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幼儿园大班的各项教学工作要为小学一年级工作做好准备,一年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始,是幼儿园大班学前教育的继续发展与提高。因此,学前教育与小学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两者关系处理得如何,关系到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否能够得到和谐的发展及教育质量的高低。如何使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升入小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数学的学习,使之过渡、衔接得合理、科学、恰当,确实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一、教师要熟悉掌握过度阶段的教学特点1.熟悉幼儿教育要求。教师要熟悉大班的数学教材和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学前数学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了解学前数学教学中教师难以把握的情况,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注意了解和掌握大班儿童在学习数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处理和解决。  相似文献   

2.
大班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两所幼儿园六个班级的149名儿童在大班末期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进行了跟踪考察.结果表明:(1)与中班时相比,大班末儿童的数数策略、数符号表征以及加减运算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而数量守恒概念和估算能力仍在发展之中;儿童的空间概念、分类能力和排序能力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2)儿童的几种数学认知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大班末儿童的数学认知发展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园所差异.(4)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学习环境和儿童入园时的数学发展得分是预测大班末儿童数学认知发展水平的两个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3.
对儿童来说,数学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来组织儿童的数学学习?长期以来,我们总是将儿童的数学学习当作是认符号、记公式、背定义、练计算、做习题的一种过程,而并不关注儿童在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从最根本的价值追求来看,小学数学教育的最基本任务应当是发展儿童的数学素养.好奇、好探究永远是儿童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而数学就在儿童的生活之中.因此,对儿童来说,学数学就应该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显见,儿童亲历数学的发现、探究与问题解决过程的体验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考察了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内容广度和深度的适宜性问题,发现现有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涵盖内容领域较广,涉及知识点较多,多数教材能涵盖学前儿童数学学习的基本内容,但有近半教材的内容负荷过重,与小学教材有很大程度的重复,且有至少三分之一的教材内容远超幼儿的成熟水平和学习能力.据此,研究者认为,幼儿园教材内容应符合幼儿的学习规律,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出台幼儿园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5.
陈林颖 《教师》2024,(5):84-86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引领下,在大班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应特别关注大班幼儿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文章首先分析大班幼儿数学逻辑思维的构成要素,其次在绘本、生活、游戏、实践、主题视角下,研究具体的大班幼儿数学逻辑思维培养策略,提出可行的大班幼儿数学逻辑思维培养方法,旨在使大班幼儿数学活动克服“小学化”发展趋势,有益于大班幼儿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当前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培养幼儿数学表征能力的可能性和必要 性,对幼儿在数学表征中所接触到的符号进行了分类与概括,具体阐述了培养幼儿数学表征能力的策略:一是让幼儿通过充分感知积累表象,二是让幼儿识别数字、掌握符号技能.三是让幼儿在操作探索中建立匹配和对应关系,四是让幼儿在特设的问题情境中用符号自由表达,五是让幼儿通过交流评价学会符号转换.  相似文献   

7.
高师数学专业二年级学生数学解题中的元认知对解题成绩的影响如下:(1)元认知的认知体验因素对简单题成绩有显著影响和回归效应.(2)元认知的任务知识、策略知识、认知体验、情感体验、评价等因素对难题成绩有显著影响,而情感体验与反思因素有显著回归效应.(3)元认知的情感体验、评价、反思、调控因素对开放题成绩有显著影响,而情感体验与反思、调控因素有显著回归效应.(4)高、低元认知水平组的难题、开放题成绩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大班的各项教学工作要为小学一年级工作做好准备,一年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始,是幼儿园大班学前教育的继续发展与提高。因此,学前教育与小学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两者关系处理得如何,关系到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否能够得到和谐的发展及教育质量的高低。如何使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升入小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数学的学习,使之过渡、衔接得合理、科学、恰当,确实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数学焦虑作为一种消极的数学学习体验已成为数学教育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对数学焦虑与数学成绩、数学兴趣、自我效能、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数学成绩与数学焦虑显著相关;数学兴趣、自我效能均与数学焦虑呈显著负相关;男、女生在数学焦虑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焦虑水平比男生高;中学各个年级的数学焦虑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初三学生的焦虑水平在中学阶段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编的数学观和数学理解方式量表式问卷对一所重点初中的学生进行调查,考查初中生的数学观、数学理解方式及其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数学观、数学理解方式、数学学业成绩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数学理解方式的每一个维度都与数学学业成绩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2)数学观的三个维度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不显著,数学理解方式的三个维度对数学学业成绩影响显著.数学理解方式三个维度可以预测和解释数学学业成绩变异量的8%,其中解释性理解对数学学业成绩的预测与解释力最大.(3)高、中成绩组学生的解释性理解得分显著高于低成绩组学生,高成绩组学生的记忆性理解得分显著高于中、低成绩组学生,而高、中成绩组学生与中、低成绩组学生之间的探究性理解差异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数学美的涵义,分析并提出了数学美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数学直觉与数学全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了数学直觉的特性,以及它与数学全息的关系:数学直觉是数学全息的客观反映,数学全息是数学直觉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数学实验与数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严密、抽象的数学背后,有着一个漫长的实验过程。数学教师要改变自己对数学性质的片面认识,切实把握数学性质的过重性——既是演绎的又是实验的。通过做数学实验,不仅能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研究的兴趣,也会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4.
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的关系,并用数学软件对数学实验举例作了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5.
运用函数与方程、数型结合、化归等数学思想对基本不等式进行探究,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数学的个性与数学认知(二)--现代数学优教原理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认识论的角度,科学地分析了现代数学的特殊个性——内容的超现实性与思维方法的逆向性,论证了由它们所导致的数学认知上的难度,文章强调要思考和研究数学的认知规律,用科学的数学教学去抵制数学庸教。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工具性学科,它和别的学科比较起来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为了更有效地对其规律进行发现与应用,并高效地向学生传授,就需要对这门科学的发现规律、研究方法等认真研究并熟练掌握.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数学教育中,数学精神、数学思想、数学素养等概念尚无公认的界定.研究者对一些"热点"概念不断地做着"加法",导致定义模糊,外延泛化,不利于教师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更难以对数学教育有着根本性的把握.只有追根溯源,明晰数学本质及数学教育的根本追求,厘清数学精神、数学思想、数学素养概念,理顺相互关系,方能准确、深入地认识数学以及数学教育.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数学教育中,数学精神、数学思想、数学素养等概念尚无公认的界定.研究者对一些"热点"概念不断地做着"加法",导致定义模糊,外延泛化,不利于教师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更难以对数学教育有着根本性的把握.只有追根溯源,明晰数学本质及数学教育的根本追求,厘清数学精神、数学思想、数学素养概念,理顺相互关系,方能准确、深入地认识数学以及数学教育.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研究数学文化之数学悖论,从数学悖论的内涵、在数学发展史中的影响、与创新思维的联系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实现数学文化-数学悖论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