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舒曼 《新教师》2019,(6):74-75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运用对比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并尝试在习作中进行运用。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感受人物描写的无限精彩。【教学重难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学习作者运用对比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并尝试在写作中进行运用。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目标1.学会根据文体特征解读文本。2.概括人物形象,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3.品鉴作者情感,思考个体命运与社会必然的联系,从而热爱生活,关心社会。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听单田芳评书。【屏显】单田芳,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宝级评书大师。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师:这个以评书为生的艺术家获得了极高的荣誉,但并非每个像他一样的人都是这么幸运,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师陀的《说书人》,看他有怎样的命运。这篇文  相似文献   

3.
李玫 《学语文》2012,(5):16-17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2.查阅工具书揣摩诗歌内容,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3.结合诗歌,把握想象、联想和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情感,掌握想象和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以小见大的取材方法和构思技巧;2.过程与方法 :带领学生反复品读文章细节,把握文章主旨;小组合作探究深挖小说结构特点及作者情感;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结合自身体会主人公对幸福、人生的理解;【教学重难点】1.对小说"截取生活横断面"结构安排的掌握;2.主人公人生经历的梳理、把握他的情感和人生感悟;【教学课时】:一课时  相似文献   

5.
【定位】莫泊桑小说思想意义与人物形象的认识与鉴赏。语文实践、探究着重于对人物形象的认识、评价 ,尤其是主人公路瓦栽夫人。本单元为小说单元 ,罗列了中外不同时期、作家的四篇作品 ,以短篇为主 ,也有长篇节选。因此解读本单元课文应遵循阅读小说的基本规律 ,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认识为核心 ,顾及情节结构、语言表述 ,并结合社会背景、作者思想 ,从而获得对作品实事求是的认识。这样对阅读能力、语言素质的提高才是有益的、积极的。【切入】1 .如何正确认识评价路瓦栽夫人 ?身为小公务员妻子的路瓦栽夫人成天陶醉于虚拟的上流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6.
【设计思路】 《穷人》是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力求从小说文体的特点出发,以“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人物内心情感”“对小说中的情感价值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小说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为基本教学目标,兼顾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以“学习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练习在品读细节描写中感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关注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为训练点,以期让学生清楚阅读小说要关注的要点,习得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石淑芳 《考试周刊》2012,(42):40-41
【教学目标】(1)明确戏剧常识,了解曹禺及《雷雨》全剧故事梗概。(2)概括情节,把握戏剧矛盾冲突,理解戏剧所反映的深广的社会内容。(3)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体悟人性的复杂性。(4)鉴赏戏剧人物语言。【教学重难点】揣摩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与性格特点。【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印发材料,课前预习,课堂点拨。  相似文献   

8.
卫建云 《学周刊C版》2011,(12):197-198
【知识与技能目标】赏析人物形象:王熙凤。【过程与方法目标】1.用直观演示和归纳法分析王熙凤性格,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2.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王熙凤的人际交往方式,达成"情感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人物的赏析,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明确传记的作用。2.区分形象、性格等概念。能力目标:1.学会分析概括传主事迹形象。2.学会审题,明确解题思路。3.掌握答题步骤,做到答题规范。情感目标:感知传主精神,关注民族脊梁。【教学重难点】分析概括传主事迹、形象的方法与技巧。【教学准备】PPT、学案【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考情分析2014年高考考查传记类文本阅读的试题共有3套,包括全国1卷、全国2卷、辽宁卷,此考点往往从两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通过"变"与"不变",初步掌握人物形象。2.通过"信",把握人物性格的无助与卑微。3.还原小说本相,从叙事者角度揣摩作者的讽刺与同情。【教学方法】话题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有这样一个人,他曾经是一个败家子。父母去世时给他留下过一笔钱,他不但花光了自己的一份,就连哥嫂的那份也不放过。于是,按照当时的惯例,他被送去了美洲。他就是“我”的叔叔于勒。  相似文献   

11.
【执教者:苏胜全】【教学设想】鉴于《雨巷》特殊的文体,本课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们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力求给学生更多的真切感、参与感、获得感。【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意象,分析"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2.把握诗歌情感,探究诗人情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王燕 《学语文》2014,(6):20-21
【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2.了解庖丁高超技艺形成的原因。3.理解"养生之道"的内涵及其普遍意义,培养运用规律,反复实践的精神。【教学重点】1.归纳文言要点,分析人物形象。2.对庄子之道及其所启示的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领会文中蕴含的处世之道,并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教学方法】诵读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相似文献   

13.
柳迎春 《语文天地》2014,(11):14-19
【教学目标】 1.赏析词中的借景抒情和用典抒情,探究作者情感和作品意蕴。 2.诵读感悟辛词的豪放风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陈莉  张懿 《教师》2014,(31):12-13
正一、《科学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过程与方法:(1)分析"植物是‘吃’什么长大的"探究过程,概括出"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2)绘制并表述"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科学探究是有一定的基本流程的。(2)生活中很多问题我们都可以像科学家一样探究。【教学重点】探究"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读出韵味。 2.通过品读,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体悟作者情感。 3.学习作者旷达的心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6.
张雅娟 《考试周刊》2011,(24):54-55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清小说线索,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二、能力目标。(一)客观公正地评价玛蒂尔德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二)体会作者精巧的情节安排。三、情感目标。从人性化的角度,审视玛蒂尔德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教学目标】1.通过总分式概括,了解小说内容;通过多角度揣摩,品析欣赏语言;通过分层次表述,感受评说人物。板块推进,用"课文"教"语文"。2.抓住对主人公的生存环境和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品析课文的艺术特色。旨在关注课文内容的同时,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小说的特点,指导学生抓住对主人公的生存环境和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品味语言,感悟形象,熏陶情感。【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18.
项新宇 《学语文》2014,(1):15-16
【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解贝多芬个性特点。2揣摩语句,深入理解作者对人物的认识和情感。3.探究写作意图,领会人物品格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探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背诵这首诗。2.过程与方法 :穿过语言的表象领悟陶渊明诗意田园的内涵及情景交融的意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自然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探究总任务】感受诗人的自然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说明方法,学习作者如何阐述事理。(重点)2.学习并体会本文语言严谨、准确而生动的特点。(难点)【课前准备】完成课后“思考探究三”,思考课文说明事理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温故导新(一)屏显上一节课的思维导图,请同学根据思维导图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