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课程与教学论整合是必然的趋势,但对其整合很多都是一种学科视角的整合取向。由于学科视角整合的局限,课程与教学论的整合还处于两张皮的分离状态,而文化以其具有的整体性、综合性、动态性和实践性对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产生巨大的影响,并提供了整合的逻辑。文化视角是学科视角的超越,将会有助于课程与教学论的整合。  相似文献   

2.
“学科教学(法)论”课程的困境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半个多世纪以来,"教学教法"一直是师范院校"学科教学(法)论"的主要教授内容。随着世界性课程理论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现行的"学科教学(法)论"体系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已严重落后于教学实践。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该学科内容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入手,使"学科教学论"课程走向适应并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建构滞后于学科的实践发展,透视其学科体系的建构模式,存在着"分科式学科建构""模糊结合式学科建构""融合式学科建构"三种典型模式,但均存在着一些问题。研究表明,深化课程与教学论的元认知、宏大视域中对课程与教学核心概念重构、课程与教学的具身认知整合、教育实践活动中整合学科框架,是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12期刊登了"逻辑知识与教学"系列文章,看了之后,感觉有话要说。上海师范大学的李海林先生在《从课程论的角度讨论逻辑知识问题》(以下简称"李文")一文的开头即说,"逻辑知识进入语文课,是一个课程论问题",并认为"课程论视角,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最合宜视角。"笔者作为一名普  相似文献   

5.
由于对源自于德国的"教学论"范式和源自于美国的"课程论"范式的认识不够清晰,造成了目前国内存在着"大教学论""、大课程论""、并列论"和"整合论"等四种关于教学论和课程论关系的观点。它们的根本错误就在于没有认清楚教学论和课程论是分别属于两种不同文化和语言脉络的教育范式。所以,走出教学论与课程论关系误读的出路就在于首先认清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然后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整合既是概念内涵间固有的联系,也是教育理论乃至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已有的整合研究试图从实践的视角整合课程论、教学论,但收效甚微。“教育工学”则有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实现课程论与教学论,以及课程与教学之间的联接,为其整合提供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教学论既不是纯然思辨的理论学科,也不是完全处方式的应用学科,它要探讨的基本问题既包括做好教学这件事的行事依据,又涉及如何提高教和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教学论在理论上的基本逻辑结构是:目标假定一对象假定一内容和方法假定。教学论与课程论之间的关系在目前看是交叉的,但最终是整合的。要使我国教学论获得更为健康的发展,必须关注课程和教学理论性质的认识起点,现实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起点,以及探讨教学论问题的方法论起点。  相似文献   

8.
韩华球 《教育学报》2008,4(4):39-44
近年来我国学者构建了较具典型意义的三种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内容体系:依据外域学者的有关理论,建构“课程与教学整合论”的内容体系;采用相对分离的组合形式,综合反映有关课程论和教学论的研究成果;从文化哲学观的视角,重建一种具有“开放”“整合”与“整体”特质的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内容体系。上述三种教材内容体系各有其特点和值得商讨的问题。据此,在构建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内容体系时,应特别处理好国内与国外、理论与实践、课程论与教学论、体系内部各范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近年来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最新发展,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设计者、实施者,教学过程的引导者、监控者.文章针对计算机专业师范生的特点,从教师TPACK发展的视角出发,分别从学习者分析、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几方面,以课程设计和实践设计为主线进行了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为未来教师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角度讨论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基础问题。应当从课程教学与人、知识、技术、社会、文化的关系角度来思考拓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但必须防止理论基础的泛化对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带来的"客串"、"偏离""、拼盘"等消极影响。课程与教学论发展应当坚持学科主体意识、强化学科独立地位、提高学科理论品质、采取"渗透"即有机融合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1.
课程理论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自觉为课程理论提供了新的认识论视角、价值论支撑与方法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课程理论的文化自觉过程中,本土化是其研究逻辑,并倡导课程理论的对话与课程理论的和谐共生。课程理论文化自觉的路向在于,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跨学科方法论为参照坐标和以专门学科的研究范式为具体方法应用作为其方法论选择;以课程理论学科的终极价值为起点构建课程理论的学科体系;课程理论构建主体需要自觉觉醒其反思意识。  相似文献   

12.
学科教学论是教师教育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具有鲜明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在教师专业化的背景下实现学科教学论课程的项目化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促进师范类学生适应入职后的教学要求。设定学科教学论的课程项目,制定相应的目标与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项目化方案设计是学科教学论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课程论体系结构之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课程研究的迅速发展,要求对课程论的体系结构进行探讨。课程论体系结构的确立,要遵循如下思路:明确课程论的学科性质;确立恰当的逻辑起点;课程论的体系结构要完整;课程论的体系结构要达到逻辑严密;课程论的体系结构应该是开放的。课程论的体系结构包括三个基本方面:课程实体;课程运作;课程研究。  相似文献   

14.
课程理论是人们对课程现象、课程问题、课程矛盾进行理性思考,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建构而成的,旨在解释、说明、指导和改造课程实践以及培育实践主体课程智慧的观念体系,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实践指向性、价值多样性等基本特点。课程理论是一种科学的人文理论,无论是从构成要素来看,还是从价值旨趣来讲,抑或就表述方式而言,它都不同于自然科学理论,因而不能用自然科学理论标准对其加以评判与考量。此外,课程理论也有别于课程思想、教学理论等相关概念,不能相互混淆、等同。  相似文献   

15.
关于高师院校“学科教学论”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学科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非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是研究学科教学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教育学科。“学科教学论”与课程论、教学论并列,同属于教育学的三级学科。“学科教学论”课程的建设,要从自身学科内容的优化和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两方面入手。“学科教学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注重制定规划,分层培养;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形成集体优势;对“学科教学论”教师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我国学者对课程论学科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我国课程论的发展经历了初建、停滞、重建、成形和发展五个阶段。我国学者对课程论的学科基础、学科性质、学科地位、学科体系、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科群建设等进行了探索。基于对这些探索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课程论的发展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能否建立一门共认的课程论;课程论的学术品位;我国课程论学派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固体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针对学生特点、学科背景差异等因素对传统的研究生固体理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在优化课程内容方面,降低起点、突出重点、引入学科前沿知识;在改进教学方法上,将学生自学、课堂讲解和课堂讨论三者有机结合,并运用启发式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学语言上,实施双语教学,适应国际化要求。  相似文献   

18.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整合需要补充社会发展的横向逻辑与隐喻思维的理解模式。在社会演化横向逻辑的视野下,基于社会秩序的不同层次,课程与教学整合的两极连续体模型得以构建。整合逻辑包括课程论—教学论专注与归因的两极对立、思想与发展的两极趋近,以及融合与贯通的空白填补。课程论与教学论整合的发展策略包括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问题聚焦、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理论自觉以及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9.
罗儒国 《教育学报》2007,3(2):41-45
在世纪之初,教学论学科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新进展,但也存在着基本概念模糊不清、研究对象尚不明确,教学论研究功利化倾向等问题。为了走出教学论学科发展的误区,实现教学论的科学化、现代化、中国化,教学论学科发展应兼顾“学科体系”建设和“问题研究”并举,分化研究和整合研究并重,积极探索对话合作机制、构建研究共同体,加强教学论学科制度建设,注重教学论研究者知识分子精神的自我形塑。  相似文献   

20.
以教育社会学的视角透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布迪厄的实践逻辑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影响因素寻找到了新的答案。具体表现为:权力资本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惯习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学校场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上述因素使得新课改理念走进课堂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