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新型的反应量热计,以3 mol·dm-3H2SO4溶液作为量热溶剂,在298.2 K温度下,测定了具有无水钾镁矾结构的硫酸复盐K2Mn2(SO4)3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其值为-3 534.63±0.11 kJ·mol-1.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传统的马铃薯淀粉粉条胶凝剂明矾(Kal(SO4)2·12H2O)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蛋白质代替明矾,减去了Al3+对人体的危害作用,使淀粉粉条成为一种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3.
利用 H2 SO4-Fe-(NH4) 2 CO3-NH3· H2 O体系由铜渣制备醋酸二氨合亚铜溶液 .实验表明 ,所制溶液完全合乎合成氨洗气要求 .  相似文献   

4.
今年高考化学试题第36题有多种解法,我校学生在此题的答案中有8种比较好的解法,现摘录如下。计算题36题:称取0.200克某赤铁矿样品,矿样溶解后,使其中的铁全部转化成Fe~(2+)(所得溶液中不含其它还原性物质)。另称取7.90克硫酸铈铵2(NH_4)_2SO_4·Ce(SO_4)_2·2H_2O(摩尔质  相似文献   

5.
由于Fe~(2+)是浅绿色的,所以亚铁盐大多数呈绿色系列,比如:Fe(CO)_3灰色、FeF_2·8H_2O绿色、Fe((NO)_3)_2·6H_2O绿色结晶、Fe(SO)_4·4H_2O绿色结晶等等。对于Fe(OH)_2,晶型沉淀也为浅绿色,只在无定形时为白色。无定形沉淀是由许多疏松聚集在一起的微小沉淀颗粒组成,颗粒的排列杂乱无章,颗粒的直径小于0.02μm。按照现代沉淀理论,决定最初沉淀性  相似文献   

6.
请填写以下空白: (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CO_3、Cu(OH)_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上图中的F是__。 (2)写出明矾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 (3)图中所得G和D都为固体,混和后在高温下可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4)每生成1摩D同时生成____摩E。  相似文献   

7.
王春 《化学教学》2020,(5):75-77
对2019年北京高考理综卷第28题有关SO2与AgNO3溶液反应进行试题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提出几点问题思考;通过设计多组实验方案对SO2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成分及上层清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进行实验探究,得出SO2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主要为Ag2SO3和少量Ag、溶液中存在SO4^2-和[Ag(SO3)2]^3-的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8.
首先请看一道例题:计算0.1mol·1~(-1)的(NH_4)_2CO_3溶液的PH值。 解:(NH_4)_2CO_3是属于弱酸弱碱盐,此类盐水解后,NH_4~+和CO_3~(2-)离子均发生水解,水解方程式如下:  相似文献   

9.
硫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试剂,实验室常用硫酸来制备物质、催化反应以及检验其他物质。不同的实验,所用的硫酸浓度不同,硫酸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下面是中学化学实验中涉及到硫酸的一些化学反应。根据各反应的具体情况,将硫酸的浓度与性质归纳如下:1.硫酸和锌反应制H2(稀H2SO4、酸性)。2.硫酸和硫化亚铁反应制H2S穴稀H2SO4、酸性雪。3.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SO2(体积比1∶3的浓H2SO4、酸性)。4.硫酸和萤石反应制HF(浓H2SO4、酸性)。5.硫酸和食盐反应制HCl(浓H2SO4、酸性)。6.硫酸和固体硝酸钠反应制HNO3(浓H2SO4、酸性)。…  相似文献   

10.
第Ⅰ卷(选择题18小题,共74分)—、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溶液)经一步实验就可以鉴别(NH4)2SO4、NaCl、MgCl2、Al2(SO4)3,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A)AgNO3(B)BaCl2(C)NaOH(D)NH3·H2O解析:本题中被检验的物质是四种离子化合物,其阴离子只有Cl-、SO2-4两种,但阳离子各不相同.这就要求选用试剂中阴离子能与这四种不同的阳离子反应(或至多与其中的一种不反应),从而根据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NO-3、Cl-显然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又因氨水能使Mg2+、Al3…  相似文献   

11.
铜片和浓硫酸反应,会析出大量黑色物质。为什么会产生黑色物质,而且在热的硫酸中也不溶解呢?因为,浓硫酸与铜的反应,还有副反应: 4H_2(SO)_4(浓)+5Cu(?)(Cu)_2S↓+3Cu(SO)_4+4H_2O当硫酸浓度保持在15摩尔/升以上时,硫化亚铜不过是个中间产物,可进一步氧化:  相似文献   

12.
试题:用浓硫酸吸收SO3可以得到H2SO4· SO3。若用2000 g98%的H2SO4充分吸收SO3后, 再进行稀释,可得到98%的硫酸的质量是多少千 克?  相似文献   

13.
1.(’05,天津理综)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酸性溶液Na+、K+、MnO4-、Br-B·酸性溶液Fe3+、NH4+、SCN-、NO3-C·碱性溶液Na+、K+、Al O2-、SO42-D·碱性溶液Ba2+、Na+、CO23-、Cl-2.(’05,江苏科研测试)有下列四组物质,如果把某组物质中的后者逐滴加入到前者中至过量,将出现“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溶解”的现象,这组物质是()·A·稀硫酸、氯化钡溶液B·硫酸亚铁溶液、氢氧化钠溶液C·氯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D·氯化铝溶液、氢氧化钠溶液3.(’05,上海化学)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A·2NaCl…  相似文献   

14.
题型示例一 :离子共存离子共存问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重现率极高 ,主要有两类题型 ,即选择题和推断填空题 .【例 1】  ( 2 0 0 2年·上海 )在pH =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NH+4 、Mg2 +、SO2 - 4、Cl-B .Ba2 +、K+、OH- 、NO- 3C .Al3+、Cu2 +、SO2 - 4、Cl-D .Na+、Ca2 +、Cl- 、AlO- 2解析 :首先是审题 ,题目有两个限制性条件 ,①是pH =1 ,②是无色溶液 ;然后针对条件并结合选项进行解析 .离子组存在的环境 (pH =1 )是强酸性的 ,OH- 和AlO- 2 不能大量在强酸性溶液中共存 ,即可排除B、D选项 .又溶液为无色 ,…  相似文献   

15.
好题没有标准,能让你得到更多的收益的题都是好题.有些问题,初做时不觉得好在哪里,但细细品味,越品味越浓.下面这些选择题你做过吗?你觉得它们好在哪里呢?例1向10mL0.1mol·L-1CuSO4溶液中加入10mL0.15mol·L-1NaOH溶液,产生一种蓝色的沉淀,溶液中的Cu2+已几乎被沉淀完全.该沉淀的主要成分是().A.CU(OH)2B.Cu2(OH)2SO4C.3Cu(OH)2·CuSO4D.Cu2(OH)2解与品:抓住“特殊关系”,大胆判断.因反应后Cu2+、OH-已几乎全部进入沉淀物中,故依题意知产物分子中Cu2+与OH-的离子数比为2:3.应选C.例2与右图所示曲线相符合的实验是().A.向饱和H2SO2溶液中通入pH↑  相似文献   

16.
1.酸溶液和磁性溶液有何区别?酸溶液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呈酸性的溶液。酸溶液一定呈酸性,但是酸性的溶液其溶质不一定是酸。有些盐的溶液,如硫酸氢钠(NaHSO4)溶液、氯化铵(NH4Cl)溶液也呈酸性,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酸溶液和酸性溶液两个概念是不等同的。阎理,碱溶液和碱性溶液也是两个不能等同的概念。2.浓硫酸除了具有吸水性外,还具有脱水性,它们有何区别?浓硫酸的吸水性,是浓硫酸将不干燥物质中的游离水吸取出来,形成硫酸的水合物(硫酸的水合物有H;SO4·H刀、HS04·ZH刀、H。SO。·4H对等),…  相似文献   

17.
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大多是在溶液中通过离子之间的相互交换而实现的.因此,巧用离子性质在分析以下五类问题时,往往比运用物质性质来得便捷.一、溶液导电性变化分析例1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Ba(OH)2的溶液中,溶液导电性明显减弱的是().A.盐酸B.Na2CO3溶液C.Na2SO4溶液D.H2SO4解析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多少.盐酸加入到Ba(OH)2溶液中,盐酸中的H+与Ba(OH)2溶液中的OH-相互结合生成H2O,溶液中的OH-减少了,但新增加了Cl-;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加入到Ba(OH)2溶液中,Na2CO3溶液中的CO32-及Na2SO4…  相似文献   

18.
1983年版高中化学(甲种本)第一册教学参考书第220页有这样一道题:“今有四瓶五色钠盐溶液,已知它们是NaCl、(Na)_2(SO)_4、NaHCO_3和(Na)_2CO_3,怎样鉴别它们?” 《教参》的解法是:“先用Ba(Cl)_2检验出硫酸盐和碳酸盐,……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为(Na)_2(CO)_3和(Na)_2(SO)_4,无沉淀生成的为NaCl和  相似文献   

19.
利用H2SO4-Fe-(NH4)2CO3-NH3&;#183;H2O体系由铜渣制备醋酸二氨合亚铜溶液。实验表明,所制溶液完全合乎合成氨洗气要求。  相似文献   

20.
某些盐类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时,常结合一定数量的水分子,例如在CrCl_3·6H_2O、CuSO_4·5H_2O和KAl(SO_4)_2·12H_2O等结晶水合物中,就分别含有6.5和12个水分子,这些水分子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