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继续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人民教育编辑部将与浙江杭州市上城区教育行政部门联合举办“第三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鉴于中国教育的发展进程,本次峰会的主题定为“数学教育质量提升”,并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数学文化、数学教育评价、研究儿童等四个分主题展开深度研究,以“研究课+学术报告”的方式进行,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大会专家报告主要有:1.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新课标修订组组长史宁中,《数学教育的关键问题》;2.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新课标修订组成员顾沛,《从“双基”到“四基”如何落实》;3.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黄毅英,《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4.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郜舒竹,《学生学习错误研究》;5.浙江省功勋教师张天孝,《小学数学能力评价》。大会研究课均由专业素养深厚的特级教师、优秀老师执教,如江苏省特级教师贲友林、新生代名师唐彩斌、张德强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数学教育的界定和建设:综述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数学教育的界定与建设是我国数学教育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中国数学教育(学)的主要特征:(1)文化的视角;(2)结论的多样性;(3)基本立场的辩证性质.深入开展“中国数学教学传统的总结与理论建构”这一方面工作所应特别注意的一些问题:防止简单化与泛化;重视理论建构;必要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如何促进中国数学教育的深入发展?对此可以分别围绕当务之急、重要生长点与更高追求做出具体分析.本文主要集中于这样一个论点: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与数学教育的“三维目标”可以成为中国数学教育的重要生长点,特别是除去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直接涵义以外,这直接关系到了如何进一步落实与发扬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也即真正超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从而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国数学教育的范式革命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论述了中国数学教育的“范式革命”:关注人的发展;认识建构观;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  相似文献   

5.
陈昌平 《数学教学》1993,(5):1-4,40
1993年4月,我应美国芝加哥大学尤什斯金(Usiskin)的邀请,在芝加哥大学讲学访问,进行中美数学教育的交流,其间还参观了一所中学,与尤什斯金教授进行了多次交谈。现将我的访问见闻,以及自己的若干思考,报告如下。一、向美国朋友介绍中国的数学教育我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讲演的题目是“中国当前的数学教育和上海的课程改革”。我首先向美国同事们谈了我国数学教育的两大特点:我国数学教学内容的传统性和教学实施中对学生作业的十分重视。所谓“传统”(tradjtional)性,主要是指:1.自五十年代以来,教学内容、观点、方法没有很  相似文献   

6.
在十二月初于上海召开的“99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上,张奠宙先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即是希望能对2010年的中国数学教育作出展望。笔者在当时尚未能够很好理解这一论题的意义;然而,随着时间的过去,特别是在“新千年”到来之际,笔者似乎才真正认识到了这样一点:正如看不到前景的人一样,缺乏前瞻的中国数学教育亦是没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7.
为继续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人民教育编辑部将与浙江杭州市上城区教育行政部门联合举办“第三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鉴于中国教育的发展进程,本次峰会的主题定为“数学教育质量提升”,并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数学文化、数学教育评价、研究儿童等四个分主题展开深度研究,仍以“研究课+学术报告”的方式进行,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第二届全国数学教育哲学暨数学教育高层论坛于2016年4月15-17日在南京召开,论坛聚焦“数学教育哲学”、“数学教育专题研究”两大主题,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和中国大陆近二百名学者参会.会议主要围绕“数学教育哲学”、“数学教育心理与教学”和“数学课程与教学”3个专题展开研讨,会议报告立足数学教育的本源性问题,视角开阔、论意前瞻.  相似文献   

9.
研究中国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包括优势与不足,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课题.对中国数学教育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在遵循着科学研究的范式.在不断地揭示着数学教育中的现象及其本质.如果说“中国学习者的悖论”不成立,就需要有新的证据进行“反驳”,去“证伪”,推翻这一命题,得出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我国许多学者致力于“中国学习者的悖论”研究.“悖论”问题的研究是我国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向深层次的推进,采用国际规范方法研究我国的数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我国数学教育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强调反复练习并非机械训练;强调学习中要“以苦为乐”,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快乐;强调内在动力与外部动力并重,即不排斥考试.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我国学校德育的主旋律。数学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最常见的提法是“运用我国古代和现代的数学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是正确的,但是在实施中有时会产生一些认识上的片面性。例如,讲数学成就多讲中国的,少讲外国的;中国数学史主要讲某项中国成就比外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奠宙 《数学教学》2010,(1):F0002-F0002,1-7
研究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对几代数学教育工作者辛勤劳动的尊重.中国数学教育的主要特色是重视基础,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谋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获得的认识.本文列举了中国数学教育的6个区别于西方的特征,以及若干成功的例证,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妄自尊大”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要不得,“以洋非中”的民族虚无主义也必须反对.要前进,需从认识自己开始.  相似文献   

13.
以探寻中国数学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为出发点,选取近20年“知网”中1?727篇关于数学教育研究的CSSCI索引论文为样本,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实证分析,从总体发文趋势、核心作者、核心期刊、核心研究机构、研究主题分布等5个维度对数学教育领域的研究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数学教育研究总体呈现波动中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近5年发文量有下降的趋势;高校研究者和师范类院校是数学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和主要基地;研究主题主要聚焦于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理论、数学教师教育、数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数学教科书、数学教育评价、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数学文化、数学教育技术、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等.通过研究,更好地推动了数学教育研究者追踪数学教育的进展,为中国数学教育决策和数学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中外数学教育理论之间的融会贯通,可以更好地把握它们的实质,指导数学教育实践,提升中国数学教育研究的理论自信.借助图形分析以下数学教育理论的融通:中国“变式教学理论”与瑞典“变异学习理论”的融通、外来HPM与本土 MM教育方式的融通、美国MPCK与中国“四个理解”的融通、美国MKT与中国“数学教学基本功”的融通,倡导透过现象看本质,搞好自己的数学教育,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数学教育理论之路.  相似文献   

15.
郑毓信教授在《新数学教育哲学》一书中指出:“……国际数学教育界经由这些年的改革实践所认识到的一个问题,即必须很好地处理‘大众数学’与‘最好的20%的学生的数学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1]我国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教授认为“中国的教育中,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应该共同发展”[2],并称数学英才教育的缺失是“当今中国数学教育的重大隐忧”.新加坡学者李秉彝也提出:“大众教育其实是精英教育的重要措施,我们提倡大众教育,也不能忽视精英教育.”  相似文献   

16.
“经世致用”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实用主义基调。“明理之儒”和“妖妄之术”等因素造成中国传统数学本身存在严重缺陷。数学语言始终囿于汉语言的范围,阻碍了中国传统数学的进步。文章主要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广阔背景下对中国传统数学进行理性反思。  相似文献   

17.
国际数学教育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的我国公民应该具有怎样的“数学素质”?这是我国数学教育研究的主要课题,六十万中国数学教师为未来的数学素质教育努力奋斗,逐步形成中国的数学教育学派,使中国数学教育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占有应有的地位。本文就国际数学教育发展与交流进行探讨,提出数学教育是交叉学科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18.
2011年5月4日对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教授进行了访谈,内容包括关于如何评价当今中国数学教育;是否将中国数学教育特色概括为中国课堂导入、尝试与探究、师班互动、数学思想方法、变式练习等5个方面;如何认识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如何认识凯洛夫教育思想和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如何认识中学的函数等初等数学内容;如何认识师范院校教师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由教育部人事司批准,张奠宙,唐瑞芬,顾泠沅主持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于98年11月1至4日在青浦举行。出席的数学教育专家共35人,研讨主题是“数学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主要从宏观角度评价近20年来中国数学教育的成就,分析现存问题,并从国际比较中认识中国数学教育的长处和弱点,寻求改革的目标以及前进方向。主要学术观点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西方学者对中国教育体制的矛盾而产生的“中国学习者悖论”入手,分析了中国数学教育的特点,并就数学改革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