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高校体育软实力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软实力"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高校老师为主导,以高校校园为特定的空间,以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文化的吸引力,以及在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显现出来的精神力量,使他人受到正面影响和感染的一种吸引力。高校体育软实力有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促进学生社会活动能力不断增强的作用。从五个方面可以提升高校体育软实力:提升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塑造高校体育文化形象;通过校内的重大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等来逐步提升高校体育软实力;加大高校体育文化事业建设投入,建立全体师生参与高校体育网络;逐渐完善和贯彻落实体育文化管理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比较体育教学中低频15次、中频30次,以及高频60次的睫状肌训练对八年级学生视力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方法: 在体育课中分别对3个实验组进行低频15次、中频30次、高频60次睫状肌训练,测量并分析干预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裸眼远视力与动态视力结果: (1)低频15次组学生的裸眼远视力与动态视力无显著性变化;(2)中频30次组学生的动态视力在干预后显著上升,裸眼远视力的提高无显著性差异;(3)高频60次组学生的裸眼远视力与动态视力在干预后均显著上升;(4)对照组学生的裸眼远视力与动态视力呈下降趋势结论: 体育教学中嵌入不同频次的睫状肌训练对八年级学生视力水平的影响不同,其中60次高频训练对裸眼远视力改善效果最佳,30次中频训练对动态视力的改善效果更好,15次低频训练能够基本维持学生裸眼远视力和动态视力的原有水平。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睫状肌训练能够有效延缓近视的发展速度,促进学生视力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3.
赵红卫 《体育世界》2010,(7):103-104
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针对新疆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素质现状,特别是针对身体基本活动素质;体育运动素质;保健与养生素质;自我锻炼身体素质;体育赏析素质五个方面,提出了以体育文化节来提升体育素质的观点,并针对体育素质的现状提出了体育文化节的具体方案,以供兄弟院校开展体育文化节参考。  相似文献   

4.
秦健 《中华武术》2023,(5):12-14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教学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就体育学科而言,这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应从立足学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拆解动作,细化体育项目的层次教学;着眼日常,培养持之以恒的运动习惯;营造氛围,创设趣味益智的体育课堂;关注过程,渗透润物无声的德育教育这样五个方面来分析研究小学体育教学。让学生们在收获运动快乐,技能提升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体育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初中体育在社会发展变化中也不断变革创新,而体育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体育锻炼,更加重要的是要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提升其核心素养,本文从“五育并举“培养人的背景出发,探索初中学生体育素养培育路径,明确“五育并举”的教育核心,深入分析了包括健康良好的行为习惯、体育品格与思想、体育道德与素养在内的体育素养。依据调查结果得出结论 ,学校应积极探索初中体育素养的系统培育路径,通过精选内容、设置场景、激发潜能、家校协同等多途径,让初中学生体育素养得到强化,使初中学生在“五育并举”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陆翔 《体育风尚》2023,(9):131-133
在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深入落实的背景下,要求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性以及提升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体育教学是提升学生体能素质、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关键渠道,在“五育并举”深入实施以来,体育教学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将“快乐体育”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对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以及提高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等有重要价值。基于此,文章从儿童视野出发,分析和探讨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融入的具体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探讨跳绳训练对小学生灵敏素质发展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跳绳训练对五年级学生灵敏素质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跳绳训练相比常规体育教学,对五年级学生灵敏素质发展提升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体育常常被挤掉,使它在升学教育的夹缝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学生本身更是如此,因为体育好差对自己升学、就业都没有什么利害关系,因而导致他们参加体育锻炼、上体育课缺乏自觉性。其结果是学生体质逐年下降,视力减退,精神脆弱,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受到摧残,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认为,除继续加强对抓好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外,还必须研究,建立一种动力机制,使学生觉得非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可;使学校领导感到非认真抓好学校体育不可,为此我区从1983年起在五个县市相继把体育列入初  相似文献   

9.
<正> 衡南一中是湖南省在农村的一所首批重点中学,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暂行规定,从1981年以来认真贯彻执行了湖南省教育厅《关于五市一县六所重点中学初高中招生试验加试体育和进行视力检查的通知》,加试了体育和试力检查。  相似文献   

10.
孙莹莹 《健与美》2024,(1):109-111
高校体育与审美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审美素养,健美操是其中关注度较高的一项运动。通过对健美操运动的概念与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其在高校体育与审美教育中的作用有:增强体质、塑造外形,培养自信、健康心理,培养学生集体知识、提升审美创造能力。文章从结合视频教学,营造和谐氛围;构建线上平台,加强指导工作;定期组织比赛,激发学生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养成运动习惯;完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进步这五个方面详细论述教学策略,以期体现健美操运动在体育与审美教育中的独特作用,落实新时代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1.
黄华敏  易鹏 《体育世界》2013,(12):54-55,49
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是当前中职学校发展的方向,体育作为中职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从中职学生在就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以及以体育教学为载体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与方法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今后教学改革、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课外体育活动与1~3年级儿童视力指标及眼部生物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1~3年级(6~9岁)252名学生进行裸眼远视力、动态视力、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以及体育活动等级量表测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年龄、视力、眼部生物特征参数和课外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 1~3年级儿童总体近视率为43.6%,各年级儿童裸眼远视力、角膜屈光力随年级增长而降低,眼轴、前房深度及课外体育活动量随年级增长而增加。儿童裸眼远视力与动态视力呈正相关(r=0.356,P<0.01),与眼轴、前房深度呈负相关(r=-0.380,r=-0.249,P<0.01)。眼轴与角膜屈光力呈负相关(r=-0.622,P<0.01),与前房深度、课外体育活动量呈正相关(r=0.550,r=0.233,P<0.01)。各年级儿童裸眼远视力、眼轴、前房深度、课外体育活动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年级儿童按不同课外体育活动量进行划分,视力指标和眼部生物特征参数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课外体育活动量与小学1~3年级儿童眼轴呈正相关。随年级增长,课外体育活动量与眼轴长度均出现上升趋势。1~3年级儿童的裸眼远视力、眼轴、课外体育活动量具有显著性差异。课外体育活动不会过早消耗儿童远视储备。  相似文献   

13.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助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我国竞技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着人才储备不足、退役安置体系滞后以及学训矛盾等发展困境。学校体育能够拓宽人才培养规模,弥补我国竞技项目短板,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出对策:提升训练水平,完善学校体育赛事体系;明确学生运动员身份属性,狠抓文化教育工作;推动学生广泛参与体育活动,提升学生体育参与兴趣。  相似文献   

14.
刘桂 《新体育》2023,(4):61-63
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基础背景之下,加强初中生体能训练,将现代体能训练方法融入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之中,能够推进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运动技巧重点,提升学生综合体育素养水平。针对现阶段我国初中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造成初中生视力下降、健康水平下降、身体综合素质降低,严重影响了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身体健康成长。初中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必须加强体能训练,使得学生们能够“野蛮其体魄”,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保证应对繁重的知识学习。本文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其现状与不足展开讨论,经过实践提出有效建议,希望为促进我国初中生健康成长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俊勇 《体育风尚》2023,(7):131-133
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文章以“双减”精神为指导,以校内体育社团为研究切入点,结合理论论证、事实论证等方法,对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校内体育社团建设具有较强可行性;体育社团建设过程中存在对社团认识不到位、社团活动项目单一、社团活动次数较少问题;通过提升对社团的认识、丰富社团活动项目、开发社团活动资源,可以完善体育社团,让体育社团与课后服务有效融合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期望为同类型研究带来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6.
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已得到普遍的共识,针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现状,提出以下对策:一是加强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意识;二是重视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三是联合图书馆、教师、计算机中心等多种力量开展信息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7.
<正> 国家教委、卫生部最近下发(87)教体字010号文件,就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全面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发出通知,希望各级教育、卫生部门,针对当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抓防治近视眼入手,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把保护学生视力,防治学生近视眼,做为当前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首要任务。各级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和全体教育工作者都要重视学生视力保护工作,把它做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学校领导、各科教师及班主任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上级教育部门要定期进行检查,并把学校保护学生视力和体育卫生工作取得的成绩做为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视力保护工作,使学生近视眼发病率真正得到控制,国家教委于1991年2月6日下发了《关于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做好近视眼防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1991年的“防近”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要真正从思想上重视体育卫生工作,把防近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切实抓好,以推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的落实。在控制近视眼发病率方面,应做到“小学明显下降,初中稳中有降,高中新发病率有所控制”。为此,首先要切实加强“防近”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介开展保护学生视力宣传周的活动,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视力的保护工作。《通知》强调,必须切实落实“防近”措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从学校体育课、课余体育、家庭体育三种体育类型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得出体育作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目前在学校、家庭和学生方面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学校、家庭和学生应三位一体,共同促进体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的结论。提出如:保证上课次数,提升课堂质量;制定课余体育活动计划,提升学生体育参与积极性等建议和实现路径,丰富体育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相关理论研究,为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五项基本要求之一,肩负着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良好心理素养的责任。随着体育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全民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终身体育意识理念走进了大众视野。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建立是提升运动水平、习得体育技能、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基础,是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保证身心健康的基础。要让高中生从意识上、行动上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意识到体育这门学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