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张旗《说“疑”》一文(载《语文学习》2000年第5期),根据《辞海》中“疑”有“似”的义项,认为李白《静夜思》中“疑是地上霜”的“疑”即“似(象)”,并举出杜甫《梦李白》、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及薄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句子作为例证。而耿建华在《唐宋诗词精译·诗卷》关于《静夜思》的“解析”中又认为“床”“应从‘井栏’解”黄河出版社1996年11月版,第155页)。庆学在《郭沫若妙解‘床’字》一文(载徐州师大《中学语文教学周报》)中介绍说,郭沫若先生也认为“床”为“井栏”义。笔者以为,上述解释是与《静夜思》所凸现的意境难以吻合的。  相似文献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烩炙人口的小诗《静夜思》。历来,诗中的“床”字皆释为睡觉之床。然而,我总觉得这种理解是不恰当的。在古汉语中,“床”字一般有以下四种用法:一、卧具(即睡觉之床)。如《诗经》“载寝之床”。二、坐具。如杜甫诗“乘月坐胡床”。三、井栏。如古乐府“后园凿井银作床”。四、器物的架。如笔床、琴床等。我们若把  相似文献   

3.
李白的《静夜思》,可谓家喻户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如果问小学生其中的“床”作何解释,他们也会说:“这还用问,睡觉的呗!”确实,李白的乡愁,由静夜而来,而静夜中的李白,此时又没有在户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只在“床前”静思,那么此“床”必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那种坐卧之具。难怪历代注释家对“床”只字不提,从编《唐诗三百首》的蘅塘退  相似文献   

4.
刊中报     
刍议《静夜思》中的“床”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写的是游子思乡之情。“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为诗的前两句 ,其中“床”的意思 ,人教版参考书解释为“睡床” ,因而把这两句诗理解为 :诗人看着床前银白色的月光 ,感觉好似地上的霜。对把“床”解释为“睡床” ,我以为不妥。查《辞海》“床”有三种解释 :(1)供人睡卧的用具 ,如床铺、床位 ;(2)安置器物的架子 ,如笔床、琴床 ;(3)井上围栏 ,如古乐府《淮南王篇》 :后园凿井银作床 ,金瓶素绠汲寒浆。联系诗意分析 ,我认为“床”应理解为“井上围栏”即“井栏”。其理由有二 :1…  相似文献   

5.
李白《静夜思》诗中“床前明月光”的“床”字释义,在当代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三种:“睡床”说、“井床”说和“胡床”说.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经多方考证后,认为“睡床”说更合乎情理.以下从两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6.
对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的“床”有三种解释; 一、将“床”理解为睡觉的床,认为这首诗是写诗人“上床入睡时,因看到床前由窗口照入室内地面上自如秋霜的月光,而引发望月思乡之情。”(《阅读与写作》1993年4期《谈引用警语名句的错讹》)这样  相似文献   

7.
吴勇前 《湖南教育》2003,(23):35-35
在读书读报刊的过程中,定会碰到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轻易放过,就会与教研灵感失之交臂。如果能抓住一个或几个问题,就会抓住教研的灵感之神。有一次,我翻阅宋朝宋敏求、曾巩合编的《李太白文集》,看到《静夜思》是这样的:“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猛然想到有关报刊曾对“床前明月光”中的“床”进行过讨论,一种观点认为“床”为“井栏”,另一种观点认为是“睡床”。看到这一版本的《静夜思》后,冥冥之中对所争论的问题似乎有了新的理解,于是继续研读《李太白文集》,搜集了一些材料,写了《读另一版本的〈静…  相似文献   

8.
《静夜思》一诗“床前明月光”一句中的“床”,历来教参上注释为“睡觉的床”.我认为,此“床”应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不少人对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作了较深入的艺术分析,为读者的欣赏开辟了新的蹊径,但由此也引出了歧义,“床前明月光”之“床”的解释,成了分歧的焦点,进而影响到整首诗的艺术境界。 《名作欣赏》八三年第三期,刊登了张宏生《〈静夜思〉》一文,对“床前明月光”作如下理解: 一般说来,圆月最易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我们也就不妨将其想象为彼时彼地的情景。月明而又洒光于床前,由此可以想见夜之深,夜深而又于床前见明月,则游子之不寐就见于言外了。这正是古诗“忧愁不能寐”的意思。 显然,张宏生认为“床前明月光”之“床”是供人睡眠之床了。  相似文献   

10.
李白的《静夜思》文辞简约,意蕴深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然而人们对诗作的背景、版本和关键字词的理解见仁见智,其中关于"床"字的考释结果概括起来就有卧床说、坐具说和井栏说。确定"床"字的词义,对诗境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版本异文,可以推勘"床"的意义;结合诗歌创作艺术,能够进一步证明"床"当作"卧床"讲。  相似文献   

11.
以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认知机制为基础,分析对比英文"bed"和中文"床"的语义,发现该词的义项在两种语言中基本一致,是人类认知共性的反映和体现.其词义演变方式呈辐射和连锁相交叉的趋势,而且各义项以隐喻方式为主要纽带,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其原型意义通过隐喻性认知产生出了新的含义,组成了一张复杂的语义网.该基本范畴词的多项语义...  相似文献   

12.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的“床”字,学者中有四种解释:一曰卧具;一曰坐具;一曰坐卧具;一曰井上围栏。笔者通过对“床”这个概念在古代所表示的不同事物比较及对全诗意境的分析,认定“床”当为卧具。  相似文献   

13.
高校地理专业《地球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肩负着地理专业基础教育的重任。并以地质科学、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三门地球科学分支为其基本构成。《地球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应坚持以自然地理教学为中心,在充分保留该课程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强与地理专业其它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形成开放式的课程教学模式。构筑起自然地理专业基础教育平台,积极探索课程教学过程方式方法,如采取师生共同参手的方式(如投标博弈),为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用户数量呈指数级增长的社交软件Twitter逐渐融入到教育领域.美国教师以Twitter"微型"字符软件用户数量作为交流平台进行微叙事,将教育故事或教育案例等以简短精悍的微型篇幅呈现在该平台上,并利用Twitter的即时性、精悍性、交互性、自由性等特性吸引多方参与者对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和分享.通过"草根式"协作,进行交互式学习,从而构建成以自愿自组织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标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在微叙事视角下美国教师学习共同体蕴含出三种新特质:在组织上呈现柔性化特质,在行为上呈现交互化特质,在个体发展上呈现个性化.  相似文献   

15.
一代伟人毛泽东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在他一生创作的近百首诗词作品中,有三首写爱情且都是为杨开慧而写,其时间跨度达三十六年之久。文章通过对这三首作品的情感及风格发展变化的分析,认为毛泽东的爱情观是既要同"情"又要同"志",情同志同才能有真挚长久的爱情。  相似文献   

16.
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推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Z”智能教育平台的推出,给中国的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技术支持。从“Z+Z”的特点出发.阐述“Z+Z”的应用为数学课堂带来的变化,以及“Z+Z”应用于数学课的三大功能,以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的整合。  相似文献   

17.
在动床河工模型试验中,需要对水位波动进行实时和自动化的测量。本文讲述了快速水位测量技术及其软件平台的搭建。装置中使用压力传感器来达到实时测量的目的,模数转换电路将采集信号输入计算机中供软件来处理。通过应用模式系统来进行软件平台搭建,使得系统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8.
柏拉图的诗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理式"论基础之上的,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思想则是建立在他的"四因"说(特别是其中的"形式"因)基础之上的。本文比较深入地分析了柏拉图"理式"论的来源及其在诗学思想方面的矛盾性,阐释了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在其希腊艺术理论中的具体运用,辨识了理式论与四因说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发酵床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及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发酵床养猪对猪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28d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60头,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以发酵床饲养,对照组采用常规水泥地面饲养,试验期为125d,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抽样6头猪进行屠宰测定。试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分别提高了8.49%和6.27%,背膘厚降低6.8%,脂率降低5.37%,腿臀比例增加6.98%,差异均为显著(P<0.05),而眼肌面积,瘦肉率,屠宰率、板油率、骨率及皮率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在肉品质方面,试验组猪肉的颜色、pH值、失水率、滴水损失、熟肉率等肉品质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表明了相对于水泥面饲养,发酵床养猪有明显提高猪的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工程训练中心"一教三创"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工程训练中心依托丰富的教学资源及大工程背景,对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大学生工程意识、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等有着其他实验室不可取代的作用。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结合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成果,对工程训练中心承担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优化,进一步加强资源的整合,完善资源共享及开放机制。在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工程训练有机融合,设立创新创业实验室及PDS(PLAY,DESIGN and STUDY)创客空间等"一教三创"实践教学平台,使工程训练课程从单一技能训练建设成为"一教三创"的现代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