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的观念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发展演变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在《墨子》中才以思维规律规定的形式固定下来,而“类”作为真正意义上的逻辑范畴并被自觉运用也是从墨家开始的。墨家逻辑思想代表着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最高成就,尤其是对“类”观念的阐述上升到了理论高度。墨家“类”观念有重要的逻辑意义,其“类”观念是中国古代的推理类型——推类的基础,只有搞清楚中国古代“类”的观念,才能正确理解推类。  相似文献   

2.
墨家科技思想以独立的外在自然作为科学活动的对象,注重实践经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人道主义与科学精神相结合,在其学者与工匠两种知识传统的背景下进行科学实践,展现了中国古代科学另一种发展路径。然而,墨家"兼爱"与血缘宗法社会的人情心理不相容,"尚贤"主张是对传统宗法等级思想的否定,"非攻"军事思想得不到认可,这些都使墨家科技思想走向衰微。墨家科技思想所富含的科学精神可为我国当代科学文化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3.
温公颐先生墨辩逻辑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按照普通逻辑框架研究了墨家逻辑体系、把墨家的逻辑理论与逻辑运用区分开来、提出墨家逻辑是内涵逻辑的思想。针对前期学者的墨家逻辑研究,要求研究者应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阐述中国逻辑发展的真实历史,然后再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客观的条件和社会的原因。提出不同文化历史背景下,逻辑的共性与个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墨家学派在力学、光学、声学、几何等自然科学方面做出了瞩目的科学创新成果。这与墨家注重逻辑、强调经验、主张实用、推崇实利等思想主张密不可分。但正是这些思想使墨家在汉朝以后的主流社会失去影响力,走向衰落,造成了墨家科学理性精神没有传承下来的历史遗憾。  相似文献   

5.
战国时期,墨家学派思想风行一时,与儒家并称为"显学"。可是,自秦一统后,墨家学派几乎消失,其思想更无人传承,究其原因,有诸多方面。就外在因素而言,奴隶制到封建制的社会大变革,使得墨家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基础。就内在因素来看,墨家学派的思想脱离社会发展需求,最终遭到摈弃,以致逐渐消亡。  相似文献   

6.
后期墨家对先秦名家逻辑思想的批判曾昭式后期墨家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就事物发展的相对稳定性和质的规定性方面,对先秦各学派一些逻辑思想进行了批判。这些批判从普通逻辑角度看绝大部分是合理的,但也有一些批判是错误的。本文仅就其对先秦名家逻辑思想的批判作一...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学术界,把中国逻辑学奠基者的荣誉归之于墨家。墨家逻辑可以说是集先秦逻辑思想的大成,是中国古代一家比较完备的逻辑。在墨家逻辑中,思维的基本形式被称为“名”,“辞”,“说”,相当于今天讲的概念,判断,推理。本文仅就墨家关于“说”的理论,作一概略的叙述。一、“说”的本质墨家在《小取》篇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逻辑命题:“以说出故”。墨家所谓的“说”是“说知”。《经上》云:“知:闻,说,亲。”《经说上》云:“知:传授之,闻也;方不 ,说也;身观焉,亲也。”墨家认为,人的知识的获得,分为闻知,说知,亲知三种。说  相似文献   

8.
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韩非称为"世之显学"之一的墨家学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支奇葩。在墨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中,职业教育思想独树一帜。其对科学和技术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等,都对当今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何敏敏 《文教资料》2011,(26):130-132
在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墨家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学派,经历了显赫之后走向中绝。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传播学角度对墨家教育进行探索,将墨家教育看成传播现象,对墨家的"显"与"绝"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谬误论是逻辑学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的墨家和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分别对谬误论进行了各具特色的研究,其相同点是墨家和亚氏都分析了思维形式方面的谬误,都重视对语言和违反矛盾律所犯逻辑谬误的分析,其不同点是墨家和亚氏对谬误分析的表现形式不同,以及其谬误理论的系统化程度不同,墨家逻辑和亚氏逻辑是本质相同而形态不同的两种谬误理论。由于人类思维规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它们所形成谬误论的本质也是相同的,但又由于它们的谬误论形成的具体条件不同,如当时中西方论辩形式不同,逻辑体系不同,语言风格不同,谬误论的内容和形式也就不同。它们各具特色,在当时都对反驳诡辨,认识真理起了巨大的作用,比较墨家与亚氏的谬误论,认识共同异和发生发展规律,是中西逻辑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逻辑史专家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名家、儒家和墨家,却忽视了对道家,特别是对道家创始人老子的逻辑思想的挖掘。事实上老子作为中国先秦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其思想博大精深,在其言论与著作中已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逻辑思维和逻辑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老子的逻辑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老子》一书中。  相似文献   

12.
墨家学派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个树起了反对谬论和诡辩论斗争的旗帜,并在反对儒家学派、老庄学派、辩者学派等的谬论和诡辩论的斗争中阐述了自己的逻辑思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揭示出《墨经》中有关科学的内容,包括力学,光学和数学;后着重探讨了墨家思想存在科学之维的原因,从社会历史背景、内在逻辑以及方法论三方面作了说明,从而对墨家思想的科学之维何以可能的问题予以回答。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武术,并与中国武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彼此借鉴、共同发展。从儒家的"仁爱"观念,道家的"天人合一"、"无为而治"思想,墨家的"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精神出发,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中国武术的深广影响,彰显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弘扬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15.
“类”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一个核心范畴.20世纪初,借助西方传统逻辑的理论与方法,近代学者开始系统研究以墨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中的类范畴.一个世纪以来,关于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研究日趋全面和深入,出现了一大批颇具新意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专门成果从不同的视角解释了墨家“类”范畴.本文从“类”范畴研究的基础、方法、内容等方面人手,分为四个方面来探讨近现代时期关于“类”范畴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逻辑史上,“《墨经》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逻辑专著”。这部著作几乎论及了普通逻辑各方面的内容,本文仅择其中的不矛盾律思想进行分析,以阐述它在逻辑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后期墨家在《墨经》中对不矛盾律思想的概括是当时社会历史发展和人们逻辑思维实际之客观需要。春秋战国时代,由于诸侯割据未形成统一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墨家思想的科学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经》中科学知识前辈时贤虽已指出,但墨家科学思想的历史成因、功利观和科学方法却较少从哲学角度考察。墨家手工业者出身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其思想与科学技术结下不解之缘。墨家“兴天下之利”的功利观为他们的科学思想提供了理论动机,使他们将提高天下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同改进技术、发展生产联系起来。墨家注重试验以及“察类明故”、“以见知隐、以往知来”的逻辑方法为他们对当时科技经验知识的总结、提炼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汪奠基在20世纪中叶实现了学术研究的重心转移,由现代逻辑转向中国逻辑史。关于后者的研究,他既充分借鉴西方逻辑史的研究成果,又不为已有研究框架所囿,进而在20世纪的中国逻辑史研究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通过对中国古代是否存在逻辑,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中国逻辑史的基本特征等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汪奠基系统阐述了其中国逻辑史观。汪奠基是中国逻辑史料学的早期开拓者,他不仅提出了若干构想,而且努力将相关构想付诸实践。墨家逻辑是中国逻辑史研究中的一个重点,汪奠基在这一领域亦进行了独到的研究,具体涉及墨家逻辑的历史地位以及对以往研究方法的反思,墨家逻辑的主要内容,墨家逻辑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9.
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与教育家,他开创了博大精深、气势磅礴的墨家学说,对概念、判断、推理、证明等思维形式以及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等思维规律做出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墨辩体系,代表着我国古代逻辑发展的最高水平,是中国逻辑史上的一座丰碑。由于墨子的倡导和启蒙,墨家养成了注重逻辑的传统。  相似文献   

20.
名辩举隅     
名与辩的讨论始于春秋,盛于战国,衰落于秦统一六国。运用归纳列举的方法,分析儒家、名家和墨家名与辩的思想。孔子的"正名"说开启并推动了先秦时期的名实关系大讨论,其开创意义不容忽视;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和"唯谓"之说,已经使名实问题的讨论从服务于政治需求的"正名"说中分离出来,走向了"专决于名"的抽象研究,其学术思想,不失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朵奇葩;荀子重"辩",但荀子的辩并不是争胜的论辩,而是教化礼义的谈说之术;墨子倡导并研究"谈辩",后期墨家形成了墨家独到之辩学,对"辩"进行了首次界定及功用的全面概括。名学与辩学具有表述和论证方法方面的内容。对此了解,既有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中重智一面的继承与弘扬,也对今日生活中论说、交际与求知的成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