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言 《中国广播》2006,(9):78-78
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日。每年这期间媒体总要刊播一些文章,回忆当年北京开国大典的盛况,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讲话等。阅读往年的有关文章,笔者发现有些说法不准确,不符合历史事实。如,有的说“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有的则说“在最庄严的时刻,毛主席用响亮的声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些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错误,虽然在报刊上多次指正,但至今有人仍然不够注意,一错再错,很有必要再说一说。  相似文献   

2.
您一定还记得开国大典上那令人难忘的一幕: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那么,您还记得当时天安门城楼上挂的毛主席画像是什么样子?您知道这幅画像的作者吗?  相似文献   

3.
1949年10月1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开国大典的日子,整个北京城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下午3时,党和国家领导人齐集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广场上,群情激昂,欢声雷动。升国旗是开国大典的一项重要议程。升旗仪式由林柏渠主持,当林柏渠高声宣布“请毛主席升国旗”时,毛泽东按动了升旗电钮。此刻,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沿着22米高的洁白旗杆缓缓上升。整个天安门广场,数10万军民及各界人士一齐肃立,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注目上升的国旗。国旗升至旗杆顶端,庄严而神圣。新中国向全世界宣告,饱受苦难和耻辱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相似文献   

4.
广播是靠声音传播信息的舆论工具,音响效果是广播的独家优势。所谓声音传输,不外乎是播音员的声音,录音讲话,广播文艺和现场实况等。运用好音响,能够把现实生活中的一幅幅画面通过声音记录和传播出去,使听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中的讲话录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声音在以后的报道中重新使用,都曾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天安门广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那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就如同中国跳动的脉搏,历经50年沧桑,依然鲜艳夺目。那么,国旗又是如何飘扬起来的呢? 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按照预定程序,由毛泽东主席亲自升起天安门广场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旗过程是经过电控来完成的。城楼上有一个电钮开关,按相反方向写好了“升降”二字。当大会秘书长林伯渠郑重宣布“请毛主席升旗”时,毛泽东主席用他那扭转乾坤的巨  相似文献   

6.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诞生至今的50年里,党领导人民经历了风风雨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江晓 《出版史料》2007,(1):125-128
我这里说的一幅名画是《开国大典》。 我这里说的一位名画家是《开国大典》的创作者、画家董希文。 1949年10月1日,首都三十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广场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大会从下午3时开到晚间9时25分。天上万朵礼花,地下万盏红灯。兴高采烈、载歌载舞的群众队伍,像火龙似地穿过北京城。  相似文献   

8.
李普: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盛大庆典,我写的消息后来收入我的一个新闻作品集子——《开国前后的信息》中,标题简化为《开国大典》。其实,“开国大典”这个概念,当时比这个要宽,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新华社播发的消息中就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了。  相似文献   

9.
李敖的神州文化之旅在大陆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应。几千万网友在网上一睹李敖的北大、清华、复旦演说,无数的文学、文化、新闻界人士对李敖表态,欲发掘出李敖的大陆意义,做出只有自己是其知己的“盖棺定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文人相轻心理表现出来的对李敖的不屑,即李没什么成就,戏子,大俗人一个:言必己出心理表现出来的对李敖的否定,即李不会对大陆的社会转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毛主席在开国时的讲话录音,从我孩提时,就一直在心中荡漾……。我爱听广播,但最爱听的是录音报道,我读初中时,利用放暑假去割青草卖的钱,买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有了收音机,我如获至宝。节日期间,广  相似文献   

11.
广播是靠声音传播信息的舆论工具,音响效果是广播的独家优势。所谓声音传输,不外乎是播音员的声音,录音讲话,广播文艺和现场实况等。运用好音响,能够把现实生活中的一幅幅画面通过声音记录和传播出去,使听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中的讲话录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  相似文献   

12.
崔波 《编辑之友》2023,(2):15-21+37
在向中国民众传播民族“站起来”、人民“富起来”、国家“强起来”的同时,中国出版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谱系。坚持党对出版业的领导,坚持出版物为人民服务,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式出版现代化的内在属性。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保持增强控制力与提高竞争力、民族性与世界性、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四个相统一,是中国出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面向所在。  相似文献   

13.
严笑睛  李飞 《大观周刊》2012,(33):38-38
美国民众站起来的历程给中国的启示是:站起来从来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扒粪运动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权运动,美国媒体作为一股独立力量,促成美国人一次次站起来。美国人民站起来给中国的启示是:只有当“站起来的人民”不是抽象.而是具体的时候,民众才会真正站起来。  相似文献   

14.
据新华社北京2005年12月24日电:“中国大地上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有望在2005年的最后几天被彻底取消。”据新华社北京2005年12月29日电:“据史料记载,农业税始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到汉初形成制度。”在2005年的最后几天,几乎所有媒体都是这样宣告“皇粮国税”的结束。“2600年”这个数字,似乎已成为“皇粮国税”历史年限的定论。不仅如此,在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宣布5年内逐步取消农业税时,在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宣布提前全部取消农业税时,各家媒体也把“皇粮国税”的历史报道为2600年。两年来,人们都有一个疑问:…  相似文献   

15.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呼号XNCR1947年3月21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3月25日陕北台迁址北平,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9月21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播出了毛泽东主席当天晚上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全国人民从收音机里听到毛泽东主席向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1/4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1949年9月27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10月1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在天安门城楼实况广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定名…  相似文献   

16.
9月3日,胡锦涛同志在三次讲话中多次提到“苏联”。如他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讲话,就有四处提到“苏联”——“苏联最早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提供了宝贵援助”“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远东国际法庭以及中国、苏联等国的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在中国东北战场上英勇献身的苏军烈士”。然而,从苏联解体以后,我国传媒上开始出现“前苏联”一词。例如:前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前苏联共产党领导前苏联人民打败纳粹德国;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推翻沙皇,于1922年建立了前苏联;前苏联民歌…  相似文献   

17.
<正>合江县档案馆珍藏着新中国成立后,合江县临时人民政务委员会发布的第一号布告。这份珍贵的档案,为我们留下了合江县解放前后的红色记忆。在危险中做好准备积极争取各方力量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个庄严的声音通过电波传到全国,传到了世  相似文献   

18.
今年《新闻战线》第五期《“名人效应”之类》一文,有这样一句话:“马克思说:‘伟人们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自己跪着,站起来吧!’”这句话不是马克思的话。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曾引证过这句话。他说:“早在1789年路斯达洛编辑的报纸上就有过这样的警句:‘伟人们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自己在跪着。站起来吧!’”(《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19.
第一篇社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篇社论当属1949年10月2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不可战胜的人民国家》.这篇社论针对联合国大会通过诬蔑中国人民的“决议”,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社论写到:“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都将永远记住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他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他宣布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社论强调指出:“在中央人民政府已宣告成立的今天,我们中国人民可以确信:我们已是一个不可能战胜的国家了.”  相似文献   

20.
去年从书摊上买了一册《李敖评传》(董大中著,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年出版)。这也许是出自祖国大陆作者之手的第一部李敖传记。但是读了这个《李敖评传》,我觉得有一些问题值得提出来讨论。例如“取材”,正如作者所说,材料主要是来自三本书:“《李敖自传与回忆》、《李敖回忆录》以及《李敖快意恩仇录》。”撰写一个人的传记,尤其是评传,仅凭传主个人的“自传”,似乎有“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