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意义] 在科学研究中,科研团队通过学术交流互动推动着科学进步。以计算语言学领域为例,识别科学领域中科研团队的角色并探究其特征。[方法/过程] 通过构建机构作者合作网络,运用社群识别算法发现科研团队,结合论文引用关系构建科研团队引证网络,基于蝴蝶结模型和网络位置理论划分出领导者、中介者、追随者和孤立者等4种角色的科研团队。[结果/结论] 不同角色的科研团队在成员数量、发文量、合作强度等3个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如领导者角色的团队数量最少而平均规模较大,追随者角色团队数量最多而团队规模较小,中介者团队合作密度与团队的发文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孤立者角色的团队与其他团队几乎不存在引证和被引关系。  相似文献   

2.
认为对科学环境的研究正从科学图谱呈现阶段转向建模解释阶段,学术网络模型具有丰富的模型揭示能力。将科研团队视为人类社会系统,借助和扩展学术网络模型概念框架,根据多种科研团队相关学术网络模型的内在关联,融合构建出科研团队元网络模型,整合科研团队多维数据,全面揭示科研团队概貌。在此基础上,提出科研团队元网络模型的潜在静态分析应用方向,并进行实例分析,体现元网络模型的揭示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科研合作是不同科研主体之间围绕特定科学问题开展研究的协同研究工作,以实现科研主体间的优势互补。国际科研合作对促进科研绩效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当前国际科研合作对科研绩效影响研究的现状,为未来进一步开展该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论文在界定国际科研合作、科研绩效两个重要概念的基础上,从研究层次、分析指标、分析方法3个维度对国际科研合作对科研绩效影响研究的论文进行梳理。[结果/结论]分析发现,目前该研究领域成果丰富,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宏观(国家、地区或区域等)、中观(领域或机构、团队等)、微观(科研人员个体)3个层面,通过简单计数类和单一比值类国际科研合作指标以及科研产出数量类、科研产出质量类和h指标类科研绩效指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对国际科研合作对科研绩效的影响进行探析。未来需加强:科学家层面的研究,拓宽更多科研合作行为的分析;表征科研合作和科研绩效综合类指标的探索;针对性分析模型的创建,并对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变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重点科研团队是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高校图书馆为重点团队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既能深化本馆用户服务,也能辅助团队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促进高校产学研协同发展.[方法/过程]以H大学某重点团队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为案例,介绍图书馆服务基础、图书馆服务的情报分析过程,依据重点团队服务需求与特点,提出基于巴斯德象限理...  相似文献   

5.
面向知识创新的科研团队数据能力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研究数据密集型科研环境下影响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的核心要素,提出促进知识创新的科研团队数据能力模型,并对能力中的因素进行能力识别。[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对传统环境下的科研团队知识创新能力的研究维度进行总结,分析数据密集型环境下科学迅速发展所形成的科研环境,提出在新环境下科研团队数据能力的6个维度及其要考虑的因素,构建以促进团队知识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科研团队数据能力模型。[结果/结论]数据密集型环境下,科研团队数据能力包括科研团队的数据意识,基于数据意识的科研团队的数据检索和数据发现能力,组织、整合和管理数据的能力,描述和保存数据的能力,分析、利用数据并从数据中发现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数据辨析和评价能力。这些能力从知识发现、知识管理、知识整合、知识分享、知识评价等方面促进了科研团队的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6.
曾粤亮  司莉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10):127-140
[目的/意义] 跨学科科研合作是新时代学术研究的重要形式和趋势,对科学创新和社会进步都具有推动作用,剖析其发展背景、现有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将为跨学科科研合作领域的深入探究奠定基础。[方法/过程] 以跨学科研究的产生与发展引出跨学科科研合作问题,阐释其与跨学科研究的关联,剖析跨学科科研合作的发展背景,进而通过国内外文献梳理总结跨学科科研合作的研究主题,并结合网络调查分析其实践进展。[结果/结论] 国外研究主题聚焦于影响因素、合作环节与内容、促进策略;国内研究涉及合作现状与潜在合作、影响因素、跨学科团队知识交互、跨学科科研组织模式与管理机制;在实践方面,近年来科研资助机构大力资助跨学科科研合作项目、大型科研机构积极组织跨学科科研合作项目、世界一流高校建设跨学科科研合作平台与项目、重要国际会议倡导跨学科科研合作;未来的研究需强调跨学科科研合作的问题导向性和需求导向性,深入探究其运行保障体系、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合作行为与交互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图书馆深度知识服务对科技管理、科研团队、创新领军人才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根据需求来源分析提出面向科研布局的领域态势分析服务的方法体系和常用工具,可以厘清服务思路,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拓展。[方法/过程] 以工作流程为主线,分别从数据输入、数据清理和数据输出3个阶段梳理领域态势分析服务方法体系和适用工具,分析比较各自的特点。其中数据输入方法包含定向检索法和内容调研法,数据清理方法包含人工清理法和自动匹配法,数据输出方法包含时空分布法、主题探测法、人才发现法和机制探索法。通过两个案例深入解析实际工作过程中如何灵活运用基本方法。[结果/结论] 面向科研战略布局的领域态势分析服务方法,可以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相关服务提供方法指南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对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数据仓储进行调研与分析,探讨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方法/过程] 利用re3data.org开放数据仓储目录与注册系统,分析生命科学领域科研数据仓储的建设年代、国家、机构、学科领域、开放程度等分布情况,并选取Genbank、Dryad、ArrayExpress、Purdue University Research Repository、Biosharing和dbGaP 6个典型的数据仓储,从数据获取、重用、存储等方面深度分析其服务内容和模式。[结果/结论] 美英两国引领着生命科学领域科研数据仓储的建设与共享,在国家层面和资助机构层面均制定了科研数据相关政策;国内可借鉴美英两国成熟的建设经验,加快制定战略规划和政策体系;资助机构应发挥引导作用,在服务内容及模式上推动数据管理与共享,建设具有领域特色的高影响力的数据仓储并集成数据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9.
通过万方数据库获取我国肿瘤学科研究领域2002-2012年间的31种期刊论文数据,构建该年度期间肿瘤学科研究领域合著网络、共词网络和作者关键词耦合网络模型,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的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等方法从整体网和个体网、2-模网络和1-模网络等角度发现科研团队成员、科研团队研究主题和团队相互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界定科研团队的概念,并选取大连理工大学WISE实验室作为科研团队的样本,通过构建多值矩阵、合作网络图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样本进行科研团队合作紧密度的分析。在分析当中使用网络结构、网络密度、凝聚力指数、派系分析、中心性分析这5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科研团队样本内部合作紧密度的情况。从分析的结果来看,这5类指标能够比较好地反映科研团队合作紧密度的情况;利用这些指标分析,归纳出一个具有高度合作紧密度的科研团队在其内部合作网络中所应具有的一些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科学合作的多样性是科学计量学领域"团队科学"研究主题中的一个新兴研究点,与以往线性视角下的合作特征不同,它是一种多维度、系统性视角下的结构性特征。对科学合作多样性的研究与梳理有助于理解科学合作的内在结构、本质和价值。[方法/过程] 对科学计量学领域的合作多样性相关研究进行评述:首先系统梳理和界定了科学合作多样性的类型和概念维度,基于作者属性将其定义为四大类共10种不同的合作多样性;其次从概念内涵、测度方法、效用分析3个维度,分别对各类型合作多样性进行研究评述;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不足并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现有文献更加偏重基于文献计量特征属性的合作多样性研究,而对个体属性与专业属性的合作多样性的研究较少,并且大多体现多样性概念框架的部分内涵;测度方法也以传统方法为主,使用新型多样性测度方法(考虑了相似性维度)较少;效用研究则以引文影响力的单一类型效用为主。未来研究需关注非文献计量属性的合作多样性类型,以及体现多样性概念完整内涵,探索包含相似性维度的多样性测度方法,在效用研究中需扩展质量层面的多类型效用研究,尤其需加强背后的成因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以欧盟研究与创新框架计划"地平线2020"为例,介绍和分析欧盟科研数据管理与开放获取政策及其特点,为我国科研数据管理与开放获取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调研法,对"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及其科研数据管理与开放获取政策进行梳理,概括其内容,分析其特点。[结果/结论] 实现对我国科研数据的科学和有效管理需要从战略层面制定国家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政策,提供稳定与持续的经费支持,制定具有共识性和指导意义的原则与标准,加强对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的相关研究及培训,发挥图书馆在科研数据共享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学术颠覆性创新作为科学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然而,我们对学术颠覆性创新产生的关键影响因素依然知之甚少。因此,本文以学术创新的主体即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从信息多样性、社会属性多样性和行为意愿多样性三个层面,系统分析了科研团队的组成多样性对学术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机制。首先,本文基于微软学术图谱中1950—2019年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文献为数据源,使用主题模型、文本挖掘等技术对作者特征进行抽取和表示,构建科研团队多样性指标体系;同时,通过计算每篇文献的颠覆性创新指数,以衡量其学术颠覆性创新程度。然后,采用相关性分析和OLS (ordinary least squares)回归分析,剔除与学术颠覆性创新显著不相关的科研团队多样性指标,得到候选指标集。最后,利用广义精确匹配方法,构建因果模型以揭示科研团队多样性与学术颠覆性创新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智能领域,科研团队的主题多样性和国家多样性均与学术颠覆性创新程度呈现负向因果效应:科研团队主题多样性的增加,会使学术颠覆性创新程度下降8.776%~19.000%;科研团队国家多样性的增加,会使学术颠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梳理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识别与预测学术论文临床影响力的相关文献,以期为推进科学研究临床影响力评价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界定学术论文的临床影响力评价相关概念,明确临床影响力评价问题的学科属性,并阐述学术论文临床影响力评价的动因。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临床影响力的量化特征、识别与预测方法进行细致梳理,并列举了获取“跨界引文”数据的工具。[结果/结论 ]在科学计量学视角下识别与预测论文临床影响力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未来,需要多学科、跨团队专家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加快论文临床影响力评价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学术论文临床影响力评价与大语言模型的深度结合,开创学术论文多维度影响力智能化检索与评价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组建图书馆科研团队的必要性,分析了组建图书馆科研团队存在的问题,并从科研团队的学科带头人、研究内容、团队目标、人员规模与成员构成、建立完善管理机制、团队文化建设等方面论述了组建科研团队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开放科学环境下,明确数据馆员的基本内涵、在业务流程中的作用及其职业可持续发展方案,有助于对数据馆员进行岗位设置,并为学术图书馆开展创新服务提供参考借鉴。[研究设计/方法]系统调研国内外数据馆员相关文献,梳理其基本概念、职能作用,分析学术图书馆数据馆员的发展实践与现实需求的匹配情况。根据数据馆员招聘信息,提炼其工作内容,提出可持续发展方案。[结论/发现]数据馆员能够在开放科学环境下支持科研人员处理数据管理实践与数据治理事宜。学术图书馆以教育培训和促进职业群体自我发展的方式,增加数据馆员的竞争力,提升科研用户满意度。[创新/价值]提炼数据馆员基本研究框架、工作维度模型;提出从数据生产与流转周期角度剖析开放科学环境下科研数据全生命周期,阐明数据馆员在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对海外基于开源软件的典型科研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案例进行调研,从技术、内容、功能、应用等几个层面,梳理总结其特征和建设运营经验,从而为我国科研数据平台建设和科研数据管理提供有益经验。[方法/过程] 以Fedora系统和Dataverse系统所构建的四个科研数据共享服务平台(SDR、DC、OIAD、HD)为调研主体,阐述平台基本架构,探讨平台技术、内容和主要功能。[结果/结论] 4个平台所使用的软件技术相似,基本模块和主要功能各不相同,但都是以科研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为目的所构建的平台。建议我国建设科研数据共享服务平台,需要综合考虑政策内容、用户与资源、合作关系及教育培训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8.
齐静  王强 《图书馆学刊》2023,(1):93-100
综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网络调研、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捕获中医古籍的文献信息,构建作者合著关系网络。利用Ucinet工具形成中心性和凝聚子群,探索中医古籍研究领域的科研团队。通过网络调研的方式构建了作者实际社会关系网络,并对比分析了社会关系网络与合著关系网络。我国中医古籍科研团队分布较分散,机构间科研实力差距较大;研究内容多为疾病古方文献考证、用药规律分析、知识库构建、古籍数字化等实用性研究,以及本体构建、古籍语言分类、概念实体间语义关系等知识组织类研究;合作模式主要有层级型、多点共中心型、共用点交叉合作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参与机构科研信息管理是图书馆潜在的服务模式,梳理科研信息管理相关内涵与外延,分析图书馆参与科研信息管理的相关理论,旨在为图书馆参与机构科研信息管理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调研法、比较分析法及典型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分析科研信息管理的意义、应用,分析图书馆参与科研信息管理的优势以及对图书馆的意义,解读图书馆在科研信息管理中的角色,以部分国外图书馆为例,介绍其参与所属机构科研信息管理的实践。[结果/结论]机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需要高效整合分散分布于科研机构内外不同部门、不同系统的科研信息,是一项需要跨部门协同合作的系统工程,国内高校图书馆在参与机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时,应利用自身的信息管理专长,向各利益相关方传递科研信息管理的本质及理念,构建基于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多元化数据应用及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创新性地将知识价值链引入高校科研团队研究中,构建保持并提升高校科研团队核心能力的知识价值链模型,并据此提出高校科研团队核心能力的测量指标及提升核心能力的具体措施,最后将高校科研团队知识价值链、核心能力以及提升核心能力的措施结合起来,构建综合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