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彦  孙田丰 《考试周刊》2009,(34):38-39
翻译是艰苦的工作。但还是有很多翻译家在努力。张谷若先生一贯提倡“用地道的译文译地道的原文”,其“地道的译文”一直是中国翻译界的主导思想。张先生虽然在译本中存在一些小问题,仍不失为中国译界的楷模。  相似文献   

2.
英译汉,不论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在实际翻译的过程当中,不少人只求译文的“忠实、通顺”而忽视译文的“雅”。那么,忠实通顺的译文是否就是地道的、自然的、合乎汉语习惯的译文呢?这祥的译文是否就是完美的译文呢?有许多忠实通顺的译文,却不地道,不自然。现将常出现的问题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3.
不自然译文指的是读起来、听起来别扭和不地道的译文。文章探讨了不自然译文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避免和消除该现象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在大学英语课中学生翻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笔者认为,结合课程特点,借助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多样的主题单元,培养语法意识有助于译文准确,培养惯用法意识有助于译文地道,培养文化意识有助于译文传情。  相似文献   

5.
举例说明在英译汉和汉译英中经常要进行词性转换 ,使译文更加通顺或地道  相似文献   

6.
顾祖良 《考试周刊》2015,(42):82-83
一般来说,中译英时,词汇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容易避免,但惯用法方面的错误,稍不留神就会出现在译文中。本文指出《英语世界》中一些中译英译文的错误,通过实例,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并给出地道的译文。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张谷若的译作《德伯家的苔丝》,通过若干译例分析,表现了他的译文意义表达准确,语言地道传神,原文意境完美再现。尤其是在语言表达上,张谷若表达力强,善于用具体词巧妙地表达抽象词,善于使用四字词组表意传神,其译文地道流畅,准确地再现了原文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隋磊 《考试周刊》2012,(7):31-32
认知参照点理论对于翻译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有助于译者根据汉语的特点翻译出地道的译文。本文从"话题—述题"二分法的角度对译文的连贯性和一些翻译实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9.
简介翻译家张谷若其人,分析他的翻译观———“地道的译文”的产生背景、内涵及其在他的译著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译汉的翻译实践中,有诸多的具体操作方法.但为了使译文通顺、地道、传神,更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本文认为有必要在翻译过程中培养学创作意识,摆脱英语语言结构及表达习惯的束缚,创作式地重写译文.  相似文献   

11.
《苔丝》是19世纪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在其众多中文译本中,张谷若先生的译文尤为经典。张先生的译本主要在于译文用地道的语言再现了原文意境,保留了原作风姿,从而使得译文与原文达到了对等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杭州市的公示语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公示语的英译存在的问题大多是受思维差异的影响而过分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引起的,具有明显的中式英语特征,使译文不准确或不地道。公示语的英译应考虑中英文两种语言在结构、用法上的差异,应以译文文化和译文接受者的思维为导向,强调译文与原文的功能而非形式的对等。  相似文献   

13.
外婆,走好     
外婆是五月十日晚上去世的,享年~193岁。原文理解:1.“享年”是汉语中的敬辞,多指老人去世时的岁数,英文中似乎没有相应的用法。在此不可望文生义,粗硬地译成enjoy。译文批评:此段译文准确,表达凝练、地道。  相似文献   

14.
造成译文的不地道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译者双语能力差;二是译者文化素养低;三是译者对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掌控不够.本文认为,必须“三管齐下”,从语言、文化以及思维方面着手,确保译文的“信达雅”.  相似文献   

15.
文本连贯首先是语义的,语义需要语词衔接激活,所以,没有衔接便没有连贯。连贯也是主观的,标示着读者对文本整体理解的程度,是一种心理现象。由连贯特质所决定,译文的连贯与原文的衔接和连贯无关,只能产生于译文的衔接,无忠实可言,无真伪之分。此外,连贯的主观性决定了连贯是一种价值,而非事实,只有事实才有真伪之分。由此可知,译文只有遵循译入语的衔接规范,才能获得地道的文本连贯效果。只有基于地道的连贯效果,译文才有可能获得与原文在整体上更近似的诗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笔译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分析原文、将原文转换为译语、重新调整修改译文,以及检验译文。文章将笔译过程的第三步,即修改译文,或改写译文视为“重写”(再创作),主要探讨在尊重原文本意的基础上对译文进行“重写”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提出并考察了这样一个假设:“重写”是使译文更为准确、流畅、自然、地道的重要步骤。对初学者来说,有意识地强调“重写”,重视对译文的修改并将其引入翻译练习中,是提高翻译水平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中的表现和对翻译的影响,通过这种对比,提高翻译中的准确度,使译文更地道,更符合目的语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互联网协助翻译是翻译领域的新课题,语言具有动态多样性、更新性和时尚性,我们可通过因特网搜索引擎的检索,语料库资源综合参考利用,网络论坛提供的“专家会诊”,帮助我们从互联网上迅速查找所译内容相关的背景材料,甚至直接找到对应的译文,检验译文的准确地道,帮我们解决翻译中遇到的难题,找到更贴切、更有代表性、更新的科学的译文。  相似文献   

19.
从中西思维差异谈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中的表现和对翻译的影响,通过这种对比,提高翻译中的准确度,使译文更地道,更符合目的语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20.
王芳 《中学教学参考》2010,(19):125-125
汉译英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强调基本句型的训练和使用的基础上,拓展性地帮助学生了解汉语和英语的不同语系特点和语言表达方式差异非常必要。其中,了解汉语主语的特点及翻译要点,可以使英文译文更地道,使中文译文更符合国人的思维习惯,减少不必要的翻译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