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陵地区少数民族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调查法、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武陵地区少数民族居民2003年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该地区少数民族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收入水平、体育环境、体育人口以及受文化教育程度和地方习俗等.提出了促进该地区少数民族居民体育消费的建议,逐步缩小我国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居民体育消费的差距,从而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在贫困地区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
对武陵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饮食、起居、健康以及参加体育活动的状况进行了调查,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对策,旨在为改善武陵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的膳食及健康状况,增强体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调查法、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居民2003年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该地区少数民族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收入和体育环境,提出了促进该地区少数民族居民体育消费的建议,逐步缩小我国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居民体育消费的差距,从而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在贫困地区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思辨法等,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学理支撑,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延续与消亡的原因进行剖析。发现,“仪式活动”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身体共在”与延续的结构性基础,“神秘力量”获得与运动愉悦感是其存续的精神动力;情感沉降、外界屏障与“精英缺失”是造成其消亡的重要原因。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促进与治理中,要注重“仪式空间”的保护,重视族群“局内人”的设定;关注族群“神秘”与世俗情感的“二向性”需求;突出“卡里斯玛”的个体功用,促进“情感能量流”形成。  相似文献   

5.
武陵地区是一个以武陵山脉为主线的湘、鄂、渝、黔接壤地区构成的地域范围,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应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的基金筹集及运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区域差异比较、农民结构的变化、农民增收的愿望五个方面制定促进武陵地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的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6.
武陵地区大中学校少数民族学生体质状况的调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质监测、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法,对武陵地区大中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进行了调研分析,结果表明:武陵地区大中学校少数民族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各项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增幅则呈下降趋势.各项指标总体上优于全国同龄人,表明他们的体质状况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不同区域城镇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城乡的1586名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我省居民去收费体育场所运动的比例不高,其中苏南居民略领先于苏中、苏北地区的居民;在购买运动服装方面,苏南居民明显优于其他两地居民;而在购置运动器械上,苏南居民的消费行为明显偏少。总体上看,“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念还在逐步为我省居民接受。  相似文献   

8.
位于闽粤边区的汀江流域是客家族群聚居之地。历代北方汉族移民之所以能够在汀江流域一带保存古代中原汉族文化,形成一个既区别于少数民族,又不同于汉族其他族群的汉族客家民系,以往的研究多认为是由于历史上该地域地理环境闭塞。事实上,汀江流域在历史上并不闭塞,它既是山海交接地,又处于交通要道,还是铜铁、林木、烟草和纸张等的重要产地。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四川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作为切入点,对四川省少数民族参加传统体育活动的认知及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负荷、空间、条件、组织者和消费等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并就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汉族聚居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基本规律及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云贵地区2005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该地区侗族、布依族、傣族、白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状况作20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结合环境因素探讨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及存在的差异和原因。为提高云贵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西南地区1985年和200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该地区羌、苗、傣、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状况作20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结合环境因素探讨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及存在的差异和原因.为提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阿坝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对阿坝州藏、羌民族聚居区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该州在历届民运会取得的成绩、民族体育项目在藏羌民众中和学校里的开展情况以及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并找出对策,以促进阿坝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的文化共性进行了分析,认为:以血缘关系形成为核心的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已成为族群权威或民间传统,虽具有明显的宗法性,但仍以特有的方式合理的存在着。而民间传统滋养的传统体育活动已内化为民族文化,自然地被传统社会组织传承和传扬。研究以南丹白裤瑶"油锅"组织为个案作为切入点,探寻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潜文化力,为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寻找更具有生命力的渠道。  相似文献   

14.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困境及对策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研究认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困境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广阔,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发展缓慢、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相对复杂、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民族特性浓厚、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结构比较复杂、居民主体意识比较淡薄、少数民族地区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面对这些困境,我们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少数民族地区政府体育公共服务意识、提升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开发、加大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公民参与制度和渠道的力度、创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等。  相似文献   

15.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得出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结 论,同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各级学校的体育与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现场考察和逻辑思维等研究方法,以“文化生态学”为理论背景,从武陵山区各民族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诸多因素入手,探讨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生态学特征和关系。在武陵山区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背景下,产生了多元化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现了各民族在自然地理和社会生活各层面的文化生态特征和与之相适应的生存关系。这些文化生态学特征和关系既是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在现代文化环境下持续承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回族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的少数民族,在回族聚居地区文化环境总是有机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试图从回族传统习俗、宗教文化以及教坊文化3个方面来研究回族聚居区的文化环境与民族教育之间互动影响的关系。并且针对回族聚居区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学校教育意识、引入职业教育以改进民族教育管理体制等主张。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是一个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民俗民风比较醇厚,村落体育具有独特的地域性文化特征.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村落社会系统的均衡被彻底打破,以民俗文化为载体的村落体育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现象,现代体育与全民健身的运行模式又不具备适应性,从根本上影响着村落体育的发展.村落体育推进路径的"民俗化"选择,与村落的社会文化环境相适应,体育与民俗动态交互,是现实需要的新文化,不仅仅是对现代村落体育方式的补充,而且是当前促进村落群众体育的最可行、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湖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社区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湖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居民社区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居民体育人口比例为21.35%;运动项目以简单易行、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跑步、篮球、门球、羽毛球、交谊舞、乒乓球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居民基层体育组织缺乏,管理落后;居民体育健身设施非常落后;居民对体育的功能认知程度较高.对“全民健身计划”和体质测试的了解程度差;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大,但较缺乏体育锻炼方面的知识;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表现为“强身健体”、“喜欢体育运动、有锻炼习惯”、“预防疾病”、“减肥、健美”。建议采用以下主要对策:加强全民健身计划的宣传、改善居民体育活动的硬件设施、以学校体育的发展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走有民族特色的社区体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摘要: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试验、数理统计等方法,建立以居民为核心,以家庭和社区为基本环境,以预防为主,整合社区、医院和高校的优质资源,使家庭、社区居民、健康促进团队以及研究者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关系,共同解决慢性疾病问题的“家庭—社区—医院—高校”四位一体运动健康促进模式,并在运动及膳食干预糖尿病前期非酒精性脂肪肝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该模式进行管理运作,完成该模式的可行性验证和丰富完善。研究结果表明本运动健康促进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运行良好,帮助慢性疾病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改善疾病状况和生活质量,并得到患者的好评,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社区慢病预防控制。本文对该模式的组织架构、管理流程和运行机制进行详细描述及分析论证,旨在为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科学有效的新型城市慢病管理的服务体系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