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何薇 《学周刊C版》2014,(4):107-107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用于教师针对学生表现所做出的阶段性评价,但近年来,教师评价流于形式,学生家长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不够重视,笔者就其内容简单分析后,提出新增附体的构想,以期增加教师、家长、学生的互动。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用于教师针对学生表现所做出的阶段性评价,但近年来,教师评价流于形式,学生家长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不够重视,笔者就其内容简单分析后,提出新增附体的构想,以期增加教师、家长、学生的互动。  相似文献   

3.
黄小平 《教育导刊》2001,(11):47-47,28
小学生素质发展综合评价是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的新评价机制,这一评价机制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主体性和未来性,而且体现了现代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可见,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1998年,我校作为番禺区实验点,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小学生综合素质个体评价”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对小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改革方面,表现最突出的改革莫过于将百分制改为等级制。基于评价方法的改变,“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应运而生,迅速普及,取代了运用多年的“学生成绩报告单”。但是在教育评价的实践中,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对学生评价报告形式的改变所包含的基本教育价值观。据笔对城市和农村小学使用素质发展评价手册情况的调查,由于认识与观念的偏差,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认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突出“四性”。  相似文献   

6.
霍渊文 《教育导刊》2008,(11):47-49
自2003年始,我校开展了智障学生个体素质能力评价的研究,2005年,形成了以《智障学生素质评价手册》和《智障学生学习情况评价手册》为形式的智障学生个体素质综合评价体系。由此而带动了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改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社会适应能力,改变了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教育观念和评价方式,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我们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是基于如下背景:  相似文献   

7.
本从如何充分利用《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手册》和"星级评价表"以及"小组团结竞争评分"的评价方式这三方面,阐述了如何评价学生的方法,用实践论证了这些方法的切实可行,成为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8.
戴育红 《教育导刊》2006,(10):33-35
改革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是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变单一的评价手段为多样化、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则是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较有代表性的评价手段有手册式评价、记录袋式评价、网页式评价、智能式评价几种。它们各有其优点和不足,我们应该取其长而避其短,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合理组合和应用。一、手册式评价手段利用评价手册进行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是中小学目前广泛使用的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手段之一。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广州市教育局联合设计了《广州市小学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和《广州市初中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手册》。…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织部分 ,对此 ,必须开展小学生劳动素质评价。1 评价的目的与内容1 1 开展小学生劳动素质评价的目的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针 ,以促进小学生素质综合发展、整体提高为目标 ,以小学生劳动素质评价为杠杆 ,调控学生身心发展全过程 ,调控教师的观念与行为 ,调控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行为 ,规范劳动技术教育 ,引导学校素质教育全面推进。1 2 小学生劳动素质评价的内容 :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和省编小学劳动课教材 ,在调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0.
焦立群 《班主任》2014,(6):23-24
正新学期开学,每个学生都会领到一本印刷精美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由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繁重,有些老师将《手册》束之高阁,到期末填成绩、写评语时才"掸去灰尘",仓促应付,致使《手册》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如何让《手册》动起来,客观反映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呢?我尝试了以下做法。一、引导学生读懂《手册》新版《手册》包括"我的自  相似文献   

11.
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是实施素质教育这一复杂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落实中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现今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面临诸多困境,要走出中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困境,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素质综合评价的保障机制和结果运用的执行体系。  相似文献   

12.
黄炎 《天津教育》2008,(4):14-15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天津市教委出台了《天津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是继本市出台《天津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后的又一个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配套文件。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旨在改变以升学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引导学校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我的成长记录》以月为单位,记录学生学期、学年和小学阶段的成长过程。《手册》克服了分散、单一,只注重学生成绩的评价模式,建立了全面、系统,更加注重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4.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目前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还存在有较多的问题,综合素质评价流于形式,评价难以真正落实等,这些问题阻碍了小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  相似文献   

15.
学生评价是科学,需要教师认真对待;学生评价是艺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在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利用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过程评价,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理解,自我感悟,让评价真正地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建立学生德育素质评价新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今年开始,按照《上海学校德育工作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上海理工大学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原有的德育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创造性地推出了学生德育素质评价新体系,即:一套《德育实施计划》,一本《学生综合测评手册》,一份《学生德育综合纪实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后,如何从评价角度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并与实施了多年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融为一体,将中小学生的评价质量提升到新的水平,是各级各类学校急需解决的重要任务。学校于2018年6月正式启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综合评价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的课题研究,探索、实践"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相似文献   

18.
从1994年起,我校开展了“学生个体素质综合评价”试验,尝试从学生个体素质发展评价着手,建立学校新的评价制度。经过几年来的艰苦试验、反复研究,我校设计的《学生个体素质综合评价报告册》渐趋完善,试验也已取得良好成效,促进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是素质教育评价观的直接表现,是改革考试制度的有力举措,对于学校明确办学方向,创新办学思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多年来,和平里九小以《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为基础,注重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以创新学生评价为导向,突出综合素质评价,增加能力评价要素,形成了“四新”特色,即评价理念新、评价内容新、评价方式新、评价校本新。改革学生评价工作是落实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需要,在原有学生评价制度的基础上,我们以《北京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为指导和依托,结合我校实际特点,建立了学生评价工作委员会,制定了一套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项纯 《考试研究》2012,(1):79-85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程评价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评价改革的创新和亮点,然而如何防止流于形式的评价,特别是在其与高利害选拔性考试挂钩后,如何提升其信度、效度以及公平性,已成为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重新审视综合素质评价的特点,及其实施的宗旨与目的是进一步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方向标,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评价改革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