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加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创新能力、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加强电子类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加大力度开展学科竞赛、加强产学研培养创新人才平台建设等创新型人才培养办法。教学实践证明、构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现状,说明了高等工程教育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起着主要作用,探讨了系统培养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分析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优势以及与传统教育的主要区别,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几种模式的比较,通过在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中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初步实践,探讨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高职服装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详细论述了高职服装产业群产学研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详细描述了高职服装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着重于高职服装群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美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本科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美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有辛辛那提大学"工学交替"模式、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模式、百森商学院"创业实践"模式、加州大学"个人专业"模式、哈佛大学"校企合作"模式、斯坦福大学"产学研培养"模式、仁斯里尔理工学院"创业孵化器"模式、西北理工大学"办学特色"模式等等,这些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当今"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本科生校外导师制是对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深入探索,是实现产学研合作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阐述了本科生校外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具体运行模式、实施成效。实践表明,该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社会竞争力和就业率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邢台学院在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实践中,坚持以评促建、内涵发展,不断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形成了以"纯德树人育人体系"和"产学研一体教学制度"为支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路径。以产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制度、精实课程制度和本科生助研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产学研一体教学制度,对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突出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内外工业设计专业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提出了适合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的基于产品开发流程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产学研合作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不可回避的命题,文章从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内涵出发,分析了服务装备制造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优势与难点,探讨了对接产业基地、校企深度融合、基于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
依托工程流体力学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工作实践,与课程自身特点相结合,以专业培养方案为出发点,从素质教育的基础工作和关键环节着手,坚持以培养海洋工程特色人才为目标,围绕人才培养主题,注重教学团队、教材、实验室以及校外产学研基地建设,抓好本科生创新项目、毕业设计题目、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三环节,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张霞 《高教论坛》2014,(8):60-63
选择合适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订单式""X+Y"模式和"工学交替式"等类型,但地方高校在选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不少问题。文章总结了吉首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进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中搭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专业建设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校外人才培养实习基地群和智能库的建设、学生未来职业生涯指导与教学改革的结合、以职业经理人综合素质养成计划为中心的创新创业平台的搭建等;同时指出地方高校在进行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需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家对大学本科生的应用人才培养教育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强调地方本科院校要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如何强化地方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应用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目前地方院校的教学现状与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基于协同与创新模式来培养应用型人才。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实施方案详细论述了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多方协同,特别是产学研协同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产学研结合与创新型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探讨了产学研结合与工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产学研结合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与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大学科技园为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提供了平台,根据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提出财经类学科产学研合作发展问题,分析制约财经类人才培养中产学研发展的因素,阐述财经类人才培养中产学研一体化与大学科技园的互动模式和内容,总结科技园与学校产学研一体化互动效果。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师范类院校是一个较新课题.文章介绍了校企合作的可行性、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效果,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双方人力、资源共享,是一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5.
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结合中南大学在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探讨了"校内结合模式、企校结合模式、联合培养模式、成果产业化模式、教学基地模式"等五种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特点、运行方式、运行条件以及人才培养成效,同时分析了各模式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与劣势。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分析了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含义与价值以及如何强化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来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然后分析了当前产学研合作模式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探究了产学研模式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视拉美研究的国家,在培养拉美学人才方面也首屈一指。经过多年发展,美国高校形成了完善的拉美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文章考察了美国拉美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总结了美国拉美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以期为中国高校开展类似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结合中南大学在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探讨了“校内结合模式、企校结合模式、联合培养模式、成果产业化模式、教学基地模式”等五种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特点、运行方式、运行条件以及人才培养成效,同时分析了各模式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与劣势。  相似文献   

19.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和实践探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产学研结合办学是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方法。目前存在多种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学校与企业的双赢机制。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进行了产学研教育模式探索,体现了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提高了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锻炼了“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加强了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教师成长与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从四个方面指出了产学研结合对培养创新型教师的重要作用,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教师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和基础平台,同时,又对教师教育反思能力、教育哲学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