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文章首先对原型范畴理论做一简述,然后调查了英汉"愤怒"隐喻各自的表达原型,并进行了对比及其成因分析:由身体经验产生同时又受到文化模式的影响。也就是说:作为人类心理标记的概念范畴,受到人类直觉和感知的很大影响,具有生理和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原型有文化心理的和认知心理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强调的是文学批评中的文化意象,后者则强调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但两者均与文化相关。文章试图从原型与文化普遍性和差异性的认知关系、以及文化定势对原型的影响,阐释认知中的文化渗透,进而揭示原型和文化的关系体现了人类在对世界的理解中形成的两大模式———认知模式和文化模式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3.
语言单位是通过范畴来体现的。而范畴化通常以原型为基础,并且涉及隐喻和转喻过程。通过英汉"愤怒"隐喻的原型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作为心智的表征和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工具的语言具有体验性:语言受到人类直觉和感知的很大影响,具有生理和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语言单位是通过范畴来体现的。而范畴化通常以原型为基础,并且涉及隐喻和转喻过程。通过英汉“愤怒”隐喻的原型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作为心智的表征和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工具的语言具有体验性:语言受到人类直觉和感知的很大影响,具有生理和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阐发研究”的框架下,运用西方的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相依为命”的人物关系程式进行分析,探究其文化心理结构。中国文化的一个最有影响的原型就是阴阳互补观念,它是我们民族的一种原型心理,对中国文化的各方面都有深远的的影响。“相依为命”程式就是这种原型心理的“复现”和“生成”。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在西方已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相比较而言,将此理论用于汉语文化研究的例子却比较少见。本文结合原型范畴的相关理论,以汉语语料为基础,分析比喻产生的认知心理基础及其特点,以实例来反映喻体选择与认知原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试图从原型角度解读西方流行文化中商品品牌、媒体创作以及英语词汇发展三个方面,以帮助现代人更好地理解希腊神话对现代西方流行文化的影响。认为希腊神话曾被认为是记载人类起源的想象产物。希腊神话中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是人类普遍心理经验的外显,仍支配着现代人的深层心理,并影响当今西方国家流行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神话原型学派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分析了维吾尔族情歌中的几个原型,解释了原型中所凝聚的深刻的民族心理积淀和心理气质。文章最后总结了原型的文化之维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西方小说多以个体为主角,以追寻为线索,置人物于“途中”,在变换的时空背景上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和个人奋斗的主题。“在途中”的“追寻者”以及旅程模式,受古希腊自由、崇力文化和中世纪基督教隐喻文化以及“寻找圣怀”原型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出内在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文化意识。这为读者阅读鉴赏西方小说文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词类范畴是一种原型范畴,范畴的原型认知效应为词类的偏移提供了心理依据;非范畴化认知机制是词类偏移的心理操作方式。词类偏移反映了汉语词类的真实面貌和人类思维的认知规律,是正常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1.
蝴蝶意象与中华民族审美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蝴蝶情结”早已成为中国文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蝴蝶情结”作为一种文学意象的心理情结,赏蝶情怀并不是个剐文人的偶然偏好,而是中国文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心理现象。蝴蝶作为一个心灵化了的重要符号,展示了丰厚的民族审美文化心理。有关蝴蝶的文化认同在文人心理中是代代传承的,某种程度上又固化了民族审美文化心理。文人以蝴蝶这种文化原型为表现对象,传达的是他们心中长期积淀下来的民族集体无意识。蝴蝶意象并不仅仅在美学的意义上增强文学的含量和艺术张力,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民间传说是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门类。中国南北两大故事村伍家沟村、耿村都流传大量民间传说,这些民间传说富有丰富的文化蕴涵。两村民间传说在反映下层民众的道德伦理观念,对农民起义领袖、帝王的多重人性、及人性裂变表现出两种文化心理倾向方面是相似的。不同之处是伍家沟村的民间传说更深切地表现了热爱乡土的深切情怀,下层民众的武当道教的信仰。耿村民间传说更强烈地表现人民群众的壮烈的爱国情怀及尊崇儒家思想文化的心理倾向。两村不同的地理环境,所处在不同的文化圈造成了两村民间传说不同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13.
商丘对本市“非遗”的普查结果充分显示了商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极大丰富性。然而,“音乐类非遗”在当下多元文化的竞争中如“先天性心脏疾病”的患者,缺乏现实的文化生命力。着重对商丘市音乐类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商丘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出了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4.
跨化心理研究是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心理测量作为研究工具的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研究所用的心理量表主要来自欧美国家。如何在我国多民族化背景下使用这些量表,如何在跨化心理研究中保证心理测量的信度、效度是关系到研究科学与否的重大问题。探讨跨化因素即时间、地域、语言与心理测量的关系及它们各自在心理测量中的作用,提出在民族教育跨化心理测量研究中必须贯彻化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15.
在综合分析文化软实力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文化软实力虽更多是由精神层面的因素所构成,但文化产业是文化软实力的物质载体。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采取综合配套措施,这其中:开发利用好各类文化资源是基础,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是关键,搞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建设、加强城市管理是重要条件,儡核心要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物质载体和“硬支撑”,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6.
社会文化语境的转变和高校学术期刊的转型,使编辑主体面临诸多心理压力,编辑心理的常态化及其心理调适刻不容缓。作为以文化传播和建设为己任的编辑来说,其心理调适亦离不开恰当的文化策略。面对其身份压力,编辑应坚持文化的开放创新,确认自我、激励自我、传播自我;面对制度性压力,编辑应寻求文化的审美愉悦性,调适编辑的理性压力、制度规约和市场化挤压。面对其他社会性压力,编辑应坚守文化的价值指向,调适过剩信息刺激、职业道德压力等。  相似文献   

17.
文化逆差与跨文化交际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逆差是文化全球化所传达的现代性与地方文化所固守的民族性之间交互作用的产物,它是跨文化交际的张力所在。通过分析文化逆差产生的经济原因和民族文化心理根源,文章指出文化逆差是现代性话语对民族性话语的暴力征服,在跨文化交际中,弱势文化的逆差直接关系到其文化话语的获得和文化身份在全球化语境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中国文化心理学进行界定,认为中国文化心理学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中国人心理与行为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当前形势下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具有四点重要意义,必须应用"一导多元"的方法系统来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  相似文献   

19.
从认知学角度来看,作为认知主体的人对于认知对象必须进行分类和范畴化。如若没有对千差万别的观念加以范畴化的能力,人们就无法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亦无法对经验进行处理、构建和储存。范畴化是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认知活动,也正是在这一活动的基础上人类才具有了形成概念的能力,才有了语言符号的能力。范畴化的过程是人的认知赋予世界万物一定结构的一个心理过程,是一个复杂模糊而非简单明确的认知过程。范畴边缘模糊性有不同的侧面,其中最重要的一面是语境依赖性。范畴的内部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由我们的认知与化模式加以组织,并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本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语境变化及化模式对范畴原型理论的影响:原型及其整个内部结构的语境依赖性;语境、情景及认知模式;化模式。  相似文献   

20.
电影属于文化产品的范畴,相对于普通商品而言,它具有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双重属性。把电影纳入文化产品的研究范畴,充分考虑观众对于电影文化价值的需求,好莱坞电影基于营销理论在营销和推广过程中的运作模式,无限放大了电影产业及相关产业可利用的资源,以达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