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11月,朱镕基副总理来徐视察,肯定了徐州市深化经济改革的经验之后,一段时间里,徐州成了全国新闻宣传的“热点”。徐州市广播电视台自然更须振奋精神,精心采编。这一段的宣传受到听(观)众普遍好评,市领导也说“这次经济改革宣传,打了个响雷。”这次活动的重点稿片,在市、省1991年度优秀节目评选中,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有的被推荐参加全国评奖,不少被上级台采用,电视系列片及评论被30多个电视台复制回去在本地播放。  相似文献   

2.
似乎是改革的大潮,推出了一个与消息、通讯、评论等新闻体裁相并列的新品类——深度报道。它被悉心倾听改革“潮声”的广大读者所关注;它被新闻界推举到第8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会上,做为新闻的一个独立品种,首次在全国好新闻评选中接受审议和授奖. 富有开拓精神的新闻工作者正在进行着有益的尝试。深度报道已经迈出了艰难的步伐。——《人民日报》抓住人们关心的“热点”和“难点”连续报道《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答大学生问》引起各界共鸣之后,又推出了具有浓厚理论色彩的大型报道姊妹篇《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改革阵痛中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改革的报道中,我们许昌日报始终以每个时期党的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为依据,在把握总体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密切注视农村改革发展中的新经验,面临的新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选取报道的“切入点”,组织规模报道,以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在选取“切入点”时,我们侧重抓了农村改革中的“难点”、农民关心的“热点”、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亮点”,以此打开报道局面,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在这几年全省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评选中,获奖比例都在推荐作品的60%以上。我们报社获得的6个一等奖,全部是来自农村的报道;有两篇作品还…  相似文献   

4.
自治区第四届好新闻评选已经结束。从这次评选获奖的通讯和连续报道可以看出,这些好新闻作品,大都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过去一年里自治区改革中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在开展社会协商对话,“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方面较为突出。这次获一等奖的《乌鲁木齐晚报》的  相似文献   

5.
选取重大题材反映重要主题,是这次参评作品的一个特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一直贯穿在我们的政治、经济乃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各报社推荐的作品看,大都注意宣传改革开放的报道。通讯《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面对尚方宝剑》等就是其中的二篇。前一篇报道的是郑州亚细亚商场对商业改革带来的冲击波;后一篇抓住转换机制这个企业改革的根本问题,报道了淇县毛纺厂改革的经验。1991年是“质量、品种、效益年”。抓质量要效益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着力抓的一项工作。这次“河南省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有关质量效益的作品也占有相  相似文献   

6.
“淮海杯”全国广播电视学刊经济宣传论文评选活动,10月6日下午在徐州市圆满结束。评委会从全国28个广播电视研究刊物推荐的58篇优秀论文中评选出一等奖作品6篇,二等奖作品12篇,三等奖作品24篇。  相似文献   

7.
自治区1987年报纸好新闻评选已经揭晓,在78篇获奖好新闻中,通讯(包括深度报道)共有23篇,其中特等奖1篇,一等奖5篇,二等奖9篇,三等奖8篇。什么样的作品才能成为好新闻呢?根据全国好新闻评选的基本原则,就是“突出改革”,“突出创新”。改革是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上一项最为迫切的任务,坚定地支持改革是我们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记者应把目光放在改革者的身上,要善于发现和敢于支持改  相似文献   

8.
在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徐州日报》调查性报道《五问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睢宁县试点改革的考察报告》获得一等奖,新闻漫画《校长意见箱》获得三等奖,这既是自1991年中国新闻奖设立以来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一次“零”的突破,也是徐州新闻界在中国新闻奖评选历史上收获最大的一年。  相似文献   

9.
突出改革,突出创新,是第七届全国好新闻评选的指导思想。参加评选的同志认为,搞好改革是我们国家的大局。广大新闻工作者站在改革的前列,以宣传改革、推动改革为己任,及时报道了改革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经验。评选好新闻应当从这个实际出发,把新闻工作者在改革中所做的成绩反映出来。去年,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和科技教育等体制的改革,各方面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形势,但也遇到不少  相似文献   

10.
全国广播电视改革论文评选(包头印染杯)10月11—12日在广西桂林举行。以研究广播电视改革为主题进行专题性论文评选,在我国广播电视界是第一次,在全国新闻界亦具有首创性。这次评选共收到全国各地广播电视研究刊物送来的论文74篇,取得参评资格的70篇。这些论文涵盖了广播电视宣传、经营、管理等各领域的改革,许多研究题目是过去从来没有涉及过的。  相似文献   

11.
据报道:从1992年12月4日起,上海开始评选“最乏味的影片”。评选范围包括1992年1月至12月进入上海电影发行市场的180余部各类影片。此举真可谓一绝!往日只见电影评“百花奖”、“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等等,哪里见过评选“最乏味的影片”?上海这次活动,既评优,也评劣,实在让人  相似文献   

12.
深度报道给新闻研究者带来的兴趣,似乎并不亚于记者在深度报道采写中的潜心经营。从一些颇有建树的学者,到某些鲜为人知的研究新兵,都在自己的涉猎范围内,对深度报道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可以说,对深度报道的研究是中国新闻界自身的一个“热点”。最近,第十届全国好新闻评选在承德举行,笔者参加了深度报道组的评选工作,这里,我想结合这次深度报道的评选,谈谈自己对深度报道的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些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记者从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秘书处获悉,第四届“中国图书奖”评选工作已经开始。这次评选活动是在出版界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一手抓“扫黄”一手抓繁荣的形势下开展的。比较前三届评选,这次评选工作有较  相似文献   

14.
一、许振超报道的成功坚定了新闻界对创新典型宣传的信心 这次典型人物报道的改革是中宣部直接推动的,是新闻业务改革从创新中找到出路的范例.在青岛采访现场,中宣部新闻局就安排新华网记者参与采访,这为我们尝试在后来的报道中把传统的通稿报道形式和新兴的网络报道形式相结合创造了条件,打开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闻界从1979年开始提出新闻改革。经过九年的努力,新闻战线同其他战线一样,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就电视新闻来说,提高了时效、扩大了报道面、增加了信息量、加强了针对性、报道形式也有所改进。但新闻改革最值得称道的成绩是出现在1987年。这一年,电视新闻改革实现了新的突破,主要表现是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8次记者招待会录像剪辑,打破了长期存在的“出口转内销”的不正常状况,敞开了更公开地报道党务、政务活动的大门。这次报道的突破,也推动了整  相似文献   

16.
本报第六届武警好新闻评选已经揭晓了。从1993年本报所刊登的作品中,经过评委们反复筛选、评议,终于评选出了35篇(幅)获奖作品。从这次获奖作品的情况来看,其主要特点是:一、问题报道有突破。抓部队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是新闻作品能否“打响”的关键。所以写新闻的人无不高度重视抓“带响”的问题报道。这届武警好新闻的许多问题报道不但所提出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有深度,有力度。二、典型宣传有气势。从本届评选出的好新闻作品看,典型宣传不但很成功,而且在报道上也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如《正义之剑斩妖魔》,这篇…  相似文献   

17.
带着思考,带着兴奋,带着进一步推进新闻改革的信念,首都新闻界满怀信心地迈入1988年。 1987年,中国新闻界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宣传改革,改革宣传,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受到国内外读者、听众、观众注目和称好的十三大报道,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的现场直播和录像剪接报道,显示了我国政治的公开性和民主化的进程。这次报道不仅对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是一个示范,而且为今后的新闻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大胆碰撞经济改革中的“难点”、“热点”,用对话、讨论、问答等方式,回答群众关心的问题,使首都的一些报纸赢得了读者,提高了威信。 160多名记者在“火光就是命令”的召唤下,不约而同奔赴大兴安岭火灾现场,不计个人得失,不顾个人安危,为灾难性报道作出了贡献。中国青年报的《红色的警告》等3篇力作,不仅向人们揭示了一系列发人深思的社会问题,而且为新闻界突破灾难报道的框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突出改革,突出创新,是第七届全国好新闻评选的指导思想。参加评选的同志认为,搞好改革是我们国家的大局。广大新闻工作者站在改革的前列,以宣传改革、推动改革为己任,及时报道了改革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经验。评选好新闻应当从这个实际出发,把新闻工作者在改革中所做的成绩反映出来。去年,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和科技教育等体制的改革,各方面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形势,但也遇到不少阻力和问题。如有人把不正之风同改革的失误混为一谈;有人对勇于改革的开拓者横挑鼻子竖挑眼;有人对走在改革前列的单位所取得的经验用种种清规戒律加以限制;有人把精神文  相似文献   

19.
最近,广东图书馆学会在广州市图书馆举行“图书馆改革专题”讨论会。在会上交流了各图书馆改革的情况和信息;研究并探讨了改革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和在改革当中遇到的一些理论问题。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广州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所、公共三大系统的图书馆工作者八十多人。这次学术讨论会,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改革图书馆的管理体制问题  相似文献   

20.
湛江日报社于1999年底进行的人事管理改革,主要内容是:干部实行全员聘用制、工人实行全员合同制、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新进人员实行招聘制和人事代理制。与这些改革相配套,制定和完善了目标管理考核及考勤等制度。 这次人事制度改革,告别了“铁交椅”、“铁饭碗”,增加了干部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增强了员工的竞争进取意识,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精神风貌开始发生显著变化。几个月来,改革的效果已初步显现。 回顾总结这次改革工作,我们有如下体会:统一班子认识是搞好改革的前提 报社党组开始酝酿改革人事制度管理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