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力,创设一种课堂教学新模式,“学案导学法”是语文教学实现这一要求的有效方法。什么是“学案导学法”呢?它是新课改理念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有机统一,对参与新课改的语文教师来说并不生疏。学案是由教师执笔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文字材料,为学生自主学习起“助导”作用。“学案导学法”是指教…  相似文献   

2.
孟子曰:“自得之学,可以终身用之”,初中语文教学不但要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更需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的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引导学生对语文教材的阅读理解,语文教材主要由一篇篇  相似文献   

3.
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涵义为“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 ,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 ,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 ,是探究式学习关注的三个目标。历史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围绕特定的历史问题 (专题、课题 )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它是学习方式的变革。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以探究式学习为基础重构基础教育课程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 ,而实施探究式学习也是当前我国…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语文教师改变以前过于关注知识传授的倾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良好学风,培养通过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应从关注学生的需要出发,更多地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形成以“自我发展”为特点的学习方式,引导他们在探究中获得知识,逐步塑造合作、创新的学习品质。一、重视学生的自我感悟由于生活经历、文化修养、思维情况的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往往也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是一种带有很强主观色彩和个体  相似文献   

5.
体,身体、体己;验,检验、证实。体验,“以身体察”、“设身处地”地去“证实”,通俗言之,体验是在接触实物或实践活动中对其原貌的一种真切感受,体验具有个体性,是不能传授的,“不吃梨子不知梨子的滋味”。这种认知方式为非言语思维(非概念思维),它的本质是参与、情感。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间接认识、言语思维、符号推理思维,淡化了体验。在强调教学中“增强学生体验、实践内容”的今天,笔者就体验性学习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主题探究活动的尝试,于孩子于我收获都非常大,从中也获得了许多启示。启示一:从“学”到“做”,让孩子体验学习我记得一位教育家这样形象地比喻孩子的学习:“孩子的学习是听过就忘记,看过就记住,做过才理解。”这句话很好地阐明了孩子的思维和学习方式,在我们大四班进行的“神奇的火”的主题探究活动中.孩子从实验的操作中知道了燃烧的秘密,还通过与父母共同制作“火箭”大胆地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我们为孩子的亲身实践创设了大量的机会,努力使每一个活动都能成为有效的教育活动,因为这才是帮助孩子获得知识的最迅速、最便捷的途径。启示二:从“教师”到“家长”,挖掘家长的潜在资源在探究活动的进行中,我发现一些对  相似文献   

7.
关于语文性质与任务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新课程改革以来,笔者认真地听过一些“新课程示范课”、“新课程观摩课”,感到有些失望,有些忧虑,乃至非常痛苦,总感到语文课似乎有点变了味。有一位教师上《孔乙己》,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学生讨论“孔乙己为什么会异常孤立”,并列出原因达8种之多。这根本就不是学语文,这是学习一百年前的“农村人际关系学”。一个以“走近环境”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考察本地目前的环境状况”、“调查本地环境污染的情况”、“分析某些环境污染可能带来的后果”。这些活动哪里看得到语文的影子?学生开展这项活动所获得的成果,主要是对环境…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基本常识告诉我们:“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一个喜欢文学的人,总是千方百计地去了解它,熟悉它,学好它.古人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还说;“乐此不疲”.我们也有这样的切身感受:无论做什么事情,哪怕只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有无兴趣、兴趣大小.兴趣浓淡,其心理状态与实际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可以说,兴趣是人才成长的“起点”,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和关键,也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心理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9.
换位思考是指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思考问题。新课程倡导学习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体验中获取知识。换位思考能够让学生不但站在自己的角度去体验,而且站在教师、科学研究者,甚至是某一种特殊生物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从而获得关于某个问题的深层次的理解。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它有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思想和感受,我们现在尚无从知晓,但是病毒作为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适应生存环境的方式。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家的研究思路和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对于推动科学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一节时…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会学”,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多方位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一、“兴趣”———学习能力培养的动力学习兴趣是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的前提,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教学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学生不能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11.
体育体验式学习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验式学习是一种新教育理念下的学习模式,它视“体验”为有效教学的重要成分及目标追求,突出了“体验”在课程中的价值和地位。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体验是指学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身体、心理和情感方面的体验。体育教学应该从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个方面来精心设计体育活动、游戏和情境,创造性地使学生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精神上的美好体验。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学习研究,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显得越来越重要。新颁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个性化的阅读,而个性化阅读就是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一方面突出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它强调感受体验,整体把握,以情感感受与体验取代纯理性分析。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我们知道,“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是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不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引导,“阅读的功能就少了许多”,“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数学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充满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是学生经历再创造、体验再创造的过程。为此,教师应从“怎样使学生学会知识”变为“怎样使学生会学知识”,从“怎样更容易教给学生知识”变成“怎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并把这种观念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中职学校生源差、学生学习被动、语文课堂沉闷、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必须要改变。充分开展语文活动,是改变语文课堂沉闷的有效方法之一。狭义上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仅是一般的思考、阅读、理解活动,更是一种外显的动作行为,是动情畅想、动眼观察、动心感受、动口交流、动手操作、动身体验的活动。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开展语文活动,不仅可以改变语文课堂沉闷状况,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理论认为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即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出来。因此 ,应重视数学学习中的认识活动以及伴随着认识活动所产生的情感体验。自制、应用学具 ,能够有效地展示知识发展的过程 ,将凝结于几何知识及其体系中的活动过程展开 ,从而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的数学活动 ,把教师的“讲枯燥的数学”变成学生的“做趣味的数学”。现结合教例谈 4点体会。1 “割”“拼”实物 ,强化对直观形象的感知 ,理解概念  几何形体概念以其抽象的特…  相似文献   

16.
引导学生探索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是要建立一个开放的课程体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开阔学习视野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和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语文素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教师“满堂灌”,而他们是模仿、记忆和训练,缺少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及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探究性学习”则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变单纯的模仿记忆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质疑问题、作文的学习。该如何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的工具性、交际性和思想性等特点十分凸显,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优化阅读教学是实现“课堂教学素质化”的关键,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去反复…  相似文献   

18.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推论,对他们讲的应该少一些,而引导和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尽量多一些。”《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通过合作,有利于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探…  相似文献   

19.
中专生都来自初中,都是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筛选后的"漏网之鱼",语文基础差,可想而知,老师上课时对其期望值又过高,学生不能适应,兴趣更低,结果易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张皮。所以中专教师应从学生语文教学的现状入手呵护学生心理,重新培养一种语文学习习惯来提高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20.
音乐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得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展示出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它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确立了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