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建忠教授是研究当代楚辞学颇有成就的一位学者,已出版《当代楚辞研究论纲》和《楚辞论稿》两部专著,并发表大量论文。《中国二十世纪“楚辞学史”研究论文总目》是建忠先生最新成果,本刊决定在“楚辞研究专栏”上连载,相信有助于同行的借鉴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楚辞学专家汤炳正先生在《楚辞研究》一书前言中写道:“据有的同志初步统计,从1977年以来,楚辞研究中出版专著已逾百部,在海内外各类报刊上发表论文已逾两千篇。这数字是惊人的,二者合计,它几乎相当于1977年以前的两千年楚辞研究成果的总和。”这个情况,一方面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双百”方针得到了真正的贯彻,所以学术研究盛况空前,我们应该感到高兴;但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从事楚辞研究的同志已经到了认真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1995-2004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楚辞体”语文体特性研究的论文,分别从《诗》、《骚》异同比较、汉代人对楚辞的接受、楚辞的“语体特点”和“体性”特征等四个方面对“楚辞体”的文体特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七五”期间,我校社会科学研究硕果累累。据不完全统计,五年间我校共出版专著407部,译著32部,发表论文2406篇。这些成果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也较高,不少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学术刊物或发表后被数家报刊转载、摘登,如《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论题》、《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东西方》、《论反映》、《常建晚年隐于关中辨》、《黄仲则的心态及其诗词的深层意蕴》、《主体因素与客观真理》、《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体系新形态》、《论科学认识数学化的内在原因》等,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有的还引起国外学术界注意,如石晓军《关于“日出处天子”和“日没处天子”的考察》在日本的《日本史研究》发表后,日本《读卖新闻》辟专栏予以报导和评介,认为该文“是对定说提出挑战的极有意义的研究”。一些专著在海内外产生了影响。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的《河山集》(3—5集)是关于历史时  相似文献   

5.
拜读了日本学者稻畑耕一郎先生的《屈原否定论系谱》以及三泽玲尔先生的《屈原问题考辨》(《重庆师院学报》1983年第四期),使笔者颇感兴趣。《系谱》认为:“‘否定论’又因否定了被先验地相信其存在的屈原,而出现了要从根本上对《楚辞》及其本质重新提出疑问的趋势,并因此成为民国以来新楚辞学的出发点”,“这大概应受到高度评价”,并断言对“否定论”“单纯地在感情上被拒绝”的倾向,“在今后大概一定会逐渐被扬弃的”。而《考辨》也开宗明义地指出,屈原“是生前详细事迹不明的‘想象中的作家’”。对于“否定论”,是否值得海内外学人如此青目,对于屈原的  相似文献   

6.
以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及其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楚辞学,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九个分支学科与六个层次的研究格局。近十五年来,更以每年“著作十五部、论文二百篇”的频率向前推进,经国务院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国家级学会——中国屈原学会已拥有近三百名会员,而省级以上的专题学术讨论会亦举行十七次之多。面对这门古老而热烈的“显学”,不少学人有目不暇接、耳不及闻之忧。为了传播信息,促进研究,特编印《楚辞研究信息快报》。  相似文献   

7.
周先生“同步进行”说的第一个特点是,侧重于当代,并用“整体构架与个体特质的具体审视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当代楚代楚辞学”。第二个特点是,虽然着眼于当代,但不是复述、摘要,而是在研究中指陈得失,体现自己的主体意识。第三个特点是,对楚辞与屈原本身、对古代、近现代楚辞学史有深切的体悟与研究,形成相对稳定的学术见解。  相似文献   

8.
骆鸿凯的《楚辞》研究著作,现在可查知的有专著四种,论文四篇。他早年师从黄侃,习训诂、声韵之学,治学谨守师法。以小学读《楚辞》,尊王逸《楚辞章句》,辅以《说文》、《尔雅》等,不任意发挥,务求其本真。  相似文献   

9.
本期导读     
《职大学报》2013,(2):3
本期"楚辞研究"专栏的文章可分两类,一类是研究楚辞学史上的名著名家,一类是研究楚辞的作品作者。编辑部在去年纪念本专栏创设20周年的文章中强调,楚辞研究要深化,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对前代楚辞研究成果进行专门的深入的研究。今年第一期已经开始向这个方向倾斜。本期发表对林云铭《楚辞灯》和骚学名家骆鸿凯进行评论的文章,用意也在于此。周秉高教授的文章指出,林云铭不是楚辞层次分析法的首创者,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文学批评源远流长,先秦时期以语录体片断式散见于诸子典籍的文学批评理论,有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和“知人论世”说、庄子的“至乐无乐、至誉无誉”说,可谓之批评的萌芽阶段。两汉则开始出现专篇的批评文字,有《诗大序》、《离骚序》、《楚辞章句序》等,标志着文学批评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建安以后,开始了自觉的文学批评时代,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葛洪的《抱朴子》纷纷问世,在文学批评史上具有深刻影响。而刘勰的《文心雕龙》则集上古一千多年文学批评理论之大成,系统总结了商周至齐梁十代九变的文学创作经验,体大思精、蔚为巨著。建成一座雄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曹丕创作《典论》时的心态入手,解释了历来研究者在“建安七子”说、“文气”说、“(?)文章,经国之大业”说和“通才”论中所发现的矛盾,提出了曹丕写作《典论·论文》是为自己做皇帝所作的宣传准备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指出《诗骚诗学与艺术》一书是对诗学思想的新探索,其对《诗经》“抒情人称”的研究别开生面,对楚辞研究重视文本,不务空论。  相似文献   

13.
《楚辞》中以九名篇者很多。《九歌》、《九章》、《九思》等皆是。诸篇除《九歌》外皆为九章。唯《九歌》则实有十一歌,篇名与章数不合,此乃《楚辞》中一大疑案。何新撰文认为,“九”字  相似文献   

14.
张熊飞主持的“诱思探究教学改革实验研究”通过国家级鉴定由我校教育科学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室张熊飞教授主持的"诱思探究教学改革实验研究",经过15年的潜。G钻研,已出版《诱思探究教学导论》等专著3部,在《教育研究》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1993年获...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下半年出版的《吴秋林文化文艺论文集》(以下简称《论文集》)是吴秋林自编的论文集。他将他十年来发表在报刊上的论文比较集中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也可以说是他十年来研究成果的一次展览。 十年来,吴秋林同志出版了《寓言辞典》、《寓言文学概论》、《金盘子和红苹果》、《紫芦  相似文献   

16.
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收藏的《楚辞典籍》,约可分为以下几类:明代《楚辞》善本;清朝和民国的《楚辞》抄本;日本与韩国刊刻的《楚辞》印本;现代大陆和港台地区出版的《楚辞》研究著作。其中有些书国内的收藏量已不多,十分珍贵,有的甚至是精品。此外,几本否定屈原其人著作的出版,代表了令人深思的另一种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由于王辉斌先生每年都在全国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20余篇古代文学研究论文,因而被这一圈内的人们称之为“文章快枪手”、“王辉斌旋风”、“论文大王”、“论文公司的经理”等。这些称誉虽属戏称,但其却充分反映了王辉斌作为一位当代学者,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甘坐“冷板凳”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18.
丁海玲 《职大学报》2014,(1):14-22,25
随着楚辞学研究的日益兴起,王夫之的《楚辞通释》也逐渐受到楚辞学者们的关注.通过对前者《楚辞通释》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出其成果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较高成绩.但对楚辞学者来说,《楚辞通释》的研究还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简讯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在2004年所发表的论文中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索引、转载的共有六篇,这些论文是:刘国生教授《关于电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索》(人大《成人教育学刊》2005年第1期索引);吴辛丑教授《关于楚竹书中“是”字的用法及其它》(人大《语言文字学》2005年5期索引);宋建军教授《电视大学毕业论文指导方法的思考和建议》(人大《成人教育学刊》2005年第5期索引);李祥伟博士《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人大《中国现当代文字研究》2005年5期索引);向学哲、杨敏老师《远程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的设计与功能》(人大《成人教育学刊》2004年第12期索引);谢宇老师《关于成人高校教师培训管理的思考》(人大《成人教育学刊》2005年第5期索引)。  相似文献   

20.
《楚辞》是由楚国艺术家如屈原发展起来的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与《诗经》发挥了关键作用。《楚辞》是通过《文选》、《楚辭集注》、《古文眞寶》和其他文献传入朝鲜半岛,同时被朝鲜诗歌文学采用,贯穿从三国时代到朝鲜王朝的整个时期。朝鲜诗词艺术家和学者运用《楚辞》创造出了各种朝鲜诗歌去表达变化多样的艺术观点。本文通过文学比较,研究了《楚辞》中的汉文学对朝鲜的汉文学影响力。第一方面,本文研究了《楚辞》在韩国传统文学中的运用并给出了实例验证。通过研究文献,作者认为朝鲜学者运用楚辞的情境动机是楚国学者与朝鲜学者境遇的相似性。朝鲜和楚国都是不安定的,艺术家也有类似的经历。除了这个情境动机,主观动机是朝鲜学者运用《楚辞》的更重要的原因。朝鲜学者和楚国学者的思想在不安定的腐败的社会环境下,他们不得不在精神上超脱于社会。这些相似的情境和主观动机催化朝鲜学者采用《楚辞》尤其是屈原的诗歌去表达美丽的悲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