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查春明 《中国记者》2012,(4):114-115
在我近30年的军事摄影记者生涯中从1989年开始,曾十几次来到过西沙群岛登上过所有由中国海军官兵驻守的小岛,采访了一代又一代"天涯哨兵"的感人事迹,同许多驻守西沙的官兵结下了深厚的战友之情。1995年,我还光荣地被西沙守岛部队授予"荣誉天涯哨兵"。2011年6月上旬,我再次来到魂牵梦绕的西沙,搭乘海军航空兵舰载直升机,穿云破雾,翱翔在天色湛蓝、白云飘舞的南海上空,对美丽的西沙群岛进行航拍,□2  相似文献   

2.
“在那云遮雾绕的南海上,有一片珍珠闪耀着光芒,祖国的宝岛我可爱的家乡……”七十年代这支动听的歌,曾引起多少人对我国南海诸岛的美好向往。1988年,我从内地调往新组建的新华社海南分社任摄影记者,终于有机会两次赴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采访,历时一个多月,行程1万多公里,几乎踏遍了西沙、南沙的大小岛屿和沙洲。  相似文献   

3.
西沙印象     
王秦 《军事记者》2009,(2):73-73
前不久,我有幸去了一趟西沙,被那里的碧海蓝天、银色沙滩、鱼翔浅底、万鸟当空的美景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拍摄了许多西沙的风光,这里遴选出几张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4.
西沙见闻     
在西沙群岛这块神奇的蓝色国土上,无论是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的渔民,还是驻守海岛的边防军人、地方干部,都自豪地说自己是西沙人,都把西沙当成可爱的家。记者在西沙采访,除了感受南海的辽阔和西沙的美丽外,更为长期生活、驻守在这里的“西沙人”忠于祖国的大海般胸怀和高尚情操所深深感动。“来这里主要不是为了赚钱,是要守住我们的家”七连屿是由首尾相接构成半月型的7个小岛组成的“翡翠项链”,距西沙最大的岛屿———永兴岛约十海里。七连屿的周围全是珊瑚礁盘,海水清澈见底,非常美丽。广阔的水面上,随着光线的变化,呈现着不…  相似文献   

5.
“哎罗,哎罗,哎罗,在那云飞浪卷的南海上,有一串明珠闪耀着光芒.绿树银滩风光如画。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西沙,西沙,西沙,西沙!祖国的宝岛,我可爱的家乡……”  相似文献   

6.
西沙行(上)     
“永兴”溯源话西沙今年2月12日,恰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早晨,我们中国记协赴西沙群岛采访团一行19人,从海南岛北部港口海口市乘汽车出发,沿东海岸公路一路奔波赶到榆林港,当晚登上开赴西沙的琼沙号轮船,经过13个小时的颠簸,航行182海里(337公里),于第二天上午7时半到达西沙首府永兴岛。  相似文献   

7.
凡是有幸去过西沙的人,没有一个人不赞叹西沙的美。那是一种难以言说、没有任何雕琢的美,一种清新婉约却不失大气磅礴的美:清澈的海水、碧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银白的沙滩、挺拔的椰树、葱茏的灌木、丰富的海产、多姿的珊瑚……所有这一切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空灵透彻、虚幻耀眼的画面。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片神奇的大海,从地图上看,它从雄鸡的脚下向远处延伸,与太平洋相连,是祖国神圣的国土。它的名字叫“南中国海”。 无论多么遥远,只要是中国的国土就会有驻守的中国军人;无论多么艰难,只要有守护国门的卫士,就会有写不完的传奇故事。4月15日至4月29日,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解放军画报》、《解放军生活》以及中国记协等9家单位的24名记者随“南运951”补给船,耕波犁浪,穿滩过礁,采访了驻守南沙、西沙的人民海  相似文献   

9.
2月间,中国记协赴西沙群岛采访团在西沙进行了为期10天的采访活动。采访团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新社,工人日报、农民日报及部分省市自治区报社的17家新闻单位的19名记者。南海风大浪高,记者们不顽晕船呕吐,坚持乘护卫艇航行614公里,登上永兴、珊瑚、琛航、东岛、石岛、中建等6个岛屿,深入各守备部队的阵地、车场、机房、哨所等,同“天涯哨兵”促膝谈心.记者们这种吃大苦耐大劳、深入扎实的采访作风,受到干部战士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孙建琳 《湖南档案》2009,(11):10-15
1974年,毛泽东已81岁高龄。这一年,毛泽东决策,我军在西沙海域发起了一场规模不大但意义非凡的海上自卫反击战。这一战,是中国海军舰艇部队第一次对外作战,也是毛泽东一生中决策的最后一仗——西沙之战。  相似文献   

11.
1974年,毛泽东已81岁高龄.这一年,毛泽东决策,我军在西沙海域发起了一场规模不大但意义非凡的海上自卫反击战.这一战,是中国海军舰艇部队第一次对外作战,也是毛泽东一生中决策的最后一仗--西沙之战.  相似文献   

12.
一个西沙旧梦,总是挥之不去地萦绕在我的心头. 三十三年前,由于这个梦,我被推上讲台,卷进了那阵几乎轰动整个上海的《西沙之战》的报告热潮.每想起这段遥远又犹如在眼前的往事,多多的感慨、惶恐和谜团,至今无法忘怀!因为,在这个只有我自己知道的旧梦里,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和隐情!  相似文献   

13.
今年3月13日至4月7日,中央电视台两名记者随国家海洋局的科学考察船赴我国的南沙、西沙进行采访。此次远洋科学考察采访历时25天,航行3360海里,拍摄了不少具有历史意义的珍贵镜头。镜头之一: 3月13日,我们乘机抵广州,次日登上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的万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向阳红”五号。15日,考察船驶出珠江口,进入南海海域。一进入南海海域,大海便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狂风巨浪使万吨级的大船摇摆不  相似文献   

14.
在西沙,有一个仅有八百余册图书、一名图书管理员的图书馆,她就是“海岛图书馆”。如今,回首守卫西沙两年多的时间里与“海岛图书馆”的朝朝暮暮,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是她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是她把我领进了写作的课堂,是她圆了我的军事记者梦!  相似文献   

15.
西沙行(下)     
永乐三岛掠影我这次西沙之行,有两大优势是同行无法攀比的。一个是不晕机、晕船。2月15日正午,我们告别中建岛,还没上船,几个昨天晕怕的同志先自怯阵说:“一看见海,我就头懵腿软。”一上船便慌忙下到底舱躺下了。我照旧爬上指挥台,凭高远望,阅尽大海风光。从中建岛往北偏东方向航行50海里,永乐三岛——珊瑚、金银、甘泉——的影象便在正前方相继出现。三岛是西南东北走向一线排列,首尾相望,象是座落在同一条狭长的礁盤上。西沙群岛的所有岛屿都是圆圆的象海水托起的浅盤,但又各有风韵。永乐三岛的特点是礁盤大、浅滩开阔、礁脉狭长,加上这里远离大  相似文献   

16.
西沙群岛,古称“九乳螺州”、“千里长沙”。她象一颗颗绿色宝石,镶嵌在湛蓝的大海上;又象一艘艘不沉的战舰,守卫在祖国的南疆。今年春节刚过,由全国记协组织的、有十多家中央和省、市报纸记者组成的采访团,赴西沙群岛采访。2月12日的傍晚,采访团一行在榆林港登上军用运输船“琼沙号”,乘风破浪,向西沙进发。早就听说南海海域最广,浪潮最大,船在波峰浪谷中剧烈地颠簸,很少有不晕船的,就连常在这一带航行的运输船上的水兵,也不乏“晕船大王”。因此,我们上船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就是请水兵们介绍防止晕船的经验。可是,上得船来,记者们早就把那些谆谆告诫  相似文献   

17.
王秦  彭珉翔  陈显龄 《军事记者》2008,(10):F0003-F0003
在西沙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有一群美丽而潇洒的女兵。在海天之间,在骄阳烈日下。在风浪之中,她们与男兵一起训练、一起战斗.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诠释着“爱国爱岛、乐守天涯”的忠诚誓言。2007年3月,西沙女兵班被中国妇联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这里是她们训练、巡逻、生活中的一组镜头。  相似文献   

18.
我自1970年起走上新闻工作岗位,历经过多次采访活动,最难忘怀的要算是在黑龙江日报政教编辑室期间,远赴祖国南端的西沙群岛对守岛部队的那次采访,至今回溯起来,仍然犹如清新的南海之风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19.
2012年4月5日,京城某报出现一则非常惹眼的新闻:西沙群岛旅游有望年内对普通游客开放。报道说,据国家旅游局透露,目前,赴西沙旅游航线已确定,由海口、三亚至西沙北礁及附近岛屿,由“椰香公主号”游轮执行此航段,游客将可登上最大的一个岛永兴岛观光。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在江苏淮阴市赵集人民公社采访了一次,写了一篇题为《从实际出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通讯(见三月七日人民日报第二版)。这次采访,使我深刻地体会到:采访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用主观的“框子”硬套。过去,我总认为自己是在农村里长大的,又搞了很多年的农村采访工作,有些事情无需细问,就可以想像得到。因此,在采访的时候,常常以“想当然”的态度,用主观的“框子”,去硬套客观的材料,“框子”以外的材料,就不闻不问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