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刘勇 《西江大学学报》2003,24(2):24-28,55
本文利用矩阵分析法系统地分析了光栅参数对均匀光纤Bragg光栅组成的摩尔光栅特性的影响.折射率调制幅度影响光栅反射峰值的大小.光栅长度及中心波长差决定光栅反射带的个数:数据模拟的结果表明,它可能适用于光波分复用系统.  相似文献   

2.
基于耦合模理论和传输矩阵法,引入分段切趾变迹)技术,对线性啁啾光纤BRAGG光栅进行分析.以5段对称切趾为例,对切趾后光纤的反射谱、时延曲线等特性进行数值分析,对比传统的单一函数完全切趾和对称切趾技术,说明分段切趾对光纤光栅性能的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耦合模理论和传输矩阵法,引入分段切趾(变迹)技术,对线性啁啾光纤BRAGG光栅进行分析.以5段对称切趾为例,对切趾后光纤的反射谱、时延曲线等特性进行数值分析,对比传统的单一函数完全切趾和对称切趾技术,说明分段切趾对光纤光栅性能的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分段切趾是光纤光栅一种新的切趾改进技术。针对线性啁啾光纤Bragg分段切趾的两个重要参数:分段切趾比例和分段切趾强度进行讨论。基于数值模拟的结果,以三分段切趾为例,分析两个参数对光栅性能的影响以及进行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波分和空分混合复用技术和LabVIEW,设计了一种可通过单片机控制的光纤Bragg光栅(FBG)传感监测解调系统,实现了温度和应变的实时监测。实验研究表明,在20~100℃范围内,温度监测平均误差0.3℃,标准差0.163℃,实验灵敏度与标定灵敏度之间的灵敏度误差为0.29%;在0~390με应变范围内,应变监测平均误差2.79με,标准差2.63με,悬臂梁上下FBG实验灵敏度与标定灵敏度之间的灵敏度误差分别为0.10%、0.19%。该解调系统实现了高灵活性、高精度的温度和应变监测。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利用两个F-P半导体激光器双向注入锁定产生波长可调谐光脉冲的实验方案,可生成双波长可调谐光脉冲.利用光纤光栅(FBGs)作为滤波元件,通过应力作用在两个光纤光栅上以改变它们的反射波长和适当调整可调谐光延迟线(VODL)长度,可得到不同波长的光脉冲输出,而重复频率保持524.6MHz不变.在13.2nm调谐范围内边模抑制比高于25dB,系统稳定且波长调节便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反卷积的理论推导的介绍,实现对光纤光栅传感器Bragg波长移动的法布里一珀罗(F—P)腔解调精度的分析。把从F—P腔解调出来的、分辨率降低的光功率谱经过已知传感光栅的光功率谱进行反卷积运算,得到一个与被测光纤光栅光功率谱更为接近的光功率谱,使得被测信号得以恢复,从而提高光纤光栅波长位移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精确控制光脉冲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完全可行的.利用电磁场与介质相互作用形成的电磁诱导透明,人们已在不同介质中实现了“超快”光和“慢”光效应的实验观测.其中,能使光脉冲的传播速度减慢甚至停滞的“慢”光效应,由于其在光信息存贮和光计算等领域的巨大潜在应用价值而引起了更多的关注,成为量子光学和非线性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这里详细论述“慢”光形成的物理机制,并对相关理论及其实验研究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线性啁啾光纤Bragg光栅在对称切趾后可能带来的反射谱倾斜畸变进行补偿,提出了非对称切趾结合分段切趾补偿反射谱倾斜畸变的方案,并分析这种补偿方案的正确性.通过数值模拟的结果对改变切趾比例和改变切趾函数(切趾强度)的两种非对称切趾补偿反射谱畸变的方案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论证了非对称补偿反射谱倾斜畸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在集成光波导器件阵列波导光栅的空间频域特性,即“分频成谱,合频成像”的频率特性基础上,运用频域综合法,在阵列波导光栅的频谱区引入不同的滤波函数,通过在阵列波导中部嵌入余弦振幅型光栅模片,设计出了光信号加减器;对中心阵列波导单元增加额外特定长度,从而引入π/2相位,设计出了相衬滤波器.  相似文献   

11.
相位模板技术与布拉格光纤光栅的写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相位模板法仅使用一个光学器件 ,因而减少了光纤光栅制造系统的复杂性 ,是光纤布拉格光栅写入法中最有前途、使用最广泛并且具有本征稳定性的一种方法 .本文总结了相位模板技术及各种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写入 .值得注意的是在相位干涉法中 ,只用一块相位模板 ,就可以调整写入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波长 .在这些系统中 ,写入光纤光栅的紫外线 ( UV )干涉条纹经由一些光学元件 ,其中 ,相位模板的作用通常是± 1级衍射光的分束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控制平台移动速度来控制紫外曝光量和2次曝光的方法实现任意变迹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制备.该方法采用连续氩离子激光作为紫外光源,不需要光强掩模板,通过对移动平台速度的编程控制可以获得任意的光栅结构参数,如长度、变迹包络、平均折射率改变量等.在2次曝光过程中,由于对2次紫外曝光量的精确控制,整个光栅的总平均折射率变化保持不变,从而避免了由此引起的啁啾而可以获得无旁瓣窄带宽的反射光栅.采用该方法制备了一根2 cm长的高斯变迹光栅,其反射带宽达到了0.15 nm,反射率约为95%.  相似文献   

13.
仿真分析了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横向受力时的双折射现象及其光纤光栅横向局部受力时的光谱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了双折射对横向局部受力光纤光栅的影响。当FBG横向局部受力部分较大时,光纤双折射对反射光谱的影响较大;当受力部分较小时,双折射的影响较小,此时可以把横向局部受力FBG结构看作法布里-珀罗(F-P)腔。希望这能对此类传感系统的光谱检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deals with an improved bonding approach of surface-bonded fiber Bragg grating (FBG) sensors for airship envelope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HM) under the strain transfer theory. A theoretical formula is derived from the proposed model to predict the strain transf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irship envelope and fiber core. Then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are validated by numerical analysis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approach and numerical validation, parameters that influence the strain transfer rate from the airship envelope to fiber core and the ratio of effective sensing length are analyzed, and some meaningful conclusions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5.
汤小娇 《唐山学院学报》2011,24(3):21-22,25
根据大型复杂结构的监测需求,研究了超大容量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网络的传感器查询与波长解调原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光纤光栅传感网络系统。虚拟仪器软件实现了信号分析与处理、网络通信、数据存储等功能。经实验验证,该分析仪单台仪器的测量点数达到1 000点以上,应变量程±800×10-6,温度量程±100℃。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的强度型光纤位移传感器安装复杂、漂移大等问题,采用光纤光栅新型位移传感器,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波长编码、自校准和不受光强影响的新型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简化了传统强度编码光纤传感器的安装过程,具有抗环境振动和温度补偿功能,对快速掌握新型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原理和使用方法,提高光纤传感实用技能具有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以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的传感器的基础上,介绍了啁啾光纤光栅(CBG)的光学特性、基于啁啾光纤光栅的光栅内传感的概念和在此基础上实现传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具有强电磁干扰的变电站的火灾隐患进行预防和监测,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讨,如单独利用传统的电子传感器或采用新型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系统来实施远程监控,但由于传输导线的绝缘性能不稳定、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成本较高、施工工艺复杂,故不能在电力火灾的监控中广泛采用.通过对烟雾火灾报警与光纤光栅测温相结合的探讨,不仅能对变电站的关键热点实施实时监测,而且还能对电力系统进行宏观监控以预防电力火灾.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