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期刊编辑活动是以选择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目标,以组织、选择、调控、传播、教化为己任,以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实践活动,因而包含着一个编辑价值和编辑价值观问题。本文拟就如何理解和培养期刊编辑价值观(以下简称“编辑价值观”)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编辑价值观的实质与制约1.编辑价值观的实质及体现谈编辑价值观首先不能不了解什么是编辑价值。编辑价值是编辑主体与客体(文稿)相互作用的结果。确切地说,是编辑工作者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效益。它是由精神产品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功能所决定的。期刊编辑价值观就是一种以主体价值标准为尺度的评价性认识,换言之,就是编辑对文稿进行科学评价的观念体系。编辑的这种价值观念是特定社会文化发展的主观凝定,是对编辑工作形成的价值关系的理性概括,也是编辑对个体经验和群体智慧的自觉总结。这就是编辑价值观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编辑与反馈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文化活动。 编辑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精神产品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进入编辑系统的信息,大多与社会信息需求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因而,必须依据各种信息特别是反馈信息,对其内容形式进行或多或少的改革,以纠正编辑系统的误差,实现其所需要的最佳目标。 在编辑系统中,由于社会信息需求目标不断变化,因而信宿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任何时区内,编辑系统所传递的信息对编者和读者具有不确定性,另一层是指相对于编辑系统来说,作者和读者群具有不确定性。为了追踪这些变化,就必须随时了解书刊出版后的社会反响,及时调整输出信息与社会需求信息之间的差距,依据反馈信息去调控编辑系统即可达到此目的。  相似文献   

3.
陈佳琳 《新闻传播》2009,(11):114-114
编辑价值观是价值观的一般原则在编辑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编辑主体对编辑客体进行评价的标准和尺度。编辑价值观是编辑品格的再现;是编辑精神的体现:是编辑集体智慧的结晶。只有正确理解编辑价值观.才能防止因缺乏价值判断力导致价值冲突.危害社会价值观.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编辑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杨晓鸣 《编辑学报》2000,12(4):191-192
不同的文化活动体现不同的文化精神,编辑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代表社会的利益,实现特定的社会要求和期望,从事的是一种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活动,由此,定义了编辑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编辑活动的规律决定编辑必须高举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两面旗帜。  相似文献   

5.
一编辑工作的地位可以从三个层次研究。从宏观层次研究编辑工作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从中观层次研究编辑工作在文化活动中的地位。从微观层次研究编辑工作在出版活动中的地位。 80年代初期以来,宏观和中观层次的研究工作颇有成效,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如编辑工作是社会文化活动之一,是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交流与积累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些观点出版界的同志都是同意的,在出版界以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承认编辑工作存在的价值,不是可有可无。比较来说,微观层次的研究工作进展要慢一些。编辑工作在出版活动中的地位如何,大家的看法分歧颇多。不妨作一简要的  相似文献   

6.
林博斌 《青年记者》2003,(11):26-27
编辑工作是以满足社会和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价值取向的综合性服务活动,这一内容丰富的服务活动要求编辑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条件.要有导向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市场意识和精品意识。一、导向意识。新闻出版工作的核心问题是导向问题,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社会主义新闻出版的本质要求。这就要求编辑工作者必须坚持讲政治,增强传播先进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  相似文献   

7.
关于编辑工作的规律问题,一些同志提出了很好的看法。有的同志认为有三条:认识规律、写作规律和传播规律。有的同志提出六条:编辑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律;图书发展规律;编辑出版有计划按比例的规律;读者需求规律;图书质量规律;编辑加工规律等。还有的同志则概括为一句话:“为精神产品获得适于实现其社会价值而促使其从创作过程向制作过程转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毫无疑问,这些看法都是有根据的。所谓规律,按列宁的话来说,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本人认为,探讨编辑工作规律,不要局限于研究编辑过程,还要研究编辑活动同出版事业内部  相似文献   

8.
编辑思维的七个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编审稿过程是一种理性的思维过程.编辑工作不是"为人作嫁"和"剪刀+浆糊".编辑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如策划、组稿、审稿、加工等来体现自己的思想或学术倾向,从而对社会起到学术导向、价值导向、思想导向的作用.这就是说,编辑活动的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编辑的思维方式如何、思维水平如何,直接影响书刊的质量.所以有必要对编辑思维的特征作具体的、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论编辑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编辑学的研究对象,编辑活动具有多种性质。它是一种认识反映活动,是一种社会的文化活动,是一种信息处理和传播的过程,又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人类精神生产过程,等等。由于编辑活动具有这样的多种性质,因而我们可以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来揭示它的本质和规律。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编辑活动具有生产活动的特征,它同样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我们通过对编辑精神生产活  相似文献   

10.
一建立编辑从业者的职业准入制度很有必要 编辑活动的本质属性是思想文化,是意识形态.编辑及以其为核心的出版活动,对社会的本质贡献是文化力,是舆论导向、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文化建设是编辑活动的灵魂所在,思想引领是编辑活动的根本目的,而经济运作则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编辑的历史感,是指编辑对于个体编辑工作在历史坐标上工作价值的认识.历史感之于编辑不可或缺,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它是编辑社会责任意识的来源,其二,它是编辑精品意识和传世意识的来源.编辑历史感的培养需要从提升生命自觉意识、深化时编辑活动本质的认识、强化对编辑历史的反思和加强编辑个人精神修炼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王坤 《编辑学刊》2005,(3):25-27
哲学精神是指社会个体从自我生命感性出发对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永无止息的批判、否定、超越以及追求与探索精神.其对编辑在编辑实践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理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会形成重大影响,是编辑安身立命之本.  相似文献   

13.
期刊编辑的认知心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活动.如果说出版物提供给读者的是精神食粮,那么编辑则是这份精神食粮生产的组织者和加工者.研究编辑及其编辑心理是编辑活动社会实践的客观要求.换言之,研究编辑在人类文化建设中,尤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创造性工作的心理活动,对提高编辑的职业心理素质,更好地发挥本专业的社会功能,提高所传播的精神产品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仅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编辑的认知成分及认知策略,为编辑心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是:科技编辑的审稿能力在编辑工程中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如何提高科技编辑的审稿能力? 一、科技编辑审稿的意义和作用 由于专业知识的局限性,科技编辑很难做到精通所有专业与学科。摆在科技编辑面前的论文往往是不熟悉甚至是完全陌生的。因此,科技编辑在对科技论文的学术价值进行判断时,常常陷于黑箱状态,必须借助专家审稿。在专家审稿的基础上,再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才能对论文进行价值再判断。专家审稿是编辑审稿的基础,他并不能完全代替编辑审稿。然而,一些科技编辑却放弃了编辑审稿这一环节,从而也影响了编辑审稿能力的逐步提高。 编辑审稿能力的丧失,意味着编辑主体价值的失落。 编辑是代表社会对科学文化进行调控与缔构的,对人类精神文明建设负有组织、规划、设计、指导的神圣义务。只有自觉、能动地按照社会主体的意志进行编辑活动。审稿是编辑实现主体价值的最重要的手段,其目的是要  相似文献   

15.
大凡报刊和出版社的编辑都具有广博扎实的行业知识,虽然未必都称得上专家学者,但也足可发现并评估学者精神劳作的价值。然而,出色且成功的编辑绝不停留在这个层面自鸣得意,他们往往较之一般的编辑别具一种情怀:把学者用心血浸透的创造性学术成果看成是整个民族学术文化生命的一部分,也看成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他们不但能发现它的价值,更有必欲将这种价值由学者个体的精神空间拓展为更大社会空间的执著精神。因此,他们与学者之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笔墨之缘,而是已介入到学者生命活动中的精神同道,是在更高层次上相知相契的朋友。我在阅读著名现代文学学者王富仁先生的《古老的回声》时发现,他于不经意间道出了该书与编辑之间的一段曲折而意味深长的聚散离合。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他因心灵的苦闷暂时中断了现代文学研究,却于中国古代诗词中,找  相似文献   

16.
编辑是适应精神文化领域里生产和消费的社会化发展需要而逐步形成的社会分工。编辑活动是存在于传播媒介之中的,以沟通协调、传者(作者)和受众(读者)的供需关系为基本目的;以发现、选择、组织、优化精神文化产品为主要职能的一种文化专业活动。因此,编辑活动不属于物质生产活动而属于社会文化活动。在社会文化活动中又不同于著述、教育、科研、文艺等一般的精神文化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正是这样的特殊性,才使得以编辑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编辑学具有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必要和可能。 编辑学学科建设的进程,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是否认真地研究编辑活动的特殊性,关系到编辑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多元文化背景下编辑文化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化选择贯穿于编辑活动的全过程,是编辑活动的基本功能。在现代社会中,多元文化的冲突、融合与价值选择已经成为每一个民主开放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编辑工作者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也使得编辑工作者面临着复杂的文化价值选择。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重建编辑文化,需要编辑工作者增强民族文化意识,培养文化批判精神,树立文化自觉的价值观并具备一定的文化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书籍编辑学学科构建过程中,有两个影响全局的重要问题:一是作为著作方式之一的编辑活动,是不是应该包括在书籍编辑学之内;二是书籍编辑学的起点应该如何确定。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理解,可以设计出面貌大不相同的学科框架。现分述于下。 一、作为著述方式之一的编辑活动是不是应该包含在书籍编辑学之中 “编辑”这个词,有三种含义: 1.作为一种社会职业的编辑。是一种人。名词。同位词语有:工程师、教师、演员、作家、记者、校对等。 2.作为出版过程一个环节的编辑。是一种出版  相似文献   

19.
学报编辑工作 是按一定办刊宗旨,以一定的传播媒介为手段,对学术研究的精神产品进行识别、筛选、加工、优化的再创造过程,是使精神产品社会化的一种活动。在学报编辑活动中,编辑处于关键性位置。学报编辑的能力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报质量的优劣。能力是知识和智力的外在表现,是人们完成某项工作的实际才干。学报编辑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很高的学识水平,同时还需有适应学报编辑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编辑价值取向问题,实际上是指编辑价值观的实践问题。期刊编辑的价值取向就是编辑主体在按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论文客体进行价值认识和价值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并实现其价值选择和价值定向。由于期刊是反映对自然界和现实社会科研成果的学术性刊物,是智力开发、知识物化的工具,而编辑又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具有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的作用,负有重大的社会历史责任,所以编辑价值应该也只能是通过他对社会提供的精神产品而得到体现。期刊编辑的价值取向,由于编辑和期刊本身的性质、层次、范围和角度不尽相同,其价值取向的侧重点也不完全一样。这里仅就几个主要的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