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教育观念作为教师个体成长的“伴生物”,是教师文化的核心构成元素,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依据结构功能理论,教师身处和谐社会体系之中,其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体系结构的规约,教师教育观念是在角色扮演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来自学校或其他专业团体的外部支持对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冲突理论则认为,教师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其教育观念的形成是教师进行主动社会建构的结果,教师应该担负起建构个人教育观念的主要责任。而符号互动理论则强调,个体不能无视和脱离社会结构与情境的影响,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教师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地与他人互动、对话、沟通的动态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与社会倡导教育理论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和社会倡导教育理论之间有着显著的区别,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二者的理论特征、表现形式、存在意义、形成过程与机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作用等方面;其联系则体现为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补充与相互促进。正确认识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和社会倡导教育理论之间的关系,对于构建“社会倡导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学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薄艳玲 《教师教育研究》2015,27(3):19-24,18
教师专业学习为教师(包括准教师)通过与学习环境中的社会、共同体、其他个体及自我关于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如何育人、如何服务的互动中,形成教师专业身份,获取专业经验的过程。本文在借鉴社会心理学的自我互动论、人类发展生态学的人与环境互动论、社会建构理论的文化互动论、情境认知理论的参与互动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互动的教师专业学习机制,在教师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个体与其所处环境的互动过程和教师个体专业学习内在获得过程以整合的形式发生在学习环境中。  相似文献   

4.
社会建构论源于20世纪70年代,其基本观点认为个体某些领域的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制度的产物,或者说是个体在社会情境下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社会建构论促成了知识从外部灌输到内部建构的观念转变,提出了学习共同体和情境学习等观点,并且重新诠释了师生关系。社会建构论对当今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社会建构论过于强调主体的建构性也使其存在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社会建构理论 (social Constructivism)是当今建构主义思潮中的重要流派之一。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社会建构理论以其独有的视角审视了传统教育 ,并提出了其相应的教育观念 ,引起了教育实践中的一场革命 ,对当今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社会建构理论的主要观点1 .人是社会中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个体。从某种意义上说 ,没有孤立于社会而独立存在的人。人是“对话中的人——即在有意义的语言和语言的互动和对话中的人”。而人的心理的形成应被看作是社会情境中的一个部分。2 .知识来源于社会的建构。尽管社会建构理论也承认学习或…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师教育行为改善的前提.但教育变革中出现的问题仅抱怨教师是不公平的。本文从文化视角分析,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是社会文化传承的结果;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是新旧文化融合的过程:首先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是现代化社会对教师提出的新功能需要。其次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是历史的延续过程。再次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是社会文化适应与教师个体建构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应然路径是构建适宜变革生存与繁荣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教师个体教育观念:反思与改善教师教育的新机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教师教育的低效性部分地缘于教师教育过程中对教师个体教育观念的忽视。教师个体教育观念对教师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从教师个体教育观念的角度可以发现教师教育的诸多问题及其深层原因,因此应该将教师个体教育观念作为教师教育的起点,在此基础上改善教师教育的理念、内容与方式。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的中坚力量,帮助教师建构适当角色是校园欺凌防治工作有效实施的关键。在梳理国内外的相关政策与干预项目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特纳的过程角色理论的主要观点,本文提出教师在校园欺凌防治工作中应承担关怀者、学习者、参与管理者、预防干预者、互动者等角色。同时,分析了我国在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中影响教师角色建构的障碍性因素,包括政策期待与现实期望冲突、“校园欺凌”概念存在混淆与泛化、治理目标与方案可操作性不强等社会因素,以及教师认知不足、动机不强等个体因素。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和教师个体两个层面提出了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中教师角色建构的针对性策略,包括厘清校园欺凌的概念,构建有效治理机制,细化各参与主体职责,帮助教师形成正确认知、提升动力、提高能力等。  相似文献   

9.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培养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能力,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产生于学习者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互动的过程便是学习者掌握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的过程,从而解决问题、适应社会。借鉴情境学习理论,要从教学内容的选定、教学模式的设定、教学环境的创新、教师观念的转变等方面来改革我国成人教学。  相似文献   

10.
社会建构理论的教育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建构理论概述 社会建构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发源于西方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理论,对当今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20世纪末和21世纪的主导教育理论。社会建构理论是集合了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主义的信息加工理论和社会学的社会互动理论为一体的教育学说。从语言哲学角度来说,它主张知识和意义不是独立于个体之外的客观存在,而是由个人主动构建的、内化了的、再建构了的客观知识,是客观知识的主观内在表现。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探询中国教师关于教育专长内隐理论之内容和结构。以五维度的教育专长初步概念框架为刺激材料,采取两种进路(因素分析和集贮建构测验)以诱发教师关于教育专长的内隐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教师将教育专长理解为多维现象。在集体观念的水平上,教育专长由六维度构成,其中项目平均分最高的三维度依次为“对学生的态度和教学互动能力”、“出色的教育教学表现及其知性、情感和意志基础”、“追求高标准和无私奉献”。在个人观念水平上,个人建构理论多数具有中等复杂度,并包含超出集体观念的新成分,如思维方式、创造教育空间。  相似文献   

12.
一、教师心理健康自主建构的内涵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自主建构”是指个体的精神世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而成的,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与建构的。因为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品质的形成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的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教师心理健康的自主建构是指教师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把自己教育生涯中积累的经验、感受和体验进行较为科学的整合,主动地建构自己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等。围绕教师原来的、现在的、将来的教…  相似文献   

13.
与各种理论取向的教师发展研究相比,"生命·实践"教育学派体现出教师发展内涵、价值和路径的整全取向、二元统一取向和实践取向。在此之下,教师发展是教师作为个体的人、作为社会角色以及作为承担学校具体教学、教育的人,在学校转型性实践中实现教育观念与行为的转型及自我更新。它消解不同取向教师发展研究之间的对峙,形成一种思想和逻辑上内在一致的教师发展观,实现中国当代教师发展研究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根据教师在此过程中认识对象的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以及对教育实践的把握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浅层教育观念的形成、实践操作形态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理论形态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以及个人教育风格的形成四个阶段。教师的教育行为在其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有助于在实践中有效地促进教师适宜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幸福教育作为教育目的或者终极目的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所接受。然而,怎样让观念中的"幸福教育"走向实践的幸福教育,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为此,我们拟借助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基本规律,从幸福教育的静态结构与动态实现过程两方面,对幸福教育的理论样态进行建构,并以此为基础,探析了幸福教育的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16.
情境学习理论在《管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的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的一门学科,在教学中运用情境学习理论,可以达到其应有的教学效果。为此,在教学中要强化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倡导动手实践精神,转变教师观念与角色。  相似文献   

17.
西方自然教育家在探讨自然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形成了以批判与理论建构相结合、教育理论与实践互动、诉诸经验观察为特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传统。研究这种思想传统对我们如何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孙有福 《教育探索》2002,(11):66-67
一、教育观念(一)关于教育观念的内涵教师的教育观念就是指不同的教师个体在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教育及教育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看法。犤1犦其内涵至少包含以下三点:第一,教育观念是对教育问题的基本认识。这些问题包括教育功能、教育对象、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评价、教师职业、教育法制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认识就形成了教师个体的教育本质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功能观、教育目的观、学生观、师生观、评价观和教学观等。可见,教育观念是一个观念群。第二,教育观念具有现实制约性。马克思说:“…  相似文献   

19.
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个体的自主建构,但是个体独立建构的知识未必是合理的,需要以探究共同体为平台,从互动中培养自己与他人的有效协作能力,从多样化的知识和技能中获益。因此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与学生一起营造一个民主、开放、富有吸引力的探究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学习是个体与社会在交互中主动建构的过程.从这一理论出发,教师学习机制发生于获得和互动两个过程之间,生成于认知系统内化信息、情境参与转化信息和实践操作外化信息三个环节之中.教师学习机制存在认知目的功利化、反思参与浅表化、实践操作程式化等困境.为推动教师学习机制的生成,需要建立三种机制,即现实需求激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