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上个世纪末美国出现了诸如磁石学校、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契约学校等针对公立中小学的改革举措,旨在增强公立学校的竞争力,有效提升教育质量并缓解社会对教育的不满情绪。那么,美国公立学校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众所周知,美国的教育向来由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三分天下,私立学校既是美国教育的源头也是美国高质量教育的代表,美国的公立学校发展较晚但覆盖面广,承担着教育普及的重  相似文献   

2.
杨萍 《外国教育研究》2003,30(10):24-26
近十多年来,美国家庭学校迅速增加,甚至在一些州家庭学校学生已经超过公立学校学生。这不容忽视的现象无疑对公立教育是一种挑战。文章对美国家庭学校的特点、兴起原因、优势及其对公立学校的威胁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美国现代教育由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组成。近一个世纪以来,学校教育改革运动的事实证明,美国私立学校的办学质量要优于公立学校。90年代伊始,美国开始实施包括私立学校在内的教育凭证计划。许多学校教育凭证运动支持者认为,私立学校系统与公立学校系统相比较,具有两个方面突出的优越性:一方面,学术成就上学生表现卓越;另一方面,学校教育资源利用更为有效。因此,一些人建议,学校凭证应用于提高所有学校的教育质量,提高所有学校的学术成就,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应引入竞争机制。但是,人们对于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经常进行错误的…  相似文献   

4.
公立学校转制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转制的出发点是对自身的扬弃,是为扭转我国传统公立学校日益暴露的投资渠道单一、经费不足、管理机械、特色暗淡等弊端,以增强我国公立学校的活力,加速薄弱校建设,保证义务教育的顺利完成.为了探究我国公立学校转制的经验和发展趋势,我们完全有必要从教育发展的国际视野中,重新审视一下21世纪末风靡美国的特许学校的发展轨迹,以期能对我国公立学校转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2010年英国开始推行自由学校政策,并将其作为满足家长对入学名额需求和提升公立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相比其他公立学校,英国政府赋予自由学校在学校教学和管理等诸多方面更多的自主权。为了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自由学校在招生、教学时间、课程、教师招聘和管理以及校际合作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美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师培养模式——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ol)。它是由中小学与大学合作,融教师职前培养、在职培训和学校改革为一体,使教师教育的改进与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形成一种共生性的关系。主要通过对美国较为成功的一所专业发展学校——Akron-Barbertong公立学校合作模式的介绍和分析,探讨了这种教师教育模式的三个核心特点。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作为当今世界教育超级大国的美国。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国内的学校改革运动风起云涌,高潮迭起。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学校改革运动中,以八九十年代兴起的“择校”改革最为引人注目。因为“择校”改革对美国以公立教育为基础的教育体系,尤其是基础教育体系提出极大的挑战。特许学校是“择校”改革的一种重要的选择形式。特许学校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类特殊的公立学校,它既接受学区的领导和财政支持,又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具备独立的办学自主权和财政权,旨在把美国的公立教育体制和管理方式从过去“政治行政模式”转化为“经济市场模式”,减少和克服过去公立学校体制中的“垄断”和“官僚”的弊病,为儿童及家长提供更大的教育选择权。  相似文献   

8.
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的复兴、现状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家庭学校教育复兴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出于宗教的考虑、受教育理论的影响、对公立学校的不满以及家庭学校教育自身的优势。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现处于以下状况:规模增大的同时效果显著,获得法律的认可和保障,取得正规学校及相关教育组织的支持,广泛利用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的复兴和发展对我国教育发展有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9.
2018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启动“优质学校”计划,旨在通过教育资助制度的创新,推动基础教育公平与质量的改革。该计划加大了联邦政府对公立学校与非公立学校的教育投入,通过对学生家长、监护人收入水平的中位数直接评估学校的社会经济状况,据此为学校提供财政资助。“优质学校”计划在评估学生家庭“贡献力”与评估学生实际教育需求上有较大突破,在保障教育公平与质量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1992年以来,发展特许学校成为美国改善K12教育的重要创新举措,引起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强烈关注。在特许学校扩展进程中,不同研究对其是否为学生提供了有质量的教育,是否推动了传统公立学校改进,是否促进了教育机会公平等成效表现存在不同判断。当前,在教育自由选择理念的主导下,美国政府不断完善特许学校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采取包括加大对特许学校财政资金的资助力度、强化对特许学校授权机构的问责、增强对特许学校质量评价的综合性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刘燕 《江西教育》2004,(17):39-40
美国的教育正处在变动之中,传统的公立学校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压力。由于公立学校本身的不足.加之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基础教育领域,特许学校、私立学校和家庭学校正成为越来越多家长和学生的选择,这些新的教育形式繁荣兴旺的同时.也刺激了公立学校的改革创新。下面将从历史、现状和前景等角度分别介绍各类学校。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学校。作为厌这与中小学伙伴关系的产物,PDS学校把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公立学校的教改紧密联系起来,使教师教育质量的改进与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形成一种共生的关系,其目的在于通过大学培养出更好的教师,以便把中小学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13.
一、学校教育要素投入改革学校教育要素投入改革是以投入产出分析为基础,通过改革学校教育要素投入的方式来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二、学校组织管理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美国提高教育质量的努力就集中在效法企业组织管理方式来改造学校组织,改变教育管理机制,建立权责体系,从而提高教育质量。改革主要集中在学校教育的目标、决策结构、激励机制、生产技术、信息机制这几个方面。三、学校教育制度安排改革学校教育制度安排改革是在公立学校体系中引入竞争机制,将教育行政管理模式转化为一种经济市场模式,克服过去公立学校体制中的官僚弊…  相似文献   

14.
“毕业即圆梦”模式是美国学校综合改革模式的成功典范,它旨在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公立学校教育,提高他们的高中毕业率和大学升学率.它在缩小教育差距,推动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美国学校改革与公共教育的公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美国公立中小学改革的两类措施和设想:公立学校私营化、自愿性公共教育,由此揭示出目前美国公共教育所追求的自由、效率和质量的价值取向,并将其置于美国公共教育的发展历程中,从而指出美国公共教育发展的公正性意蕴,并谈及对我国当前办学体制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金添 《辽宁教育》2012,(6):87-88
近日,美国多个州通过了扩大特许学校数量、支持家长选择学校的政策。自从美国总统奥巴马将特许学校作为撬动公立学校改革的支点,要求解除对特许学校数量的限制,并将之纳入教育拨款的竞争标准,这项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学校教育改革犹如注入了一针兴奋剂,再次成为美国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高质量教育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努力目标.教育质量评估制度的目的就是对一所学校的质量加以确证,并使学校处于持续的质量改进过程中.在美国,认证制度和蓝丝带学校就是对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和确认常用的两种主要方法.认证制度和蓝丝带学校的评审等质量评估制度的介绍和引入,对解决中国教育质量问题和现行评估过程本身的问题都有借鉴意义和现实启发.  相似文献   

18.
特许学校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公立学校形式。它的运行给美国公立教育的改革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本文以"三角协调模式"为基础,围绕政府、市场、学校三要素之间的关系运动深入剖析特许学校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张璇 《外国教育研究》2004,31(11):61-64
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一直是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问题,美国实施教育券改革带来的外部竞争促使公立学校进行改革,同时也发展了私立学校,是教育领域的双赢政策。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各国公立学校面对的共同性问题促成了一场世界性的公立学校重建运动,市场化、民营化是改革的重要思路。同一时期,我国也经历了一个被称为公办学校改制的变革进程,简政放权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是改革的两大重要议题。在这一变革的背后,蕴含着能否创造一种政府之外的现代学校制度的问题。公办学校改制由于利益冲突尖锐,与原先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认知相悖,因此出现了严重的行为失范问题,导致了办学秩序的混乱和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产生。公办学校改制的结果表明,必须正确理解公办学校的国家性和民间性,准确把握教育的公益性质,妥善处理教育与市场关系,始终坚守公办学校的公共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