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言语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翻译中对原文理解和译文表达的影响,提出了在翻译中要注意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所具有的不同意义,翻译表达应再现原文情景,要注重不同的语篇具有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关联理论认为整个话语过程是双重"明示—推理"的过程,这一理论在翻译中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实质上,翻译的过程就是一个语境推理和意义沟通的过程。科技翻译也是一样,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出不同科技语篇语境假设之间的关联,准确地理解源语文章,还要灵活掌握两种语言的用法习惯,较贴切地把它翻译成目的语。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原文,译文和目的语读者三者之间的最佳关联,便于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  相似文献   

3.
文璐 《教育教学论坛》2014,(22):113-114
语境对于理解语篇语义具有重大作用,翻译的首要任务是正确理解原文。然而,正确翻译的基础应在于准确把握语境。本文以语境类型理论为基础,首先分析并确定了语境的定义,然后根据其分类阐述了语境与翻译的关系,从而说明了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境的研究由来已久,因为它对于理解语篇语义具有重大作用。遣词造句,篇章结构以及语体形式均离不开语境,因而正确翻译的基础应在于准确地把握语境。本文从这一观点出发,首先分析并确定了语境的定义,然后从不同角度对语境进行了不同划分,进而概括了其功能,尤其对语境与翻译的关系进行了详尽阐释,进一步说明了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揭示出不论是在翻译理论研究还是翻译实践中,语境都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关联理论为基础,探讨了话语标记语在会话互动中语用意义的多样性及其对它的翻译.由于话语标记语的多样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不同的话语标记语在不同的语境中的语用功能,并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寻求目的语的等效表达及灵活处理,以便译出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和达到话语的连贯性及逻辑性.  相似文献   

6.
维索尔伦的语言观为汉英公示语翻译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揭示了汉英公示语翻译是一个不断选择和顺应的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考虑到语言语境顺应和非语言语境顺应,动态地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译文应在语言表达方式、格式措辞等方面尽量顺应英语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7.
任何企业都希望其品牌译文在目的语市场中能够被消费者接受,从翻译的角度上说,就是译文在目标语文化语境中实现交际功能。传统的语言学翻译理论及对等翻译理论强调原文信息及形式的传递而非翻译目标语文化语境中的功能。功能翻译理论强调文本的功能,它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而任何行为都有目的性,翻译的目的就是在目标语语境中实现文本的交际功能。从这一点上看,功能翻译理论适用于品牌翻译。  相似文献   

8.
论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翻译涉及很多文化因素,文化语境在文学翻译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学翻译受到包括源语文化语境、译入语文化语境和译者文化语境在内的文化语境的影响,译者从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的选用及文本的理解与阐释这一过程中,无不打上文化语境的烙印,因而作为文学翻译活动的主体和创造者,译者应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9.
公示语翻译研究:理论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示语翻译理论研究日渐深入。但由于对公示语本质属性认识不足,加之未能对当前运用的理论模式加以调整,致使对公示语翻译的理论阐释力不足。公示语是一种高度依赖语境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译者、研究者均应充分把握语境、文化、角色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多元文化之间相互交流日益频繁,影视作为新兴的文化信息传递的媒介,在不同文化传播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了影视传播中的障碍。可通过采用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在翻译过程中寻求文化语境的动态顺应,从而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交流。该文以文化语境顺应论为理论支撑,主要研究文化语境顺应论给影视翻译带来的启示及在顺应目的语文化语境的前提下,影视翻译中应采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从学术角度上讲语境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事实上这个概念对于文字语言间的翻译具有重要的启示。文章在对语境理论进行简单回顾的基础上,主要采用索振羽(2000)的语境意义模型,结合一些具体的英汉互译译例探讨了英汉互译中意义选择的问题。我们只有切实分析源语言在翻译成目的语时在特定语境下的确切含义,才能更好地进行意义选择,翻译出高质量的译文。  相似文献   

12.
关联理论是一种认知语用理论,强调语境效果,翻译则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二者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语言理解和表达。从关联的角度出发,实现等效翻译必须通过关联来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的理论;再从词义确定、情景理解和文化关联三个方面论述语境在实现等效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关联语境对等效翻译的这种解释力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13.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包含明(explicature)和暗含(implicature)两种意义。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跨语言、跨文化的认知过程,这为科技翻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根据关联原则,译者在从事科技翻译时.应充分考虑译语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这就要求译者首先通过各种交际线索找到原语交际者的真实交际意图,然后通过推理目标语受体的认知环境,选择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译法,达到最佳交际效果。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这些问题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语用翻译的本质,进而指导科技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4.
利奇把意义分成七大类,他认为词语的意义应该放在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中去考察。不同类型的意义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得到传递和表达的程度是不同的。英汉语言词义灵活多变,他们所赋予每个词汇的意义和联想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均能导致词语意义界定的模糊。要使译文与原文在意义和风格上做到对等,译者必须对译词的意义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词汇意义的确立和选择尤其与文本的文化语境,语言的搭配习惯以及语域、语体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翻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翻译出原文的意义,也就是在目的语中实现意义的再生。而意义的理解又依赖于一定的语境,即文化语境和非文化语境。文化语境包括文化、历史和一切相关的背景知识,而非文化语境是除了文化语境外的一切语境。因此,译者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积累。在翻译时,根据特定语境来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在译文中完成意义的再生,正确传达出原文作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16.
语用学中的话语行为、合作原则、会话含义、指示语、语境和关联等几个核心理在准确推断话语语用意义、推动翻译实践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语用等值是语用学理论指导下翻译活动追求的最高目标。作者通过归纳习语的翻译方法说明了翻译中如何实现语用等值。  相似文献   

17.
词义引申是英汉翻译中的常见现象。本文简要论述了语境与词义的关系,以及准确辨析和把握语境依据对选择和确定词义引申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特定语境中饲义引申的逻辑、情感和文化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语境及语域理论对翻译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语境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译者在语篇翻译时,应将翻译视点从语言形式上转移到语篇的交际意义上,充分考虑语篇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恰当地表达出原语的语域特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意识,力求原语和目的语在形式、意义以及功能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19.
在翻译实践中,把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如语境、语用等效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研究成果用于其中,可以译出佳作,成功完成作者与译者及读者间的交流。此外,这还可以让听者更好地理解说话者在具体语境中的话语含意与说话意图,以便在言语交际中更好地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20.
商务英语翻译中语境制约语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英语作为特殊用途的专用英语,在翻译过程中,它的语义尤为依赖语境,语境对语义有制约或决定作用。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语境制约语义体现在三个方面,语境显示语义,语境延伸语义以及语境取舍语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