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科技馆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先对我国广大公众的生态文明素养进行了分析,接着以山西科技馆为例介绍了科技馆展览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最后,对科技馆进一步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作用提出了几点建议,为科技馆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作为广播媒体,如何运用自身特点加强对生态文明问题的关注,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如何运用自身优势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更好的和谐发展,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一、宣传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气候传播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层面、制度层面、路径层面以及国家形象层面的作用,即气候传播可以培育政府、企业、公众的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政策普及和落实.本文通过典型案例,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企业提供现实路径,这些有助于改善我国的国际形象和提升我国的生态形象.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期,舆论监督越来越为新闻媒介所运用。新闻媒介被视为社会公器,因为新闻媒介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事件依法拥有知情权、采访权、发表权、批评权和监督权,舆论监督因此成为媒介的功能之一。舆论监督的实质是通过准确报道事实,揭露权力滥用、公权私用和官场腐败等社会丑恶现象,承载着公众的巨大利益和高度期待,也因此成为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是环境保护的关键所在,宣传教育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图书馆在生态文明宣教方面具有资源丰富、受众面广、公信力高等优势,图书馆可通过网站、展会及馆舍建筑向公众宣传和示范生态环保的理念.文章对公共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变暖、大气污染、土地沙漠化以及雾霾等生态问题的频发,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选择2012-2014年的《太原日报》为研究对象,对这三年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报道进行框架研究,分析国家政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在地方产生的影响,总结《太原日报》生态文明报道的特点与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舆论就是公众对现实社会和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表达的共同意见,客观上,舆论对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事件的动态发展会产生一定影响。我们正行进在一个文明和开放的信息社会建设历程中,人们获得的舆论影响甚至舆论的形成大部分与新闻媒介相关。学者认为,媒体既是社会舆论的聚合体,充分反映舆论,同时,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舆论,使公众意见得到同化和催化,形成社会发展的积极动力。所以说,积极的舆论引导是社会之福,反之则可能危害社会和谐,阻碍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触动参与式报道是指新闻媒体(报纸、广播、电视)通过自身策划或参与社会活动,同时吸引公众与组织参与,媒体对活动进展予以详细报道的一种新闻报道方式,是一种新的报道尝试。 九十年代初,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地的传媒就开始尝试这种由媒体策划的触动参与式报道,九十年代中期,这种报道方式蓬勃兴起。《上海青年报》1994年春节组织策划的“好心人抱一抱孤儿”活动的报道,天津新闻界1994年10月关于大地艺术“走红”毁而复生的报道,《羊城晚报》关于好军嫂韩索云的报道等,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王宇韬在《天津新闻界的触动参与式报道》一文中指出了触动参与的特征。所谓触动特征是指:新闻媒介报道的事实,是由新闻媒介的触动而发生、发展的,新闻媒介又连续报道这些事实;所  相似文献   

9.
人们还记得十几前年的一起典型事件,一位工程师利用节假日帮助乡镇企业开发新产品,获取一定报酬。这件事经新闻媒介报道以后,在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所谓典型事件报道,就是带有一定偶发性的、引起公众强烈关注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新奇事物。典型事件报道一般具有偶发性,比如“星期日工程师现象”,就是在改革之初偶然产生的事物。当然,典型事件的这种偶发性,和事故、灾害一类的突发性有所不同,前者有一个产生和发展过程,后者则完全是瞬间出现的。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科学内涵及报道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这是我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是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近几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践证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新闻媒体责无旁贷。如何理解生态文明,如何搞好生态报道,如何结合报告中的新提法认真组织好相关报道,为生态文明观念的传播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等问题。本期组织专题,研讨生态报道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相似文献   

11.
大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和政府在新的形势下、基于国家和民族的长久持续发展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科普特种电影在我国是一种较新的科普教育方式,广受公众喜爱,目前正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充分利用科普特种电影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是科普场馆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本文采用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对科普特种电影传播过程中的五个要素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利用科普特种电影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根据当前现状提出科普场馆应该遴选优秀的电影、电影宣传内容要吸引公众、大力拓展电影传播渠道、抱持服务心态以及如何使公众接受电影的建议。这对充分利用科普特种电影在我国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具有积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积极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普及工作,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全面提升全民环境科学素质,对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然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拥有大量的环境教育资源,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天然场所。本文以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为例,从展览陈列、专业讲解、科普活动等几个方面对如何发挥自然博物馆的环境教育职能进行了简要探讨和论述,为自然博物馆如何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媒体作为对内提供必要信息、提振生态建设信心,对外传递中国生态建设声音、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探究媒体生态文明报道的亮点、问题与提升路径,不仅可以优化生态文明报道格局,构建绿色传播框架,也能为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什么因素在决定报道倾向与舆论导向?冷静分析,决定性因素首先是对事实的选择. 舆论是公众言论的集合,新闻是舆论中最具影响力、引导力的部分.新闻媒介的报道,或单个或总和的倾向性,好恶褒贬,就形成了新闻舆论的倾向与指向.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突出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并提出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应该说.当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前所未有。这一科学发展的“大动作”、牵动社会舆论关注的“热议题”。不仅为党报环境新闻报道注入“活水”.也给创优创新党报环境新闻报道带来了新挑战。  相似文献   

16.
文龙杰 《中国记者》2023,(10):15-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扩大景深,以更广的视角来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斯里兰卡、印尼等国爆发由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此次灾难中伤亡人数之多,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话说是“多年未遇”。我国政府和媒体对此次灾难给予密切关注,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表现了我国政府和新闻媒介对灾难新闻报道理念的变化。新闻媒介还把人关怀融入报道的各个层面,不仅告知公众海啸事件本身,更关注灾难中人的命运,宣扬灾难中体现的人性美。  相似文献   

18.
201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生态文明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直以来,媒体都是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体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媒体改革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媒体融合不仅影响媒体自身的发展,而且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就生态文明教育而言,媒体融合对教育对象获取信息的方式、信息消费习惯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戴佳妮 《新闻世界》2011,(7):268-269
新闻与公关的互动由来已久,它对于维系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关系极具意义。农民工问题一直是我国新闻媒介高度关注的话题,今年春晚让民工走上舞台曾引起了热烈讨论。本文以农民工报道为对象,认为对农民工的报道或是有效的公关活动,而这种互动所带来的问题应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大众传媒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地位.大众传媒通过对环境破坏事件的报道和曝光,可以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督促相关部门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从而发挥新闻媒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舆论监督作用.新闻媒体以报道或评论的形式将新近的环境名词或环保政策等加以整理和解释告知受众,可以丰富受众环保知识,构建生态文化.同时,新闻媒体将新近的环境事件予以报道,将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迅速公开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可使公众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引导公众的环境行为,培养环境友好型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