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西周初年,周王将其两个股肱之臣——周公旦和姜大公封于今山东境内。虽两国地城毗连,但因采取了不同的治国方略,使两国走上不同的历史发展轨道。在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两国的实力及在各诸侯国中的地位大为不同,齐国保持了强国地位,而鲁国却一直未能称雄于诸侯。两国不同的治国、用人方式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关于教育研究目的,结果与思维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研究的目的在于两个方面:追求教育的真理和应用于教育实践,在不同目的支配下, 教育研究者最终得出不同的结果,即两种不同的理论形式。而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反思与建构,恰恰是两种理论得出了必然途径。目的、结果与思维方式其间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在不同的版本的《物理化学》教科书中,相平衡一章中“组分数”的概念一直有两种不同的阐述方法,两种方法所阐述的内容可产生对该概念的两种不同的理解,不利于深入地解释该部分问题。  相似文献   

4.
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性情,不同的性情会带来不同的处世方式。作为父母也随之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本期的两个个案中,两个孩子同为初中一年级的男孩,但他们的个性相距甚远,对此,咨询员予以了不同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我思故我在”,笛卡儿这句话中有两个我,不同的两个我。“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马克思的这句话中有两个自己,也是两个我、两个不同的我。  相似文献   

6.
案例 最近,我听了两位老师指导三年级学生观察并描写小白兔的作文教学,不同的教法,课堂呈现了不同的生成状态。现撷取其中的两个片段,谈谈听后的不同感受。  相似文献   

7.
中美两国教育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两国教育观之比较张崇善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我国和美国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两国国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发展水平也不相同,教育是与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相适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美两国制...  相似文献   

8.
中英文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为了使中英文读者相互理解和交流,语言学习者不仅要注意分析和研究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且要学习两种语言所反应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学校管理模式:粗放型和集约型。这两种学校管理模式的本质区别在于管理效益的不同。两种模式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管理思想,体现着两种不同的管理水平。从发展趋势看,学校管理模式必然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相似文献   

10.
汉语中的“两”和不同的词搭配,含义不同。所以在翻译“两”时,就必须正确理解“两”字的含义。常见的译法有。  相似文献   

11.
在《红楼梦》的贾府主子中,发生过两起父亲责打儿子事件。一是贾政拷打宝玉,二是贾赦杖责贾琏。这是两场不同缘起,不同方式,不同目的,不同结果的事件。其间蕴藏着贾府由盛转衰之必然性的深层原因与写作深意。  相似文献   

12.
不同的民族语言特点,使文化传统审美观念等都会有所不同。西洋唱法和我国民族唱法是两个不同风格的派别,这两种风格各异的声乐学派,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沿着各自的道路,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VS     
寒与明,两个寂寞的字。两个寂寞的人。与之不同的是寒与明是意思相反的字,亦是两个不同的人。丽曾让我比较寒与明,而我则有些落魄的说:“不能比啊不能比!”两个安静而张扬,风格完全不同的人却被人们放在一起比较,我有种从没有的悲哀。  相似文献   

14.
借代和借喻是英汉语中两种重要的修辞格,由于二均涉及词义的转化,因此两种辞格容易混淆。本指出了借代和借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阐述了借代和借喻的不同类型,在此基础上,本从两所构成的客观基础,两中本体和借体,喻体的关系,两的转换方法和表达效果四个方面分析了两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切入的艺术     
张斗和 《学语文》2008,(1):53-53
切入点,是课堂有无效率、有无艺术性的关键之一。适当的切入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面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切入点;即使面对同一个切入点。不同的教师也会有各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展开方式。但不管怎样,教师在选择切入点时,应该根据两个实际,符合两个特性。  相似文献   

16.
两广场赋     
两广场赋陈军在我心中,有两处广场,一是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一是上海的人民广场。两处广场,两个世界,两种情韵,使我产生两种不同的感受,也使我升起同一种豪情。感受不同,但都是美的;豪情一样,都是人生的,民族的。1986年夏天,我先到哈尔滨,再到大连看海。夕...  相似文献   

17.
优美和壮美是意思相对的两个美学范畴,是对客观对象的审美特性和主观感受的概括。优美与壮美是美的两种不同形态,即美的两种不同种类。如:风和日丽与狂风暴雨,这是两种不同形态的美。这两种不同形态的美给我们的审美感受也是不同的,前者给我们心旷神怡的审美愉悦,后者给我们的却是无限的力量感觉,可以扩大我们的精神境界和审美享受。我们平时所说的美,一般指的是优美。优美的特点是:美处于矛盾相对统一的平衡状态。它在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从美感上看,能给人以轻松、愉快和心旷神,冶的审美感受。例如:…  相似文献   

18.
中美两国教育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两国教育观之比较张崇善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接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培养。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施教方式。中美两国教育价值观不尽相同,在培养人的具体要求和做法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授受教育观与自治教育观,是根本不同的两种...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的学术导向和社会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导向与社会导向是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价值观。这两种教育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哲学基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对高等教育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两都有其存在的客观依据.重要的是应该努力寻求两在实际中的协调平衡。  相似文献   

20.
怎样理解“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可以由两个同类量组成,也可以由两个不同类量组成。例如,课本的封面长18厘米,宽13厘米,可以说长与宽的比是18:13,这是两个同类量的比。而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80千米,可以说路程与时间的比是80:2,这是两个不同类量的比。实际上,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就是汽车行驶的速度。这说明两个不同类量在什么情况下(即相关联)可以相比,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否则没有意义。一种量的大小、多少,总是通过数来表示的。因此,两个量的比可以用两个数的比来表示。教材中是通过粑同类回的比与不同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