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辐射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应急准备、应急技术储备是辐射应急工作的重点,是防止事故发生、减少辐射损害,确保辐射安全的根本。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及核应急预案,总结分析福建省辐射应急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订具体的核应急措施并提出建立核应急工作体系,确保辐射安全,完善辐射工作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2.
运用平衡记分卡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中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绩效评价模型,共有7个一级指标、34个二级指标;并以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为案例,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得出我国政府应急机制的灵活性和效率、制度建设和经验积累都有了很大提升的结论.并提出今后仍需全方位加强公共危机管理,尽快建立健全灾害的预警和应急体系、危机的治理体系及国家综合减灾管理的"大部委制".  相似文献   

3.
安全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永恒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公共安全体系。”而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安全应急力量建设,则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4.
运用平衡记分卡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中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绩效评价模型,共有7个一级指标、34个二级指标;并以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为案例,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得出我国政府应急机制的灵活性和效率、制度建设和经验积累都有了很大提升的结论。并提出今后仍需全方位加强公共危机管理,尽快建立健全灾害的预警和应急体系、危机的治理体系及国家综合减灾管理的“大部委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结合二十大报告精神,探索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以面向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为重心,定位好、规划好并发展好我国应急情报工作建设。【方法/过程】文章对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发展中应急管理体系发展的阶段进行了简要概述,厘清了应急情报工作赋能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概括分析了我国应急情报工作的研究现状;结合二十大报告内容,讨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应急情报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现实挑战,最后提出应急情报工作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建议。【结果/结论】未来应立足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形势推动,理念拉动、任务驱动”为构思,强化中国特色应急情报工作体系的顶层设计;聚焦大应急框架,围绕情报业务环节,形成技术与人文融合的大应急情报工作模式;着眼本土化视角从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能力评估机制方面提升应急情报工作能力建设。【创新/局限】从国家战略层面探讨了应急情报工作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机遇、挑战和建议,但研究有待于从实践层面提炼出具体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策略,总结了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发展情况,并对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实现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翁乃蔚 《科技风》2012,(21):137
福建省是水旱台风灾害频发的省份,由于乡村防洪基础设施少,房屋安全质量差,预报预警信息缺乏,防灾减灾意识薄弱,乡镇没有防汛机构等原因。本文提出了设立乡镇防汛指挥机构、建立乡村信息接发平台、延伸防汛视频会商系统到乡村、修编乡村防汛应急预案、健全乡村防汛责任体系、推行乡村社会保障机制等6项主要措施,以其强化乡村防洪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8.
地震应急救援管理是一项社会性的减灾防灾工作,既涉及科学技术也涉及计划、管理、政策等,成为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提出了对城市地震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方法,并分析了评价体系的内容与实施路径,旨在提高城市地震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中提供有益的思想方法,以推动我国尽快建立更加科学、完备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给全球卫生安全体系带来了重大考验,也给全球治理结构和格局带来新的冲击;同时,还暴露出全球及我国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和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一些不足。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家安全的新疆域。其中,高级别生物实验室是开展生物安全科学研究和体现国家安全能力的核心平台。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实施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划,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明确、功能齐全、分工协作、网络化运行的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国家体系,建设临床、生产、科研活动有机融合的国家生物安全协作中心。  相似文献   

10.
于常乐  张硕  邱胜军 《中国科技信息》2011,(24):44+52-44,52
本文总结了国外电力系统在应急处置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在中国电力系统建立和完善各种灾变情况下的安全预警与应急减灾机制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冰冻圈灾害特征、影响及其学科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冰冻圈灾害包括陆地冰冻圈灾害、海洋冰冻圈灾害和大气冰冻圈灾害,冰冻圈灾害分布广泛,对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巨大。气候变暖导致冰冻圈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越来越高,使冰冻圈及其影响地区消除贫困、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早期,冰冻圈灾害学主要以单灾种的致灾事件、灾害影响和防治研究为主,且多集中于雪崩、冰湖溃决和冰川泥石流灾害。20世纪80年代以来,冰冻圈灾害学研究范畴扩大,冻土灾害、海冰灾害、冰凌灾害等得到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近10年,伴随冰冻圈科学体系的建立、完善,冰冻圈灾害学学科体系正在孕育发展,且在冰冻圈灾害风险、影响与适应方面进展显著。基于已有研究,文章详细阐述了冰冻圈灾害学学科内涵,评述了冰冻圈灾害时空特征及其综合影响,进而提出了未来冰冻圈灾害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现有的山区暴雨-地质、市区暴雨-洪涝灾害模型在链式反应推理和精度上的不足,基于贝叶斯网络理论分析暴雨灾害演化规律,构建灾害链推理模型;根据国内暴雨灾害历史数据和相关文献总结选取暴雨灾害节点变量,构建暴雨灾害链拓扑结构,并应用期望最大化算法求得暴雨灾害条件概率,基于因果推理实现对暴雨引发的次生灾害和基础设施损毁等级的预测。最后以湖南省宁远县2017年6月22日至7月1日间因暴雨导致的滑坡洪灾为例,运用上述暴雨-地质、暴雨-洪涝灾害链推理模型进行实例验证,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Brier检验的B值小于0.6,结果表明该灾害链推理模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应急资源的多元信息化储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急资源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中国传统的分地区分部门分灾种的应急资源实物储备存在诸多弊端,为此提出多元信息化储备.由单一化变为多元化,即储备主体由单一的政府部门转变为政府、军队和企事业单位相结合,储备方式由实物储备转变为实物储备与市场储备、技术人才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相结合;由实物化转为信息化,即实时掌握应急资源的自身特性、生产厂家、专业人才和关键技术、现有实物储备和各储备点的相关信息,形成反应迅速、调度灵活的联合储备体系.可实现储备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浪费,提高储备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储备总量,减少储备损失,合理化储备的品种结构数量.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我国急诊医学期刊发表的基金类论文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丁朝黎  张斯龙 《科技通报》2005,21(4):502-504
通过对全国10种急诊医学专业期刊2003年载文总量及各类基金资助立项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窥测急诊医学学科的发展水平和研究动向。结果:10种期刊共载文3111篇.其中基金类项目论文453篇,分布在中国危重病急诊医学、中国急救医学、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等8种期刊上:对其中7种急诊医学专业统计源期刊评价体系指标的分析,上述3种期刊论文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大于各学科、各专业统计源期刊的平均值,并都进入一个以上国际检索系统。结论:在我国起步较晚的急诊医学二级学科,近年来发展较快,但整体水平和研究质量还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15.
影响浙江粮食生产的气象灾害的若干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子康 《科技通报》1992,8(6):340-341
利用浙江省1949~1990年的粮食产量和相应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影响该省粮食生产的气象灾害的特征.结果表明:气象灾年持续期的年际变化具有准周期性;气象重灾年在时间分布上具有连续性;粮食歉收年的气象灾害有“显灾”和“隐灾”之分,且不同时段各有主次.歉收或严重歉收年的气象灾害是多粮季和多种类的.  相似文献   

16.
新冠肺炎疫情从发生到快速暴发流行,对我国现行以《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核心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制度体系形成了重大的挑战。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预防控制、疾病控制与公共应急事权配置、信息公开发布及防控紧急措施合法性等方面,均暴露出原有体系的明显短板和不足。因此,亟须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尽快依法决定在疫情严重的局部区域宣布紧急状态;而在后续修法、立法中,要完善新发突发传染病风险应对防控制度体系,建立常态化公共卫生预警的法律机制,依法有效维护公众健康知情权。  相似文献   

17.
"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ational emergency management mechanism will enable China to promptly respond to and scientifically cope with natural disasters. This is a lesson we draw from the 2008 winter storms," notes a panel of the CAS Academic Divisions, China's top advisory body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 recent proposal forwarded to State policy-makers.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A range of interlocking liability issues has arisen in recent years in connection with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al handling of crisis situations. As such authorities strive to anticipate and cope with impending disaster, when advance action is an option, the result of their decisions often directly affects the safety of the citizenry and the degree to which property is protected. In particular, the question of government liability for failing to use available information in fulfillment of its disaster‐related responsibilities is explored.  相似文献   

19.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是国家现代管理体系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培育组织能力、应对能力和善后处理能力.针对今年1月出现的罕见暴风雪带来的灾难,提出了构建面对"未知威胁和灾害"的数字化应急机制.详细阐述了数字化应急机制的内容和相关技术.讨论了推进数字化装备建设,建立一支由军、警、民三结合;陆、海、空的三位一体数字化抗灾抢险的数字化救援部队.  相似文献   

20.
文章引入虚拟社区信息交流网络,在对该网络的描述与分析中又引入了近年来国外发展很快的加权小世界理论,探讨用社区成员的特征关系长度和聚类系数来表征实践社区的信息扩散频率、集中度问题的合理性,认为信息交流频率和集中度应该保持为小世界的形态,为在全局和局部范围内创建良好灾害应急信息沟通机制,并进一步研究虚拟社区灾害信息沟通与交流方式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