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改变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课程内容传统单一、忽略幼儿天性与实际需求等状况,笔者所在幼儿园研究团队从"玩中学"起步,历经多年自然生长教育研究,形成了"三自、五真"自然生长教育思想,成功建构儿童自然生长六大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研究集中在天性、自然、自然教育、自然适应性原则、教育与儿童等核心问题上.自然主义教育家认为,儿童的天性源于自然,有其发展的自然规律;天性是教育的前提,教育要适应自然规律、遵从儿童的天性;儿童具有发展的主动性,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改革依然具有启迪意义和指导价值.国内近十年的相关研究呈现"三多三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规训教育是一种无视儿童天性,强调对儿童进行训化、操练的教育。这种教育抹煞了儿童的个性,压制了儿童的天性与自由,塑造了儿童一味顺从、驯顺的奴性人格,使儿童成了装配线上生产的"机器人"。规训教育在本质上是非人性、反人性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这种规训教育的分析,揭示其带来的不良后果,提出一种崇尚儿童天性、尊重儿童主体性、能动性、敬畏儿童缪斯灵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杜威对天性教育作了深刻的论述,形成了系统化的具有"生长论"特色的天性教育思想,涉及天性教育的内涵、天性教育的目的和天性教育的路径(确立以研究与应用儿童心理学为前提的教学指导思想;彰显课程和教材的经验性、心理化与趣味性;建构不断生长儿童的本能、改造儿童的经验的教学过程;确定以活动化和环境化为核心要求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他的天性教育思想既继承和丰富了以往的天性教育思想,又超越了后者,对后世天性教育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富有真理性的遗产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游韵  谭斌 《教育学报》2009,5(1):25-32
儿童作为一种悖论式的存在,一方面寄托着成人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另一方面又承受着来自成人世界以"小红花"为标志的对其天性的规训.这一悖论通过文学艺术中"另类儿童"的"小红花情结"得以显现.论文从描述影视文本中"另类儿童"的教育经历入手,反思以"小红花"为代表的制度化教育对儿童天性的规训,揭示教育在"天性与规训"之间的矛盾.论文受现象学教育学的启发,提出要尊重"儿童的秘密",在敬畏、尊重儿童天性的基础上给予其一种"恰当的教育关心",将儿童基于天性的成熟和发展合理地纳入到社会需要的轨道中.  相似文献   

6.
陈世联  申晓燕 《幼儿教育》2012,(36):24-27,39
儿童是一种双重的生命存在,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儿童是具有自然天性和社会性的生命共同体。社会性生成并不意味着天性的消解,维护儿童天性也并不阻碍其社会性的发展。教育应该在多元融合观与生态平衡论视野下寻求儿童天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平衡与和谐,达到天性与社会性的共生与共长。  相似文献   

7.
“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教育就应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导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成尚荣语)的确,教育就要尊重儿童立场,顺应儿童立场,给儿童自由生长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天性,一个人出生就具有的的秉性,一个外界难以改变的心理-感知特性及行为趋向,或称人性,本性。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在《郭橐驼传》中提出的“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意思是要按照树木的客观生长规律来种树,使树的本性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样才能使其茁壮成长。他的思想观点,主张顺应事物的天性,使其良好本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教育必须像种树一样,顺应儿童天性,让童心充分舒展,童真自然释放,童性快乐张扬,童趣尽情挥洒。怎样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天性,让阅读富有个性?  相似文献   

9.
教育应当以人的天性为前提,顺应儿童的天性。尊崇天性、尊重儿童、解放儿童,这是儿童教育的灵魂。但是,在现实的儿童教育中却存在着诸多违背儿童天性的现象,如教育内容超前,教育方法机械,教育评价标准单一,这种教育严重地阻碍着儿童的健康发展。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教育资源的缺乏以及人们不正确的观念。尊重幼儿的天性,按照其成长的自然节奏实施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引导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可见,倡导幼儿主动学习,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采取一些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来调动幼儿学唱歌曲的主动性,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天性得到充分发展的“自然人”,强调教育应顺应大自然的法则,发展人的天性,必须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历程,同时唱歌教学还要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11.
儿童时期是人的天性和文化性角逐最直接、最激烈的时期,天性和文化性的角逐直接生成了独特的儿童文化。在儿童的天性与文化性这对"矛盾"中,单纯强调以文化"化"天性,或者单纯强调天性至上,都是不全面的。培养健全的儿童以及生成健全的儿童文化,必须尊崇儿童天性。  相似文献   

12.
儿童的天性与生俱来,它规定着儿童的发展方向,影响着儿童的发展进程,是促进儿童发展的内在本源.儿童的天性本应受到父母的尊重和保护,但儿童这种内在的力量与父母对儿童的要求逐渐产生冲突.为了让儿童自由快乐地成长,父母应树立科学正确的育儿观念,了解儿童,发现儿童,尊重儿童的天性,顺应儿童的自然成长.  相似文献   

13.
儿童游戏的性质是由天性与文化两方面来规定的.作为天性,游戏象征着和谐、自由,是人之为人的标志,教育应该建立在儿童游戏活动的基础之上.作为文化,游戏又有着丰富而具体的内涵,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社会的变迁而变迁.这一问题的辨析有着重大的教育学意义,它使我们在肯定教育顺应天性的同时,也要考察游戏活动的具体形态,并对儿童生活的现实进行分析和反思.  相似文献   

14.
荆玉梅 《文教资料》2007,(27):138-139
在当今的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尤其是学龄前教育)中,似乎对孩子的天性问题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注重了。正确地看待学前儿童的天性,注重人格发展这一敏感期的教育是所有家长和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从学习这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阐释学前儿童的天性,探索出一种适合学前儿童培养及学习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各种机遇与挑战,人类自身具有哪些优势以及如何发挥这些优势是值得思考的。比较而言,人类的同理心、道德感、自控力、智慧等是超越当前人工智能的重要方面,是人区别于机器的主要标志。这些人之基本素养的培育应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重要内容。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尊重儿童天性,在实践中道法自然,顺应人的天性,培养有理想、有同理心、有美感、有创造精神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分析《大公报》儿童特刊的宗旨、特点和内容,探寻了它所体现的关注儿童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保护儿童天性,注重情感教化等教育思想及通信教育法,对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杭州市学军小学校是汪培新提出的"让儿童成为儿童"蕴含了怎样的教育理念,应该如何解读?"让儿童成为儿童"是一种比较超前的儿童观,其中蕴含着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理念。比如,教育要以儿童的自然天性为起点,尊重其个性,因材施教,在校园里构筑一种轻松活泼的儿童文化。基于儿  相似文献   

18.
一儿童的天性与儿童哲学教育的界定(一)儿童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写到: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求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1]心理学上讲儿童的天性是玩,儿童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了玩什么、怎么玩上。这样,儿童的天性就赋予了玩和探究的精神,在玩和探究精神之间又是  相似文献   

19.
能拿笔的儿童就能画画,在儿童没有学习文化知识以前,他们就能拿起笔在纸上涂鸦了。画画是儿童的一种天性,绘画是儿童喜欢的一种抒发方式,是他们的无声语言和心理需要。绘画可以让儿童发泄情感、缓解紧张,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原生态"是随意涂在墙上的画面,是让大人们捉摸不透的画面。"原生态"儿童绘画具有朴素的自发性、瞬间的愉悦性,儿童作品表现的是儿童天然的朴素与纯真,是儿童视觉感受的自然流露,是一种无意识再现,是儿童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载体。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教育中,儿童的地位和价值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此给教育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儿童中心论"是杜威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该理论是杜威在批判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教育观。杜威认为,教育应重视"儿童期",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应该尊重儿童的天性和兴趣。杜威的儿童观对我国当前应试大环境下的学校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当前我国的课程领域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