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飞越北极,北京至底特律的飞行时间可节省4小时”问题,从数学的角度分别给出了:(1)地球是球体,(2)地球是椭球体两种情况下的合理解决,对问题1,主要利用了空间解析几何的有关知识求得可节省时间的3.9555小时;对问题2,主要运有了微分几何的有关知识,求得曲线的最短弧长,得到了从北京飞越北极到底特律可节省时间约3.9602小时;并且对模型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飞机从北京到底特律沿不同航线飞行的时间问题.模型Ⅰ用初等的方法得到从北京跨越北极到底特律飞行比从北京途经题中给出的10个点到底特律,可以节省时间3.93小时.模型Ⅱ把两点之间的短程线求长归结为条件极值的变分问题,用变分问题的直接方法求得沿题中两条航线飞行,从北京跨越北极到底特律可节省时间4.08小时.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飞机从北京到底特律沿不同航线飞行的时间问题,模型I用初等的方法得到从北京跨越北极到底特律飞行比从北京途径题中给出的10个点到底特律,可以节省时间3.93小时,模型Ⅱ把两点之间的短程线求长归结为条件极值的变分问题,用变分问题的直接方法求得沿题中两条航线飞行,从北京跨截止北极到底特律可节省时间4.08小时。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美航线飞越北极建立数学模型 ,并根据地球的不同形状 (球体、旋转椭球体 )进行分析讨论 ,得出结论 :飞越北极 ,北京至底特律的飞行时间至少可节省 4小时  相似文献   

5.
对“飞机飞越北极,北京至底特律可节约4小时”的问题分两种情况建立了数学模型,并由题设条件进行合理假设,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6.
飞越北极     
本通过建立坐标系,得出北京至底特律各点的坐标。将地球看成球体时,求出北京到底特律两条航线的路程,算出在空中10公里高路程差为3960.867千米,折合时间为3.974(小时),在第二种情况下,地球为旋转椭球体时,给出了原航线采用缩小近似计算路程,新航线“飞越北极”航程采用扩大近似教育处,得出空中10公里高的路程关蒌3888.365千米,折合时间为3.968小时。在模型证明与计算中,通过误差分析得出两种情况下,北京到底特律将提前4个小时到达,说明《扬子晚报》消息:“中美航线下月飞越北极,底特律至北京的飞行时间可节省4小时”是合理的。最后对模型进行优缺点分析,讨论了模型的成性,并将模型推广到航海、太空探测、导弹轨亦研究等其它领域。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球面上两点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出不管地球是球体还是旋转椭球体,“飞机飞越北极,从北京到底特律的飞行时间,比原来途经10处的飞行时间可节省4小时”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从北京飞往底特律由原航线改经北极飞行的问题。据已知条件,将此问题转化为求解球面(或椭球圆)上两点间的球面距离,应用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以及地理方面的有关知识,使用MATLAB编程计算求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北京和底特律之间的两条飞行航线所用时间.对于球形状的假设,建立了两个优化模型.模型一假设地球为球体,利用大圆弧的极小性质,对局部最小航线和全局最小航线进行了模拟;模型二似设球为旋转椭球体,我们根据模型的特点给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近似算法.两个模型的结果相当接近,新航线比原航线至少要节约3.94小时.结合实际情况,我们适当地解释了"北京和底特律的飞行时间可节约4小时"的估计.  相似文献   

10.
科学记数法     
科学记数法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记数方法 .有了这种方法 ,不仅给记数带来方便 ,而且简化了运算 .下面这组资料 ,可以帮助同学加深对科学记数法作用的理解 .一、地球的运行地球像一个旋转着的陀螺 ,围绕着太阳运行 .它以约每小时1 .0 5× 1 0 5 千米的速度在太空中飞行 .现在让我们计算一下它绕太阳一周要走多少路程 .因为 1天有 2 4小时 ,1年 365 .2 4 2天 ,所以 ,地球 1年走过的路程是 :1 .0 5 × 1 0 5× 2 4 × 365 .2 4 2 =2 .5 2 × 1 0 6× 365 .2 4 2≈9.2 0 4 1 × 1 0 8(千米 ) .这就是说 ,地球 1年在太空中围绕…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大量民间谣谚中,有相当一部分对封建黑暗统治进行了揭露,它们或指斥封建帝王、贪官污吏的残暴、贪婪,或对其进行无情的嘲讽,是来自民间的真实声音。研究它们可以丰富我们对当时历史的认识,了解民众的处境及当时封建社会的状况。这种“眼光向下”和“自下而上”看历史的方法可以给历史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和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识别航测地形图若干地物符号的过程,通过对陕北榆林市长城之南约80平方公里范围内黄土高原上22个墩台的考察研究,发现它们是秦王朝王朝在上郡(长城)内的:(1)公元前324年的疆堆-占五星占,占月台,占日台,太白占狼弧星台;(2)公元前221年祭参虎星台;(3)公元前215年新增疆堆-占毕占昴星台。  相似文献   

13.
柔然和鲜卑均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在柔然政权(公元402—552年)与北魏王朝(公元336——534年)并立的近一个半世纪里,二时相攻战,时相和好,并对各自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北宋主管贬降官员叙复的机构因犯罪官员的身份不同而不同,不同时期主管叙复的机构也有变化。北宋有三种叙复模式:一是皇帝特旨叙复,二是赦降叙复,三是期叙。无论哪种模式,皇帝的意见在官员的叙复中都起着关键作用。叙复内容包括落职官员的复职、降官、降差遣官员叙复官资和差遣、贬谪官的量移、由比较重的贬降措施叙复为比较轻的措施、编入党籍的官员出籍、解除党禁等。  相似文献   

15.
太原是唐代的北都,在安史之乱后发挥着控扼诸戎的作用。三职合一的太原尹在此主要担负着抗击南向拓展的北方诸族,处理复杂的民族事务的任务。通过分析历任太原尹相关文献记载,考证回纥、吐蕃、沙陀之外的许多势力较小民族群体,探究他们的族属、构成、迁徙经历,从中可以看出唐代中后期北都太原周边各族实力的变化,以及各族之间的互相摩擦,它们向南掠取以蓄积自身实力,以动荡之势由外而内,这些都对五代之乱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明清鼎革之际,社会动荡乱离,《明季南北略》即是记录这一历史时期的作品。作者计六奇心系明朝,试图以此书来总结明朝由乱而亡的历史教训,寄托自己炽烈的民族感情,并希望以此书留名于世。书中保留了明清之际丰富的史料,特别是关于农民起义和抗清斗争的史料,有许多是不见于他书的珍贵记载;同时,书中许多记载是作者亲身的经历和见闻,更加真实可信,为其他史料所不及;计六奇一生湮没无闻,书中有关的写作经历,也是了解作者生平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国时期城乡土地庙仍到处可见,但以往较少从民俗学视角研究该时期的城市土地庙,更很少有人研究城市土地庙与地权的关系,然而,民国时期北京内城土地庙是值得拓展研究的一个个案。这项研究可从三方面进行,即民国时期政府监督管理下的北京内城土地庙土地和寺庙空间的管理分配、土地庙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关系、政府与市民合作利用土地庙的方式等。近半个世纪城市土地庙大都被拆除,因此利用田野作业方法开展民俗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