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乐考证》采用文献考证的方式对前代有关戏曲进行了研究,它是以《录鬼簿》为底本,对元杂剧的剧本名称、种类、剧本同一名称等方面进行了颇为用力的考证,尽管在考证过程中曾出现了一些错讹现象,但其在剧作家生平、杂剧种类、杂剧名称、剧本考证、世人评论等都有相当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戴煜婷 《文教资料》2007,(34):55-57
本文对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中出现的地名、刑罚名和官名进行了考证,并据此对"窦娥冤"的创作时间、创作意图,以及关汉卿的思想倾向等阐发了个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元杂剧发轫于金元之际,历时百年之多,其创作始于关汉卿等人,研究元杂剧的分期问题,对进一步明晰元杂剧发展的历史,深入了解各时期中的作家作品情况有重要意义。笔者以元明人著作所记为据,从杂剧家的生平与创作入手,结合各时期中杂剧作品内容,风格的不同情况,论述了元杂剧应分为四期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冯惟敏的生平创作、文学思想及其杂剧《僧尼共犯》作了简约论析.冯的生平创作可分为读书和随父宦游、家居和求官、为官十载、归田隐居四个时期.其文学思想主要表现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他提倡独创,反对模拟;主张通俗,反对刻削,体现了其进步的文学观.他的杂剧《僧尼共犯》肯定人性,反对封建礼法,并具有浓厚的喜剧风格.  相似文献   

5.
<正>白仁甫是著名的元杂剧作家。他和关汉卿,庾吉甫等同时。在元杂剧的创作流派中,关汉卿是本色派的代表;白仁甫则是文采派的代表。一个文学创作的繁盛时期,总是由多种艺术流派组成的。作为独具一格的杂剧作家,白仁甫在元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里还应该提到,元代杂剧作家的生平资料都很少,唯独白仁甫的身世尚有踪迹可寻,这对研究白仁甫及元前期杂剧作家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想概略地谈谈他的生平和创作。  相似文献   

6.
作为西晋重要的文学家,左思的生平和作品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因为关于他的材料较少,给研究造成不便。今在广泛搜集材料的基础上,重新考证左思的名篇《咏史诗》的创作年代,通过深入分析文本、左思生平及时代背景,论证其诗非一时之作,而是成篇于不同时期。  相似文献   

7.
高启是明初最著名的诗人,其字号、籍贯和家族成员是研究其生平的基础资料。槎轩和吹台是高启别号,向少有人提及,青丘子之号始于何时却又多有争论。高启的籍贯在史书记载中也颇有出入,其家庭成员向来无人考证,这无疑不利于其生平和创作的进一步研究。考证高启字号在当时的使用情况及其家庭成员的组成,廓清其籍贯异说的矛盾,是本文旨在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刘应秋三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继猛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1):15-20,26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刘应秋的生平事迹加以考证:一是考证其家世。主要考察刘应秋与安康刘姓文学世家的关系;二是考证其履历。主要根据刘应秋的诗作及其序文,对有关其生平的史料加以梳理,整理出他的生平履历;三是考证其交游范围。主要选取与刘应秋过往甚密者加以分析,突出这些人物对其生平及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史记》的价值在于其"实录"精神。而"实录"这一美赞,和其具有的实地游历、考察精神有极其重大的关系。本文继笔者拙文《司马迁生平及二十南游考》之后,考证了司马迁第二、三阶段的游历,剖析了游历在其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乃中国戏剧史、晚清民国文学史上宝贵的财富。左鹏军教授十年磨一剑,潜心于晚清民国传奇杂剧研究,其研究成果《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入选国家社科成果文库,为该段时期的戏剧研究挖掘出重要的文献史料。该著既有"面"的拓展,又有"点"的深入。著者既在前人基础上筚路蓝缕,花大气力对新见和稀见的晚清民国传奇杂剧的版本、流传、收藏、考证及评价等进行爬梳、著录和研究,又对新见与稀见的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作者、版本、流传、收藏等进行考证和评价。面对前人成说,著者尽可能核对原文,考证出处,从而形成自家之说。  相似文献   

11.
姚宽考     
姚宽是南宋初期的重要学者,在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方面成就卓著,其《西溪丛语》二卷更是研究宋代文史的重要资料.但在宋代学术史研究领域,姚宽本人的生平和思想却未能像他的著述一样受到重视.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家世、生平、著述三个方面对姚宽其人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2.
法若真是清初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其生平虽有自编年谱《黄山年略》,但有待考索处尚多。据其诗集及其他清初文献可进一步考证其生平和与文坛、艺坛之交游。  相似文献   

13.
晏几道年谱     
宋代著名词人晏几道的生平事迹在文献中鲜有记载,本文搜集了有关资料,对他的生平、作品、交游进行了梳理和考证,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创作思想和背景。  相似文献   

14.
马致远是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传统人,在人地位低下,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元代,传统人的人生价值自然难以实现。马致远的生平经历、散曲创伤及其杂剧创作表明,他的代表作《汉宫秋》杂剧主要不是在表现民族情绪,而是一部元代人的时代悲剧。是马致远这个传统人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15.
范渊是明中期桂阳(今湖南汝城)籍文人,行为高洁,享誉当时,又擅诗文创作。由于其别集早佚,文献无征,学界不能对其生平、交游及文学成就展开研究。论文从有关文献辑录出范渊诗歌15首,且予以校证。并通过蛛丝马迹的文献记载对范渊生平及其与"前七子"等文人的交游情况作出考证研究,以为范渊是明中期诗文复古运动的重要成员。  相似文献   

16.
梁竦,东汉初人,是宁夏历史上的第一位文学家。本文考证了梁竦的籍贯、生卒、家世、生平及其创作,重点对其仅存的作品《悼骚赋》进行了校勘整理,对作品中的字句讹误、脱简残缺和主题作了考辨。  相似文献   

17.
敦煌遗书伯2555写卷中的《怀素师草书歌》一诗,抒写了作者对唐代大书法家怀素草书艺术的高度赞赏,可借以考证怀素的生平及创作,同时也是一首颇具鉴赏价值的咏书诗。  相似文献   

18.
范渊是明中期桂阳(今湖南汝城)籍文人,行为高洁,享誉当时,又擅诗文创作。由于其别集早佚,文献无征,学界不能对其生平、交游及文学成就展开研究。论文从有关文献辑录出范渊诗歌15首,且予以校证。并通过蛛丝马迹的文献记载对范渊生平及其与"前七子"等文人的交游情况作出考证研究,以为范渊是明中期诗文复古运动的重要成员。  相似文献   

19.
梁竦,东汉初人,是宁夏历史上的第一位文学家,本文考证了梁竦的籍贯,生卒、家世、生平及其创作,重点对其仅存的作品《悼骚赋》进行了校勘整理,对作品中的字句讹误,脱简残缺和主题作了考辨。  相似文献   

20.
明正德九年状元唐皋,是徽州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但因他的著作都已散佚,行状、墓志铭等重要文献也不传,学界对他的家世生平、学术思想和诗文创作情况都缺乏了解。文章在辑佚唐皋诗文的基础上,爬梳大量历史文献,详细考证了他的家世和生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