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久石让是当前亚洲最多产、影响力最大的现代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甚至成为了当前世界音乐殿堂的重要标志。本文主要以久石让为宫崎骏动画电影所写的配乐为例,按照和声技法的主线展开分析,希望可以为同行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
宫崎骏作品里的音乐都不是他创作的,但是那些音乐却都同他的作品紧密相连。这里要提及一个人——久石让。从1984年的“凤之谷”开始,久石让和宫崎骏的合作,已经有25个年头。可以这样说.没有久石让就没有了宫崎骏动画电影的魅力,或许,从音乐里去感悟宫崎骏是最直接,也最贴心的吧。  相似文献   

3.
本文拟对于"五四"时期中国现代音乐领域在美学思想上取得成绩和进步进行分析,对于时代背景下我国音乐美学理念呈现的特征和代表人物进行论述和评价,对我国音乐美学在"五四"阶段的成就和建树进行总结。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五四"时期的音乐美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音乐美学在发展道路上也获得了不少可喜可贺的成绩,在很多文化领域内,都能发现其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在声乐表演方面,现代的音乐美学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使声乐表演的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并从生活中汲取灵感来创作作品的内容,让其更贴合大众的音乐口味。本文在对我国现代的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产生的影响进行简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声乐表演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老子的音乐美学人格论、心态论、修养论、范畴论一齐构成了他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而其艺术修养的境界论更是与其道论紧密联系在一起。老子音乐美学思想对庄子、墨子的美学思想乃至现代审美观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艺术家.他在音乐美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与“百家争鸣”时期的其他学派是不一样的.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音乐美学理论体系的建设.本文从孔子的生平和“仁”的思想、“尽善尽美”思想的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审美准则的制定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以他的理论来反应先秦时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蓝霞  陈其射 《太原大学学报》2009,10(2):63-65,73
黎锦晖是上个世纪儿童歌舞剧的创始人,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其儿童歌舞音乐的评价仍存有争议。因此,重拾历史遗留问题,将其抽象到音乐美学的高度来分析问题,是十分有必要和有意义的。本文结合黎锦晖的儿童音乐作品和论著,分别从音乐的内容、形式等方面对黎锦晖的儿童歌舞美学思想的理论来源、基本观点、思想实质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此来解析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艺术家。他在音乐美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与“百家争鸣”时期的其他学派是不一样的。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音乐美学理论体系的建设。本文从孔子的生平和“仁”的思想、“尽善尽美”思想的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审美准则的制定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以他的理论来反应先秦时期儒家音乐芙学思想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9.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西方音乐史上不可磨灭的神话,他是当之无愧的"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以鲜明的音乐个性、革新性的创作特色影响了欧洲音乐的发展。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具有印象主义美的作品,这也是他钢琴创作中美学思想的独特性。通过对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中美学思想进行梳理解读,不同阶段的具体思想体现与创作分析,从音乐本体、内容、形式、艺术表现力等方面来诠释其美学思想,在历史脉络的分析基础之上,来说明德彪西的音乐美学思想形成并不的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以此彰显出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美的传奇与神话。  相似文献   

10.
田野 《华章》2012,(28)
青主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他以其独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及其艺术歌曲创作,被称为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音乐美学家和音乐教育家,是我国艺术歌曲专业化创作的先驱人物之一.他曾发表了大量关于音乐美学的音乐文论以及两部代表他音乐美学观点的理论著作《乐话》和《音乐通论》,这些著作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早较多而又集中探讨音乐美学问题的一批著作.  相似文献   

11.
表现主义音乐是现代音乐第一个得以确立的 ,具有完整体系的音乐流派 ,其逻辑严密的音乐思维及结构原则 ;构思巧妙 ,想象力丰富的优秀作品对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其发展的历史背景 ,追奉的美学理想及作曲技法来分析表现主义音乐的艺术特色 ,以此作为深入了解现代音乐的端口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王国维美学理论来挖掘其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并从全球化语境、中西美学的未来走向等方面阐明这种美学思想的现代启示,旨在为建设中的中国现代美学提供一些借鉴,使其不断调整、完善,永葆生机。  相似文献   

13.
在整个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围绕着音乐表演艺术的相关探讨究竟存在着怎样一种"主体-理念"?什么才是西方音乐表演审美实践的"哲学-美学"基础和实质?这些审美观念又经历了怎样的嬗变过程呢?西方音乐表演艺术经验和美学观念与思想又如何应用于实际的音乐表演活动中,音乐表演艺术的视界和话语空间又在何处得以拓展和深化?本文是对西方音乐表演美学观念的演进历程的整体思考,以期探究西方音乐表演艺术的现代意义及音乐表演艺术的其他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研究了20世纪中国的音乐美学现代部分,对当前的研究资料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与分析,并从音乐的本质上对音乐的美学进一步理解,分析了近代音乐美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近代音乐美学的参考文献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的音乐美学有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并推动我国音乐美学研究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古老的传统乐器之一,二胡在演奏的过程中所讲的是韵味、意境等对于美的追求。在我国音乐美学庄子的思想中强调自然音乐即"天""真"的乐,它是一种合乎道的音乐,是音乐的最高境界。这两者之间均所强调音乐这一思想概念,本文将透过音乐美学中庄子的思想来谈论二胡演奏中所应当追求的音乐境界,从而更好地体现二胡地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6.
约翰·凯奇《4分33秒》的后现代美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先锋派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 Cage,1912-1992),其音乐创作与哲学、美学思想对西方现代音乐有着较大的影响。作品《4分33秒》充分体现了后现代美学中的"反美学"、"非理性控制"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同时,表达了音乐是一种"有意的无意义,或一种无意义的游戏","是让我们注意并体验我们生活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王国维美学理论来挖掘其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并从全球化语境、中西美学的未来走向等方面阐明这种美学思想的现代启示,旨在为建设中的中国现代美学提供一些借鉴,使其不断调整、完善,永葆生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传统化可以被看成是“儒道合流”的化.而中国的音乐美学思想也是在儒道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中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就是老子和庄子.老子的“大音希声”和庄子的“至乐无乐”思想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根源性的论点,并对现代音乐美学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以和为美"为中心,对古筝三首作品《月儿高》《崖山哀》《四段锦》中所表现的不同"美"之意象、文化背景及美学形态,来探析和阐述美学特征在古筝传统乐曲中的渗透和体现,揭示乐曲深刻的意境表现及笔者对音乐美学思想的追求和感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古琴文化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孕育和发展的联系为线索,以传统音乐美学中"礼乐"思想及"和"的美学观为理论基础,论述了在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琴艺术和以儒、道、释音乐美学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交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