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兰山岩画中的原始体育文化是宁夏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发展与贺兰山地区各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这里曾是游牧狩猎文化的故乡与乐园,又是中原农耕文化的主要传播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所形成的文化特征,构成和孕育了贺兰山特有的民族体育文化的可能条件。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部边陲宁夏贺兰山保存了上万年前的人类文化艺术品一贺兰山岩画,它向我们无声地诉说着远去了的生命的喧腾和他们那个时代的种种,展现了史前游牧少数民族如何通过这一造型艺术表现他们的运动形态,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3.
依据新疆考古遗迹,对新疆岩画上所遗存古代原始舞蹈进行探讨,分析了古代体育与原始舞蹈的关系,新疆原始舞蹈的文化内涵、分类和表现形式,研究新疆古代原始人类如何借助舞蹈造型艺术传达他们对体育的认识,以及人们在岩画形式中所表现的一切精神活动,勾勒出新疆古代民族特有的草原游牧体育特点,对新疆原始体育文化的起源提供了一种实证性的考古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原始体育文化,产生和发展于史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它是与当时社会发展水平和人的思维水平相适应的。从史前劳动工具与原始形态的体育器械、史前聚落与原始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教育机构设施、史前医学与原始的医疗保健体育及史前乐舞祭仪与原始的体育娱乐四个方面,探讨了在史前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多元、多层次的中国原始体育文化形态,认为作为最终形成自己特色的中国原始体育形态,代表了东方传统体育文化的一种原始体育类型。  相似文献   

5.
概说史前体育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与其它古代文明一样,中国体育也经历了漫长的史前发展阶段。人类体育起源于何时,由于没有文字的记载,我们只能够根据目前掌  相似文献   

6.
原始时代狩猎活动的民族体育文化意蕴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西部边陲的宁夏贺兰山贮存了人类上万年前的文化艺术品--岩画,岩刻作品表现了类似古今体育运动的马术、摔跤、投掷、跑步、格斗等活动项目.虽然,岩画中反映先民的这些活动还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体育,但是,由狩猎源起的人的活动范围、信息传递、规模的扩大,并不逊色于任何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不论是劳动工具的发明与使用以及狩猎过程均是一种用身体运动对自己身体进行改造的方式并创造价值的活动.通过岩画的大量发现和研究,我们必定会对悠久的中国远古体育文化有深层的理解,并对东西方体育文化最终达到和谐产生新的期待.  相似文献   

7.
草原体育文化蕴含着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在我国北方游牧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置。文章从人马结合角度出发,对草原体育文化尚马传统的成因、构成及特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新疆位于中国西北,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世居民族13个,其中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为新疆世居的四大游牧民族。游牧生活培养了游牧民族精湛的马上体育技能,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马上体育项目,马上体育不仅仅是运动形态,也是游牧文化的结晶,具有极强的历史、文化价值。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马上体育运动的传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保护与传承马上体育具有历史和现实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9.
射箭     
贾关法 《上海集邮》2013,(11):12-14
我国原始社会,先民们发明了弓箭,以狩猎维持生存。山西峙峪人文化遗址发现的石镞,是2.8万年前世界上最早的弓箭实物。新疆阿尔泰山和宁夏贺兰山等地发现绘有射猎的原始岩画(1998-21-2,图1),被誉为“刻在石头上的史诗”。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史前体育文化现象,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考古学、民族学等方法,对史前双墩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遗存与遗物进行了实地考察与研究。研究发现:遗址中的刻划符号及遗物展示了7000多年前双墩先民们的生活图景,从中发现了能体现肢体运动文化以及能表现出身体教育特征的符号与遗物,这为研究史前体育文化提供了直接证据。研究结论:双墩史前文化具有显著的教育特征,其中的身体教育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体育文化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与科学》2016,(5):62-68
结合文化人类学相关理论对社会变迁背景下蒙古族仪式性体育活动的变迁进行历时性考察,研究认为:个案地区的蒙古族文化经历了从传统的渔猎部落到今天的地方旅游文化符号,从仪式性身体活动到祭祀观念与行为的"仪式化"展演过程的转变;以游牧、渔猎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展现实际上是蒙古族文化的民间叙事,它的存在实际上是对蒙古族身体运动形式、社会结构特征、信仰体系以及民族机理的高度认同;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性的冲击和影响之下正在遭遇消蚀,传统的游牧文化生存空间正在遭遇城市化进程与现代文化的挤压和改良;由游牧文化和渔猎文化衍生出来的文化体系在城市化与现代性中所遭遇的问题,促使我们进一步认为:第一,以物质文化变迁为主导的现代化进程和由此而产生的单向度视角已经成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主导趋向;第二,失去了信仰体系的仪式性身体展演在现代化进程中只能沦为"形式化"操演。  相似文献   

12.
张良梓 《收藏界》2013,(10):104-109
夏家店文化,是发源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赤峰地区早期的原始青铜文明。这一史前文明是继赤峰地区先前的红山文化之后又一重要的史前文明,该文明具有较为先进的农牧生产水平,保留有完整的文化发展体系和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  相似文献   

13.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省级行政建制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远古先民生活繁衍的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有反映古代游牧、农耕民族生活的细石器文化、“马家窑文化”遗存,巍峨绵延的贺兰山中还有集藏丰富、多姿多彩、蜚声中外的贺兰山岩画。自商、周至晚清三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汉、  相似文献   

14.
方石  李海平 《收藏》2018,(7):64-73
固原位于黄河中上游的宁夏南部地区,为黄土高原西缘,六盘山纵贯南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商周以来不绝于史书。同时,这里也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为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汇集之地。近些年,固原考古发掘出大量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明清的墓葬、遗迹,其中北朝至隋唐文物蜚声中外,如北魏漆棺画、北周鎏金银壶与玻璃碗、唐东罗马金币等。  相似文献   

15.
搏克服饰在整个搏克运动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从关学角度,把搏克服饰作为审美对象,研究它的服饰图案等装饰艺术,由此来探讨装饰艺术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丝绸之路原始体育形态与意蕴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体育源起于人类文明的初级阶段,即来自原始人类的体育性创造,尽管这种创造最初可能并不具备体 育的自觉,而是出于生产劳动、军事武备、宗教祭祀等。此类原始体育形态在人类历史文化中曾经普遍地发生,并呈现出 清晰脉络。遵循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民族学资料的旁证分析,从史前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出发,对丝绸之路所遗存 的原始体育形态进行考察和探讨,研究原始人类如何借助造型艺术传达他们对体育的认识,以及人们在岩画形式中所表 现的一切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17.
余凯喜 《中国集邮》2001,(11):10-10
六盘山地处宁夏南部,位于西安、银川、兰州三省会城市所形成的三角地带中心,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古文化遗存丰厚。这里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是历代兵家屯兵用武的要塞重镇,也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部,古代多民族在这里聚居,文化遗存具有“古”、“贵”、“多”的特点,自然资源荟萃了宁夏乃至西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之精华,内容全、品位高。  相似文献   

18.
地处沙漠地区的蒙古族,在长期驯驼、驭驼过程中创造和形成了驼文化体系,并孕育了赛驼运动.赛驼运动从古代早期的斗驼逐步发展为明清时期的野外赛驼,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场地赛驼等多种形式,内容不断丰富.其过程中的祭祀与仪式也充分体现了驼文化的内涵.赛驼在其发展、传承过程中,植根草原和游牧生产方式,依托特有的地理环境,在游牧文化中不断汲取养分,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发展成为诠释驼文化历史内涵和时代风貌的媒介.同时,它又反哺"驼文化",为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4 求真的目的是探索规律 竞技体育的本质特征是“有严格规则的身体游戏”。身体游戏是自古就有的,而用严格的规则来规范各种自发形成的身体游戏是人类科学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竞技体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史前时期。在古希腊,竞技体育曾经达到过令人赞叹的高峰。  相似文献   

20.
僰人消亡了四百多年,仅留有少量随葬品、岩画以及悬岩上开凿的石孔和绳痕.通过对遗物、岩画及丧葬习俗的分析透视僰人在宗教、军事、生产劳动中的体育文化元素.研究结果表明,僰人的体育活动与其生存的特定地域环境、社会背景、丧葬婚庆习俗有关,鲜明地显示了农耕民族文化的特色.对僰人体育活动进行挖掘和整理,有助于少数民族体育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