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河南高等美术教育事业迎来了一个重大的发展机会,又面临如何使自身办学更具实力和特色这一棘手问题。同时,河南丰厚且具地域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待挖掘、保护和开发,河南非遗资源背景下本土高校美术教育品牌的构建在高校美术教育发展和非遗保护方面具有可行且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如何对其进行很好的保护与传承是目前面临的重大难题。本文从旅游开发视角出发探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并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对我国中部地区514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可视化处理,并探究其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部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呈簇状聚集分布,并形成了4个高密度聚集区,分别是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江西赣州市、抚州市、吉安市、宜春市;山西临汾市、晋中市和河南焦作市。此外,还形成了3个次密度聚集区,分别是山西运城市、晋城市;河南濮阳市、周口市;安徽宣城市、黄山市。研究认为:中部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主要受地理因素、民族文化因素及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呈现出傍河聚集、平原较多、少数民族聚集区较多、经济发达地区较多的特点。旨在为中部乃至全国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并于同年6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真正步入有法可依的阶段。由此,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也都依本地区的文化特色相继出台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地方性法规。2014年1月1日河南省也正式颁布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这对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更具体的实施方案,河南省辉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百泉药会"也因此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可分为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第三部门机制三种,其中市场机制和第三部门机制是自发形成的部分,而政府机制则是"自觉"的部分,起到了宏观管理、查缺补漏的关键功能和作用,是三者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因此,为了全面提高政府机制的保护绩效,政府除了完善相关立法、监管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社会保障之外,还应积极探索、建立可持续、多样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作者认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公共文化产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两者的有机统一的综合管理体制,是可持续、多元化保护的一种可行路径和机制。  相似文献   

6.
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多样,包含的遗产项目丰富。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水平实际效果较差,开发与保护的模式单一,仅限于保护传承人模式和传统节日庆典模式。旅游节庆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产品形式与非物质文化的融合,为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老字号企业悠久的历史、良好的声誉,是现实生活中老字号企业合法权益屡屡遭受侵犯的原因。我国现行法律在保护老字号知识产权方面存在诸多缺陷,可以将字号权作为一项独立的知识产权予以确认和保护;降低驰名商标认定标准,将老字号纳入驰名商标保护;调整行政机关对老字号企业的管理方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地理标志保护等措施对老字号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
为抢救与保护濒危的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等组织和我国政府颁布了系列文书和政策,这些为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一直以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都是在某种外部因素的促使下进行的,没有考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传承、存在的根本动力。因此,成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机构、保护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建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级保护体系以及以农村和学校为传承源是当前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应采取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9.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知识产权立法面临着重大的建设和调整空间.新疆需要采取"最优保护"的立法目标导向,通过制定综合性地方性法规《新疆知识产权促进条例》,加强涉农地理标志保护规章建设,健全和落实专利权保护配套规章建设,修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出台新疆物种资源保护立法等,形成内容完整严...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是学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热点之一。文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和范围的界定为基础,明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知识、民间文学艺术的关系,进而探讨知识产权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1.
三门峡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河南省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地域特色鲜明,具有极强的原创性、参与性、功能性,但一部分在保护和开发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紧迫性,正确认识与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间艺术的民间认识;发挥民间力量,创新体制,多渠道多措施开发、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三门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的国家,然而对于人类发展史上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重大困难。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出发,分析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针对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从法律的角度提出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思考,以期为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对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舟山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丰富且品质较高。随着国家、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视程度日益增加,舟山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和开发。结合当前舟山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实践,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深入剖析了舟山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舟山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提供理论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从数字化保护的角度对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进行探讨,意在寻求完善传统武术保护的途径和方法。在梳理传统武术保护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并提出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具体方法,指出高校是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主力。  相似文献   

15.
民族教育在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日趋明显.从民族教育的视角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途径,也是研究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然要求.笔者根据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的办学理念、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在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索了民族教育如何在学校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其传承、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作用, 同时呼吁保存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后申遗时期的到来,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由"重申请"转向"重保护"。地方政府要还文化于民间,做好顶层设计,发挥组织服务职能;基层群众积极参与民俗活动,吸收现代元素,创造性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层社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在地化保护,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营造空间感,地方高校发挥自身教育、人才培养优势,保护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出发,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从立法与执法、权利人知识产权意识与调动群众保护积极性三个方面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新疆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概况、内涵与特征、保护与传承的困境、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根据对新疆自治区被列为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分析,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是原生活态性、民族地域性、民俗依附性、群体认同性.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困境是:社会变迁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限性;缺少长远的定位与规划;传承主体的缺位;缺少评估与反馈机制.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路径: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及传承环境的保护;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远规划与管理;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形成法律化和制度化;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人的保护与关注;加强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普及,将其纳入教育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文化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尤为重要。邢台市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有效的保护。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旅游价值和开发优势,应该使保护与旅游开发紧密地结合,从而使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保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需要坚持传统音乐文化原真性的传承原则,加强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同时,可以采用优化生产、销售、流通的商业化过程,再次挖掘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和内涵,提升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效果。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中国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基础上,结合其保护与传承意义,探究保护与传承的方法,以期实现对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