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推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规范化制度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建设的任务刻不容缓.本文从2005年1月1日正式执行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出发,对我国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制度建设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互动式治理范式的兴起为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拓宽了新的思路.以L村饮水工程为个案,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之上获取经验材料,对L村饮水工程这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其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市场化组织、基层自治组织以及村民等多方行动者间的网络建设和互动协同.这一项目的运作实施不仅创新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模式,为互动式治理范式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本土经验,也深化了互动式治理理论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3.
农村养老受到诸多社会力量的支持,政府为农村养老提供了政策支持;家庭养老作为目前农村最重要的养老力量,具有广泛存在的空间和合理性;老年人自给自足也能保障晚年生活。但是这些力量也都有自己鞭长莫及之处,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自主管理力量不断加大的同时,由村集体或村民自创的社区养老服务的新形式成为一种重要的养老力量,综合分析各种农村社区养老要素及个案来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将在今后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农村体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1世纪的中国经济已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已提出了“三集中”模式和“中心村”模式;农村体育工作也向社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发展农村体育,必须以经济为依托,建立农村体育实体,转轨后采用集聚吸纳的方式,投资体育实体,实现双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旅游产业将成为未来体育运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无发展的增长”内卷化状态已成为困扰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隐蔽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内卷化”的理论,从农村学校体育的政策、资源、行为三个方面的内卷化现象对其发展困境及生成逻辑进行了分析。认为,政策密集出台与执行效能低下的政策内卷化、资源输入与资源依赖并存的资源内卷化、体育教师“无根”的流动的和学生被“规训”的“在场”的师生行为内卷化是当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内卷化的主要表现,必须正视内卷化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滞后局面。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路发展的同时,行政自然村的道路与巷道也得到了改善,然而因道路维护费用不足,又给村委这个集体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本文针对农村道路维护费用高,如何减轻村集体经济负担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建议,以望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从新时代历史条件出发,就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根本途径和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论述、新论断,为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根据习近平这些重要论述的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文件,就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体经济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村共...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实地考察法与访谈法,基于案例比较,对比村民自主与政府主导两种发展模式的优劣。调查发现,体育产业项目嵌入农村的三大核心要素分别是融资渠道、土地与利益分配。研究围绕核心要素提出体育产业项目嵌入农村的三条优化路径:(1)嵌入非替代,发展与农村主流经济模式相匹配的适度规模“体育+”新业态;(2)审慎再审慎,有条件推进农村土地产权转让改革;(3)治理需转型,建设服务导向型政府治理模式。提出体育产业项目下乡三重意义:(1)经济意义:产业结构和转型的双重发展需求;(2)社会意义:持续性助推城乡融合发展;(3)治理意义:“国家—农村”治理关系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身份不明,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在现实中被弱化,需要在不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和制度创新。我国现行制度下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物权,欲革除其"主体虚位"、"权能缺失"等弊端,则必须对其进行民法上的构建。农村土地所有权应当符合私法固有的逻辑与价值理念,农村集体应当被视为独立、自主的民事主体,即私法上的人,其权利的行使应当体现私法自治原则,尽量淡化公法化色彩和排除行政权力的干扰。应当将目前的三种集体形式统一为农民集体,并在民法中明确农民集体是法人;应当采用股份合作制方式进行农民集体法人化改造,并构建农民集体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机构为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专业化动力的同时,也面临机构服务与社区居民需求脱嵌、制度规范缺乏和内生动力不足等诸多实务发展困境.针对上述困境,在借鉴国外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经验基础上,探索社工机构在地区长效服务发展路径,如社区为本的服务导向、制度为本的机构管理监督和资源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等,以此推进社会工作机构的在地化长效服务实践,进而提升城市社区社会治理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摘要:以生态学的整体性、协同性等特征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等研究方法,对农村学校体育的生态问题予以研究。认为:农村学校体育生态化发展是学校体育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农村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农村学校体育的生态困境突出表现为制度文本生态困境、乡土变迁生态困境和办学条件生态困境。提出:统筹城乡学校体育发展,构筑“一体两位”的生态体系;优化投资结构,完善农村学校体育生态系统配置;明确责任主体,强化农村学校体育生态治理的主体责任;立足农村学校,立根乡土文化,以节庆体育为抓手,打造农村学校体育生态圈等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
辽西北农村矿区的X村,乡村治理主体由基层政府、村两委、村民、民间组织等构成,在发展中逐渐选择了"多元治理"的价值取向,逐渐走上一条多元共治的发展道路。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参与治理的主体要不断完善,为形成多元、合作、互动、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善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以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业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现状、困境与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下,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体育旅游发展需要探索多元模式、打造赛事平台,精准规划布局、美化乡村环境,保持文化“本色”、夯实基层治理,健全产业链条、保障农民收入,从而实现少数民族特色体育资源与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业有效结合,助推特色体育旅游产业振兴发展。诚希望本研究可以为我国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体育社会组织治理是体育社会组织发展中的焦点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回顾和梳理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治理历程,审视了高层项目协会探索“管办分离”、基层体育组织接受“双重管理”和草根体育社团实施“自我约束”的治理现状,指出我国体育社会组织面临相关立法不足、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合作治理不到位、体育社会组织自治能力不强等困境,提出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力度、激活体育社会组织社会孵化能力、提升体育社会组织自律水平和完善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的保障条件等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5.
德化县农村淘宝作为泉州市首家启动的"村淘"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逐渐成为推动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浪潮,网上购物渗透到寻常百姓家,一大批青年回乡创业,网货下乡、农货进城格局不断扩大,农村消费转型升级。然而,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多数农村淘宝店经营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农民和村淘店主思维观念不到位、专业人才短缺、农货上行难等。鉴于此,本文拟从突破思维、经营模式局限及如何实现农村淘宝快速发展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用品销售模式进行研究。从业务范围、产业链位置和实现价值的方式和方法3个销售模式的基本维度对我国现有4类体育用品网络销售经营模式现状进行梳理。探讨符合我国现阶段网络经济特点与体育用品自身特点且有利于促进我国体育用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径和模式,以期对于体育经济研究有所增益。认为我国现阶段体育用品网络销售具有经营模式以依托专业三方平台为主、经营同质化和线上线下结合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体育用品“消费性”“体育性”和“专门性”的本质属性推衍我国体育用品网络经营将出现百货型、简化型同质化市场;规模化专业体育用品销售网站崛起;实体店与网络经营进一步融合以及形成相对独立的专业综合体育用品网络销售体系。认为“消费性”“体育性”和“专门性”的进一步平衡、协调将是我国体育用品网络销售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进而提出着眼于体育用品本质属性的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资本下乡过程中村企互动均衡样态的分析概念“借力式发展”,是指村企双方通过借力彼此的身份与资源优势,撬动发展所需,在不断交换的基础上实现利益分配结构的均衡,进而建构一种双方互惠格局。案例研究表明,积极有为的村集体中介机制、“结构—行动”借力机制和互动平台的适时转变机制推动了村企之间“借力式发展”的有效运行。“借力式发展”在理论维度上有助于突破以零和博弈为假设的村企互动样态,在实践层面能够为村企在农村社会的均衡互动提供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非正式体育组织以其自组织的特点及在构建全民健身新发展格局中,起着特殊的“基层聚力”功能。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首先明晰全民健身新发展格局下非正式体育组织的理论角色,进而从实践中提炼非正式体育组织的生成逻辑,并依据组织治理困境提出相应治理策略。研究认为,非正式体育组织作为全民健身战略深入实施的有效组织载体,生成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体育治理体系转型、社会体育观念变迁以及群众自发组织参与的逻辑中。面对政府治理偏差、组织内部治理失序、治理资源匮乏的治理困境,提出:构建“基层政府—正式体育组织—非正式体育组织”的全民健身协作治理体系;推动政府治理理念转变,坚持监管与培育并重;完善非正式体育组织内部治理秩序,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组织治理规范;提高组织社会动员能力,增强组织社会认同等策略,以促进非正式体育组织深度融入全民健身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9.
基层社会治理结构一直是实现地方有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近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结构是在延续"皇权不下县"的治理方式之下,中央政府只负责向基层社会获取各种资源,而由乡绅实现有效治理的一种治理方式。这种治理结构中,民众面对的是乡绅,而不是代表国家权力的县一级政府。这种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成为"自治"观念输入中国的社会背景,这也就决定过了"自治"观念中国化的第一步就是和中国的乡绅治理联系在一起。随着清政府的瓦解,新生政权的诞生,原有的治理结构被逐渐重塑为基层社会民众直接面对国家权力的一种治理结构,这也为"自治"观念转化一种外生性的观念奠定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性和异质性带来的潜伏性风险对既有的社会治理模式提出挑战。作为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的基层社区,如何应对、减轻和解决公共危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城市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本项研究基于对南京市X社区治理实践的现实描述,从应对模式、应对能力、居民参与等方面深入分析基层社区公共危机的治理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变治理模式、构建网络安全、提升应对能力和引导居民参与等协同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