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个词组或句子中,有时连续使用同一个虚词,这种现象可称之为同形虚词的连用。同形虚词形式是一个,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可以是相同的;但是,由于使用的具体场合不同,也会不相同。例如:“我跟他都跟你谈过此事。”旬中前后连用了两个“跟”,形式是一个,即同形;但二者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却不相同:前者是用来连接“我”、“他”两项的,表示二者之间的联合关系;后者却与“你”相组合,构成介词词组,表示行为动怍“谈”所关涉的对象。基于这种情况,在连用同形虚词时,一定要慎重对待,正确处理。否  相似文献   

2.
在语言运用中,有些虚词须两两配合使用,它们前后相照应,将有关的词语或句子连接起来,并表示二者之间一定的逻辑关系和语法关系。一般地说,配合使用的两个虚词,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地稳定下来,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格式,如“不但”与“而且”相配合,构成了“不但……,而且……”的格式,连接着两个句子,表示句子之间的递进关系,等等。如果任意更换了其中任何一个虚词,两者就会失去照应,而不能准确反映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就会犯虚词配合失当的错误。  相似文献   

3.
虚词是汉语中的一类重要的词,它通常是指介词、助词,连词和语气词等几类词。这几类词,有的在询的组合中,或在造句中,能够将词语联系起来,并且表示它们之间各种不同的语法关系和语法  相似文献   

4.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上下文关系中,须用虚词甲,却误用了虚词乙;因而改变了本来应由虚词甲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关系,使语句的结构关系错乱,语句的意义改变或者不通。这就是虚词错用的错误,它是虚词运用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第一、同类虚词错用同属一个词类的虚词,有共同的语法特点和语法功能,因此,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有的可以相互调换使用,如“上海和南京”中的“和”,可以  相似文献   

5.
虚词在句子中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但能表示句子成分之间各种不同的关系;所以,它在组词成句中,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虚词使用的情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句子的结构关系和句子意思的表达。不看需要与否,不该用而随意乱用虚词,使  相似文献   

6.
动词“发生”是个常用词,使用频率很高。它在造句中,经常充当谓语。如:“这个事件发生在1918年。”“那年冬天曾发生过这种现象。”在前句里,“发生”后带补语“在1918年”,是个表时间的介词词组;在后句里,“发生”后带宾语“现象”,是个名词。所带宾语除名词外,还有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如:“他的认识的确发生了变化。”这类由动词(或动词性词组)所充当的宾语,有个突出的特点:它往往与主语有密切的联系,所用动词性词语有时可以做句子的谓语,如上句也可以转化为;“他的认识的确变化了。”因此,当它们能够做谓语或者必须由它们做谓语时,还在前边加用动词“发生”,结果就会是:(1)使语言无形中罗嗦起来;(2)错误地用“发生”替换了句子本来的谓语,改变了本来的语法结构关系;(3)或者使相关成分之间关系不协调,或者使句子残缺一定的成分。这就是“发生”多余滥用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词序,指的是词语在词组或句子中的先后排列顺序(或词素在合成词中的排列顺序),有人也叫它做语序;对汉语来说,它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同虚词一样,能够表示一定的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因此,词序不同,或者词序改变了,就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词序不同,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也就随着不同,如:“思想解放”是主谓结构,组成部分之间是主谓关系;“解放思想”则成了动宾结构,组成部分之间是动宾关系。(2)词序不同,结构关系未变,但意义改变了,如:“北京的早晨”是偏正结构,说的是何处的早晨;改变为“早晨的北京”,仍是偏正结构,但意义变了,说的是何时的北京。(3)词序不同,结构关系未变,所表达的意思虽然基本未变,但所强调、所突出的对象却有所变化,如:“北京、上海和天津”与“天津、北京和上海”就有所不同。(4)词序变了,组不成什么语言结构,因而,既不能表示什么语法关系,也不表示什么意义,如:“产品质量很高”,转化为“产品高很质量”,就只是几个词的胡乱堆积了。正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汉语语法中,“的、地、得”都属于实词的结构助词。在语言文字中它们经常附着在词和词组后面,帮助所附着的词和词组同别的词结合在一起。在口语里“的、地、得”都读轻声。如“祖国伟大的母亲”、“我轻轻地呼喊”、“这首诗写得好”。在句子中,“的”附着在词或词组后面,表示它前面的词或词组是定语。在一般情况下,它后面的词大都是名词。例如:参观团来到了我们的学校。  相似文献   

9.
一个词语进入句子之后,就成为句子的一个构成部分,并和它前前后后相关的词语发生这种或那种语法、语义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对于正确运用词语、精心构造句子,都是非常重要的。如以下三例: ①故乡的春天异常美好。 ②春天的温暖与香色多么醉人! ③谁不喜欢这明媚的春天呢? 以上三例皆有“春天”这个词。在例①中,“春天”做主语,它的前边有名词“故乡”对其修饰限制,说明是何处的“春天”,做“春天”的定语,两者之间是定中关系;它的后边有“异常美好”这个偏正词组,来陈述它,说明它怎么样,两者之间是主谓关系。在例②中,“春天”做定语,置于“温暖与香色”之前,对其修饰限制,两者之间是定中关系。在例③中,  相似文献   

10.
动词“发生”在词组的组织与句子的构造中,常见的另一类语法错误是:与其相关的句法成分关系不协调。这类错误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发生”做谓语时,与其宾语关系不调 “发生”做谓语时,其后所带的宾语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是名词性宾语,即宾语是由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充当。如:“发生了交通事故”、“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两个句子中的“事故”兴趣”都是名词。另一种是动词性宾语,即宾语是由动词或动词性词语充当。  相似文献   

11.
结构助词“的”在词与词的组合中,在造句中,都有其特定的位置。这种特定的位置可以表明,是什么词语之间,或者是什么句子成分之间发生修饰限制关系。位置不同,修饰限制关系就会具体体现在不同的词语之间,所表达的语法关系也会不相同。如果放错了位置,就会错变修饰限制对象,句意了就发生错误。这就是助词“的”错置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词与词组成词组,词与词或词组组成句子。这种组合,一般称为词语的搭配。搭配得当,则文从字顺,否则,便成病句,因搭配不当而形成的病句占汉语中病句的大部分,就其错误的实质而论,主要错在语法上,也有错在逻辑上的。现从报纸上摘取一些病句,就其搭配上的问题,作些简要的评析。 (1)校内结构工资制包括国家下拨工资、档案工资以及体现工作职责和工作量的课时津贴、职务津贴,和体现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的奖励工资。 句中主语“工资制”同其“包括”的内容“下拨工资”、“档案工资”等各种工资类别不是一回事;前者指工资制度,后者指工资种类,所以不能搭配。能  相似文献   

13.
(4)结构不当,造成歧义 标题都是由词组或者句子(有的是单词)来充当的。词组或者句子都是一种语言结构;而语言结构都是有层次的,组成词组或句子的词语就处在这种语言结构的不同层面上,处在不同的结构关系中,表达某种特定的语义,起着不同的作用。如果结构不当,可做两种或者多种不同的结构层次分析,自然就会表达多种不同的语义和语法关系,固而造成题意歧解。例如:  相似文献   

14.
在组织语句表情达意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一定虚词的协助。如果在应该用,或者必须用虚词的地方,而没有用,那就会改变语句的结构关系,或使语句意思不通,或使语句表意不确。这是虚词运用中所存在的又一种錯误,即虚词的疏漏。虚词疏漏的常见形式是残缺单用的虚词。如: ①汽车拉力赛是驾车技艺的检验,更是意志、品质、耐力的考验。(《体育报》1985.9.20第一版) ②几年来,他多次聘请为酒泉地区武术队领队和教练,参加省、地组织的武术和观摩大会。(《体育报》1984.6.27第二版) ③剧的结尾,当她凄楚呆滞地坐在装着爷爷老棺材的马车上,摇摇晃晃远去的时候,人们惆怅中体会到了无尽的寓意……(《北京日报》1986.12.6第三版)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汉语中,"面向"一词是动词,不是介词,它可以跟普通名词连用构成动宾词组,在句子或文题中充当动宾结构、复合结构和偏正结构;而"面向21世纪的……"中的"21世纪的"是修饰语(状语或定语),按照简略原则,文题变成"面向……".这不符合语法习惯,是命题中的形式主义,应当避免.  相似文献   

16.
助词“的”是一个使用范围比较广、出现频率非常高的常用诃。它是一个虚词,在语言结构中,其主要作用是:(1)在词语的组合中,可用以表示附加与被附加、修饰限制与被修饰限制的语法关系,如:“早晨的太阳”、“正确的结论”、“我的看法”、“令人感兴趣的活动”等等。在造句中,可用于定语之后,表示定语与主语之间,或是定语与宾语之间的修饰限制关系,如:“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社会的实践。”其中,主语“标准”之前的定语是“检验真理”,后边用了“的”;宾语“实践”之前的定语是“社会”,后  相似文献   

17.
现在我们写文章一般都用白话,但是文言并未完全消亡,它的某些成份某些语法形式仍然活在我们的文章和日常语言之中。不过,在使用文言词语的时候,须多加斟酌和推敲,避免发生差错。文言用得正确,用得恰到好处,可以使文章生色增辉;如用得不当,则不止贻笑大方,且会搅乱了文意,或者扭曲了作者的本意,令读者莫名其妙,甚至对读者产生“误导”作用。常见的一种错误,是文言虚词的使用不得法。如“攸”字的使用。“攸”,是个助词,是“所”字的意思。但是人们往往把它跟“有”字的用法混同起来。举最近一个例子: “在‘官本位’体制下,行政级别确与单位和个人的生存发展攸关。”(见1988年8月1日人民  相似文献   

18.
语句歧义,除本题上篇分析的几种形式外,尚可举出以下几种: (1)虚词多余与疏漏,造成语句歧义虚词运用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各种词组或句子的结构关系及其语义的表达。虚词运用如果出现失误,例如虚词多余或疏漏,也会造成语句歧义。这里,我们仅以结构助词“的”的多余与疏漏为例,来说明这一点。例如: ①在他当年战斗过的野狼峪村,所见所闻更令他震惊:没上学的少年在山上挖野菜;几百人在一线“金泉”边等水;为了使儿子不打“光棍”的父亲硬逼女儿去换亲;……(《北京晚报》1988.11.18第四版) ②他兴奋不已,猫是他画的鉴定者,他与  相似文献   

19.
论文标题的基本功能是 :概括全文、吸引读者、便于检索。从英语论文标题的语言特点角度来看 ,标题中一般不用完整的句子。由于论文标题只是文章的“帽子”、“标签”、“称呼” ,只反映文章的整体内容 ,而不是具体内容 ,因而一般不使用完整的句子 ,不包含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句子成分。另一个特点是标题中多用名词、名词词组或动名词来表达。如单一名词词组 ,DatabaseLogic(数据库逻辑 ) ,Heter -nuclearSpinSystem(异核自旋系统 ) ;或两个名词词组并列 ,ConferenceInterpretingandItsEffectEvaluation (会议口译及其效果评价 ) ,…  相似文献   

20.
报刊上常见“的”、“地”、“得”三个字,有些使用不正确。下面简要谈谈它们的正确用法。 “的”、“地”、“得”均属结构助词。 结构助词是某些句子成分的标记。“的”表示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定语,如“伟大的共产党”,“洗得发白的军衣”;“地”表示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状语,如“严肃地说”,“很清楚地听见”;“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得”后边的分成是补语,如“热得满头大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