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高职教育要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对原有课程进行改革,要围绕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结构,注重课程开发,改革教学方法,以办出高职教育特色,培养出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根据培养目标,突出CAD/CAM技术应用的重要性高职的机电、模具等专业要加强CAD/CAM的教学,要根据CAD/CAM(软件)技术的发展更新教学内容,适当增加课时。不仅要单独开设CAD/CAM课,还应根据专业需要在相关课程和教学内容中提出CAD/CAM的要求,如在课程设计中应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和绘图,使学生在其他课程的学…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办出高职特色的突破口,改革高职教育专业的体系已成为高职教育专业发展的大事.高职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可从加大技能教育课程的比例、注重教育实践课程的教育效果、改革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及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培养等方面入手,准确定位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必须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是学校办出特色的关键问题。针对高职建筑类专业《建筑施工图识读》课程教学目标,按照行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结合课程教学实践,笔者提出了"依图看物、照物识图、循环强化、能力提升"的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经市场调研得出结论:培养高职层次的数控机床应用与维护技术人才是完全符合本岗位的具体需求的,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体会到,要使高职教育办出特色,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就要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根据岗位需求,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以CBE理论为指导,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深化教学改革,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计划的完成,以考核方法改革为教学改革的落脚点,让学生自觉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开办,填补了我省同类专业高职教育的空白。该专业如何办?怎样才能办出特色?就成为急需研究的一个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研究、探索与实践。首先,对我省会计、审计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预测;其次,在调查、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及其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再次,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相近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结构,并进行了实践与探索;最后,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办学理念和高职教育特色,进行了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探索,提出了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措施,总结出会计与审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高职特色的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课程编制所采用的计划方式和所确定的结构体系,它是教育思想的具体现现,也是达到教育目标的基本框架。它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课程模式改革已成为不同教育类型和教育层次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只有通过课程模式的改革来摆脱课程模式的束缚,才能构建满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要求的课程,只有通过新课程模式的实践,才能真正办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实施专业教学改革,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特色的关键所在。专业教学改革应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来建构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课程是实现职业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论述了我院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强调了高职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不可偏废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张彦 《教育革新》2006,(5):21-21
一、校本课程要反映职业学校的特色,反映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的特色,首先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的指导思想上。学校的教育目标总是要通过课程体系来实现,各类课程在实现学校教育的不同目标上有不同的作用。校本课程要反映学校的特色,即学校在培养目标上的特殊要求。学校的办学目标要体现教育的根本要求,既要反映面向全体的共性,又要体现学校的个性,反映学校自身的风格。二、开发校本课程要突出专业特色,适应职业要求职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要重视职业学校办学的专业特点。职业学校的校本课程既要开发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又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主体教学之一,它的成功与否是高职教育能否真正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改革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实践教学的管理,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黄艳芬 《天津教育》2005,(11):25-27
多年来,我们上海道小学坚持在课程改革中找出路,在创新中求发展.走出了一条改革课程结构、构建“大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育人之路,逐渐形成和显示出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我们认识到,在学校教育中抓住了课程也就抓住了学校教育的根本,学校凭借课程来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凭借课程来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并且,我们在课程改革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前期课程改革带来的巨大收获,成为我们今天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深入推进课改的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安排高职的实践教学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主体教学之一,它的成功与否是我们高职教育能否真正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因此,高职教学应该制定多元化教学目标,确立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建设高标准的高职实践基地。加强实践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既是满足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需要,也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一书的核心内容就是职业院校教师应该围绕高职定位和办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宗旨,大胆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一要明确高职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的能力目标,二要根据高职教育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三要立足职业岗位要求,突出能力目标,强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4.
校本课程开发涉及学校教育经验的各个方面,它作为一种开放的决策过程和变革过程,要求体现出参与、合作、民主和多样性原则,应实现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形成的多种价值追求。校本课程开发如何适应学校教育实践发展的要求,实现其价值追求的最大化,是学校研究的热点。我校是刚兴办的一所学校,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我们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契机,在校园规划建设、办学思想的确定及凸现学校办学特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论高职课程改革的目标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从起步到发展的各阶段之必修课目,这对于我国高职院校的正确定位、办出特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关键性的核心作用。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确定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分步推进。因此,为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有效,必须界定和不断完善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山西大学附中校长杨素珍认为,国家课程保证了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的落实,满足了大多数学生发展的需求,但要想办出富有鲜明特色的个性化学校,要想实现自己学校所追求的学生培养目标,就必须要有与之相契合,能够支撑培养目标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课程模式、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学手段与方法等几个方面,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以及教材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而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之一。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对于我国高职院校的正确定位、办出特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关键性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就业为导向 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教与学活动的目标、内容、要求及进程等的教学文件,它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在具体课程上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是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设置专业,制定各专业培养目标,以此为依据设置课程体系,并制定课程标准,将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实践和学习相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也是高职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因此,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建设,以实现高职院校健康、持续、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课程模式问题始终是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热点问题,要实现高职教育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加快高职课程模式改革,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并构建具有中国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20.
段标  谭玲 《职业技术教育》2003,24(34):78-80
一、职业学校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整体状况,确定专业学科课程设置及开设的顺序,它规定了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校几年必须学习的课程,必须达到的技能要求以及实现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教学课时情况等内容,是规范教学管理,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