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明白自身责任。要想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就必须在人格塑造上勇于履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道德责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并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赏识、去激励、鞭策、感化学生。生活中的教育能触动心灵,能育德,能育人。  相似文献   

2.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落实到教师人格塑造上,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3.
人民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身为人师要无愧于这光荣称号,就必须在人格塑造上勇于履行“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以自身健康的人格去培养学生的人格.以自身高尚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泉源,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是天地间最富有的人。教师这一神圣职责要求我们,除了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以高标准塑造自身的人格,才能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的学生。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震撼力量是任何教科书和教育力量所无法替代的。乌申斯基有两句教育名言:“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工作中的一切”,“只有从教师的人格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灵魂必须用灵魂来塑造,人格必须用人格来熏陶。当前,传统的教育价值观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师的威信也面临着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修身养性,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以科学的人生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感染着学生;以爱生博学的道德风范悄无声息地熏染着学生,感召着学生。那么,如何培养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除了教师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爱生博学外,还应该对学生公平博爱,宽容善待,真诚守信。将心比心,用我们真诚的心去洞察孩子幼小的心灵;以情激情,用我们高尚的人格去感化孩子稚嫩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差生转化是班主任工作中最 棘手、最复杂的一部分,也是教师 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发 现进行换位思考,多与学生沟通, 多给予学生一些宽容,是转化差 生的一剂“良药”。 教师用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学 生,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体现着 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信任。学会 宽容别人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之一,也是教师人格力量的具体 体现。只有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 去感化、引导、教育学生,才能取 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宽容能改变学生的不良行 为,营造出一片平静与安宁,面对 品行差的学生,是用惩戒,还是用 宽容的态度去对待,直…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对人的基本素质赋予了新的要求,注入了新的内涵。21世纪的一代新人,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教师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己。一句话,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教师要想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就必须在自身塑造上勇于履行“一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教育事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标准是非常高的,首先是“真诚”。教育学生不是演戏,只要真正的发自内心,表里一致,言行统一的美好的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受到教育和感染,引导他们的共鸣仿效,教师应当尽可能得到全面得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美好、完整、和谐的人格。总之,从事了教育事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始终面临着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8.
严洪 《湖南教育》2003,(23):29-29
一、塑造自身健康的人格形象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康的人格。”那么,怎样才能具备这些条件呢?首先是敬业。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应将自己的心血倾注在培养学生上,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用自己智慧的钥匙去引导学生开启科学文化知识宝库的大门。其次是乐观。教师要以教育为快乐,以“收获各类人才”为乐,以“收获真挚的情感”为乐,以“收获创造性的劳动成果”为乐。以健康愉悦的情感和言行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再次是幽默。幽默应是教…  相似文献   

9.
论教师的人格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健全人格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教师的师表风范在于完善的人格,教师的人格是教师素质教育中核心的东西。在教师这特殊的以自身健康的人格去培养学生的人格,以自身高尚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的职业实践中,教师人格魅力的神奇作用是其它任何巧妙的教育设计都无法取代的。为此,教师磨练践行,加强修养、筑起人格长城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0.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时期必须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身的素质,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教师的道德人格与一般道德人格不同,首先,体现了人格与师格的统一。其次,较高的格位水平。教师道德人格素质的魅力表现为以道德人格感化人格,以道德人格感化学生。教师道德人格素质的塑造途径是教师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提高教师人格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百年来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师人格是一种不可或缺和无法替代的教育力量;它是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塑造教师完善人格应是教师追求的崇高境界;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以自身的人格影响学生,“以人格塑造人格”;本文从教师的文化素质、教学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来阐述提高教师人格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从教师职业特点看教师素质的修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道德修养 首先,教师是社会道德的代言人,是相对于学生而言的道德“成熟者”。学生由于身心发展及道德尚未成熟,因而是道德规范的接受者、被熏陶者。其次,劳动手段的特殊性。教师的劳动最重要的是依赖于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教师是以自己的心灵去碰撞学生的心灵,以自己的人格去熏陶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的言行,以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所以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相似文献   

13.
从职业特点看教师素质的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从教师职业特点看教师素质的修养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 )道德修养首先 ,教师是社会道德的代言人 ,是相对于学生而言的道德“成熟者” ,学生由于身心发展及道德尚未成熟 ,因而是道德规范的接受者、被熏陶者。其次 ,劳动手段的特殊性。教师的劳动最重要的是依赖于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教师是以自己的心灵去碰撞学生的心灵 ,以自己的人格去熏陶学生的人格 ,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的言行 ,以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所以古人云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第三 ,道德影响的特殊性。在教育过程中 ,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概而言之就是“厚基础,强能力;宽口径,广适应;高素质,能创新”。针对这一要求,凭借几年来的教学摸索与实践,笔者总结了英语教学中的“三个有利于”。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树教师威信,强学生信心”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首先增强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新世纪的英语教师应必备如下素质:(一)道德素质,即师德教师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为人师表,使自己的教育活动和言行起到示范作用,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乃至人格的塑造。具体而言,教师应树立正气,对优生差生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偏倚不歧视…  相似文献   

15.
《华章》2008,(2)
一、树立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教学观1.中学数学教师要有"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的学习观。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把自身知识的更新视为一种责任,使"终身学习"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从教师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来,并通过他"映照"在学生的人格世界中。数学教师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其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就要求中学数学教师按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塑造自我,实现"超我"。  相似文献   

16.
教与学是一种师生双方通过各种媒介进行传授与认识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教师重视教学心理卫生研究与实践,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 一、教师要注重塑造自身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人格形象 教师首先要先当好“学生”,再当好“先生”。不仅要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更要加强自身的健康心理修养。从敦、学关系讲,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导”什么?首先是要以优秀的心理品质为特征的高尚的人格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对学生施之以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  相似文献   

17.
点点滴滴 润物无声——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书育人”,清晰、准确地概括了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教师不但应做学生的“经师”,还必须为学生的“人师”,方能履行历史、社会赋予教师的使命。为“经师”虽不易,但我们还有“纲”可依,有“本”可循,为“人师”更难,因为含于知识中丰富而深刻的思想道德要素转化为学生现实的道德素质的手段和方法,永远是一条探索之路、创造之路,需要我们教师用心灵、用全部的精力去实践、去开拓。 一、守住一方净土,以高尚的人格奠定教育的基础 纷纭复杂的社会,经常会让一些学生感到迷茫,此时,学校便是一方净土。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心灵是…  相似文献   

18.
知识社会与学校文化的重塑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学校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作为基础教育的“学校”是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去塑造新生代的人格发展,以“学校文化”的底蕴去奠定新生代的学历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教育者除了运用必要的行政管理措施之外,更应当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具有示范,激励,熏陶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人格魅力的教育功效,为师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塑造完美人格,以人格塑造人格,为此作为教育者应当要确立“三个意识”-修身意识,民主意识,学习意识。  相似文献   

20.
凡是成功的教师,无论他是大学、中学、小学的教师,无不以人格之光烛照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教师自己要自觉积极地塑造自我,使自己成为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功底厚实、热爱学生,对学生真诚、公正、民主的人。教师人格完美,会时时刻刻感召着学生的心灵。故而,教师塑造自身素养,完善自身人格,这是对学生、对家长高度负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