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应严格遵照执行上级“双减”精神,同时也要做到“减负不减质,减负不减责”。学校可采取增整体素质、增课堂实效、增课程资源、增作业精度、增服务能力的“五增”方式,通过“以增促减”,把“双减”政策切实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正>“双减”政策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央关心、社会关注、教师关切,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落实“双减”的关键在于减负、控量、提质、增效,学校作为“双减”政策落实的主阵地,一定要明确其核心,秉持张弛有度的原则,力争做到减负不减责、减压不减效、减量不减质。“双减”之下,福清市滨江小学(以下简称“滨江小学”)辩证把握“减”与“增”的关系,提出“一三四”策略,努力践行一条“坚守、  相似文献   

3.
一、存在的问题1.认识上的偏差。有的教师把“减负”当成是单纯的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做作业时间,简单地砍掉一些课程和教学内容,从而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有的教师认为“减负”是大气候,不减不行,减又顾虑重重,怕教学质量滑坡,于是出现了明减暗不减的情况。减负远远没有触及到教育观念、教育目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2.行为上的反差。部分家庭条件优越、学习自制力不强的中等生和差等生,认为考试减少了,成绩不排名、不公布了,心里轻松极了。于是课外作业不完成了,课程不预习、不复习了,全身心地投入了课外各种活动,文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改的推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已成为当前日趋迫切的问题.但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都明白,“减负”但不能“减成绩”。所以,“减负”的提出在好多学校只成了一种口号.而并没有得到实施.相反.在一些学校.学生的课业负担非但没有被减负.在推行素质教育这面旗帜的掩护下.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加班加点.对学生加强课下辅导,  相似文献   

5.
有人指出:教师负担重,学生负担重,是恶性循环的教学;教师负担轻,学生负担重,是误人子弟的教学:教师勤钻研,学生负担轻,才是“减负增效”的教学。这段话深刻地诠释了“减负增效”的内涵,即教学减“负”不减“质”,在“减负”的同时又要“保质增效”,这才是真正的“减负增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来落实“减负增效”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6.
余如进 《江苏教育》2007,(13):97-97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倡导与实施,教育“减负”成为备受关注的教育问题,全社会期望在减负中更好地让教育成功、让学生成才。然而,困惑却与期望相伴而生:教育减负推进到现在,为何有些学生却觉得负担不减反增?为何有些学生“负担”减了而成绩仍无明显提高?对减负存在的片面认识并由此所导致的行为偏差,不仅是造成“减负”背离初衷并形成困惑的主要因素,也县当前引管其他一些教育问颢的缘由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双减”政策的落地与执行,“减负不减效”成为了当下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其中,如何设置“双减”背景下的语文作业,是落实“减负不减效”的重要内容。这需要教师依循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本着减负的前提,优化语文作业的设置,为“双减”政策落地之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服务。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中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语文教学总课时数的五分之一左右,但学生厌学、教师怕教是目前作文教学较普遍的现象。近几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层层下达的“减负”令下,许多学校将“减负视为目的,认为只要学生的书包轻了,作业少了,就实现了“减负”。这就太片面理解了“减负”的含义“减负”是手段,增效才是目的;某些过重的负担应“减轻”,但不足的负担应给“加上”。在目前仍不尽如人意的作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减”与“加”的手段实现增效,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作文教学中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正>“双减”政策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民办学校既要顺应政策要求,也要兼顾好社会教育需求。衡山县星源小学立足校情,践行“双减”政策,沿着提质减负的发展方向,大胆创新思路,在课后服务上探索出一条颇具特色的新路。一、丰富类型,打造课后服务团队星源小学为做好多样化课后服务工作,主要措施有:一是丰富课后服务类型。学校在一、二年级设置象棋、科学、跆拳道等课程,三至六年级开设葫芦丝、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春天,中国大地又掀起教育改革的春风:教育改革要求每一个中国公民正确认识“读好书,上大学”和“学好本领,做工务农”的辨证关系。无论在哪段历史时期,中国的教育界都在围绕“怎样培养和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议题,探索自己改革发展的新道路。 新千年的第一个春天,教育改革的浪潮从中小学生的“减负”掀起。我们深究一下,为什么报纸、电台和“红头文件”都大声疾呼减轻中小学生“负担”,而这个“负担”就是减不下来。一些学校迫于行政的压力,做个“减负”的样子,比如高中把一年级六天的课减一天,工、三年级照…  相似文献   

11.
在一片“减负”的欢呼声中,不时会听到不和谐音。如:开学之初,某地教委“减负”通知刚下,大批学生家长涌向书店,购买各种辅导资料,以期“校内损失校外补”。又如某地中小学校实行“减负”,下午放学后“清校”,学生早早放学离校,去掉负担一身轻而又精力过剩的他们无处可去,不少学生一头扎进游戏厅,老板生意兴隆,家长和教师则忧心忡忡。凡此种种均说明,“减负”不只是学校的事情,素质教育不是学校的“独角戏”。 当然,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作为育人的专门场所,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相似文献   

12.
实施“减负”后,究竟成效如何?家长如何看?实践证明,学生减“负”不减“质”,“减负”减出学生好成绩。本刊选编昆明高新一小的做法和部分学生家长的看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教育短波     
正阳县真阳镇“减负”不减“勤”“减负”了,教师是否还要勤奋地教,学生是否还需勤奋地学?正阳县真阳镇师生们的回答是:“减负”不减“勤”。“减负”后,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了出来,玩的时间增多了。个别学生说:“减负”了,还需勤奋学习吗?真阳镇教育工作站发现问题后,及时组织全镇教师认真学习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减负”的文件,进行“‘减负’后要不要勤奋学习”的大讨论。结果大家一致认为:“减负”是减轻学生额外的课业负担,而教育部教材大纲中规定的课程、课时,必须予以保证,规定必须坚决执行。同时,学…  相似文献   

14.
《云南教育》2009,(2):35-35
近年来,给学生“减负”一直是社会的热门话题。而对于“减负”的利与弊,却众说纷纭。作为一名六年级学生的家长,我想谈谈对于“减负”的看法和感受。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学》2008,(1):114-114
我们对如何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进行了思考,并实施了具有我校特点的“两减两加”减负新举措: 第一减是“不同学生不同减”。如我校三年级在减负上采取了作业自主选择的举措。教师把机械式的抄写作业改为预习式作业、自助式作业、活动式作业、互动式作业,  相似文献   

16.
职业学校要不要“减负” ?如何才能做到减负不减质量 ?笔者认为 ,当前职校减负必须处理好以下六种关系 :一、处理好“减”与“加”的关系在人们的心目中 ,职业教育始终不像普通教育那样有升学压力 ,老师教得轻松 ,学生边学边玩 ,似乎是“无负担”可言 ,因而用不着“减负”。其实 ,作为职教圈中之人 ,我们非常清楚 ,有很多职校由于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至今仍在盲目地、机械地重复着普教文化课的教学程式 ,他们撇开专业搞教学 ,死抱书本 ,照本宣科 ,想方设法地在有限的课时将一本又一本书朝着学生的头脑里灌 (与普通中学相比而言 ,职校的文…  相似文献   

17.
“双减”政策是基于当前教育形势提出的一项全新政策,强调实施“减负”教学,缓解学生身心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深化落实“双减”政策,有利于优化历史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本文从初中历史“减负”教学入手,根据历史课程特征与“双减”政策要求,从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及课后指导三个方面阐述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减负工作的开展。2022年4月,教育部颁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意味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表面看来,“双减”政策与新课标源头各异、互不相干,但就实质而论,它们却血脉相连、底部联通:“双减”政策是从教学系统底层开展全面减负,新课标则着力于从课程改革顶层实施减负提质,二者都站在义务教育全局全程的高度,致力于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根治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顽疾,提升学校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9.
校外培训机构虚假宣传等乱象丛生,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给学生减负”的呼声日益高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发布后,各地教育部门积极响应,减负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为了在作业量减少的情况下完全发挥作业的价值,我们需要改变作业讲评方式。“双减”视域下,对小学作业讲评与交互式教学进行融合,形成的交互式作业讲评可以培养学生主动作业的态度、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潜能、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改善课堂作业讲评的效果,形成的小学阶段交互式作业讲评应遵循的减量不减质、减负不减度、减难不减究,减时不减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王玉芝 《天津教育》2014,(17):72-73
“减负”是目前教育的热点议题,不管社会如何反应,家长如何对待,学生如何接受,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减负减的不是教学质量,减轻的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经济负担。要真正实现减负不减质,减量不减绩,减压不减效,这实际上是对教师、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