营销活动。  相似文献   

19.
正传媒行业已进入全媒体时代,各媒介高度融合,形成相互重合、互相利用的传媒环境。微博作为新兴的传播介质,成为传媒人争奇斗艳的媒体平台。一、微博的传播特性(一)信息传播速度快,扩张范围广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核心要素,也是新闻价值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我们正处于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平板电脑、手机终端等随时发布各种资讯并及时更新。徜徉在微博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信号源,也都是信息的接收者。信息辗转相传、以滚雪球的方式迅速裂变传播。微博正在成为不曾掌握公共话语权的平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字技术发展和信息全球化需求背景下,大众传媒从理念到传播模式均发生了根本转变,传媒形态不断变化和整合,构建了新的全媒体传播格局。数字电视转型是全媒体时代发展的表征要素,推动了新的电视媒介形态和传播生态形成,并对社会、公众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