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构建协同育人"大思政"工作机制的重要举措.协同育人平台的搭建,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文章基于"三全育人"视角,探索高职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进行协同育人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2.
构建辅导员与专业课老师"立德树人、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机制,形成高校"三全育人"的责任共同体,已成为适应时代要求和需要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从育人模式的相同和不同点出发,研究辅导员和专业课老师作为高校这一整体中的不同个体,在协同育人方面存在着互补性和共生性,需要校院两级搭建协同平台和育人机制,从而梳理出"立德树人、同...  相似文献   

3.
就"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工作展开分析.总结出搭建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工作管理平台,加强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工作相互融合,完善评价体系提高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工作效率,实行激励机制落实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等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的铸魂工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无论是辅导员还是专业课教师,都肩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因此,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必须协同配合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才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课上课下全程育人,教学管理全员育人。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瓶颈,最后提出了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丽丽 《教师》2021,(17):13-14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新时代高校在推动"三全育人"的过程中也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需要不断深入探析辅导员角色定位.当前,辅导员应当通过牢固树立"三全育人"理念、营造"三全育人"氛围、搭建"三全育人"平台等途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与思政课教师的角色互构;应当从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出发,不断...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代,课程思政成为了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需要协同工作,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三全育人”目标的实现。分析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发展现状,得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推进课程思政协同机制的建立。总之,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保障是建立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合作的课程思政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要求教师自身的品德素质过硬,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为我国培养具有德行的人才;协同育人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教育的最新要求,高校应该整合自身资源,促进协同育人的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提升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提高我国人才质量。本文叙述了立德树人与协同育人的概念,探讨了立德树人的实现方法与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的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将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深度融入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每个细节中,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使高校辅导员成为大学生成人、成才、成长的"领航员"。一、学生成长的"护航者"在工作中,我努力探索家校联合育人机制,实现了与2550名学生家庭访问全覆盖;我努力扮演好辅导员干部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将学生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深度嵌入、协同创新;因为坚持和喜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是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受到社会经济转型和高校改革的影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托专业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课堂与辅导员为主体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两条线来实现,两者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协调配合,在育人上呈现出主体多样化、方式多元化和教育资源多重化的特点。本文从组织维度、专业教育维度、师德师风维度、社会实践维度和校园文化维度五个方面,探索高校显性与隐性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路径,从而提升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